新华社石家庄2月1日电(记者杨帆)午夜时刻,一辆辆列车缓缓驶入石家庄动车运用所的车库,一队身着蓝色工装的检修人员走进作业区域,为在外“奔跑”了一天的车辆展开作业。
由于大部分高铁车辆白天工作、夜晚“休息”,加之春运期间车流密度达到全年最高峰,夜里石家庄动车运用所的车库内会停满各种类型等待“体检”的列车。
队伍领头的小伙,是来自中国铁路北京局石家庄电务段动车车载设备车间的工长吕明明。进入驾驶室,他一边操作笔记本电脑,一边对着各类面板、指示灯、插头仔细检查。穿车身、钻车底、趴车顶,用40分钟检查完了动车组一侧车头。
背起十几斤重的工具包,吕明明飞奔至400米外的另一侧车头继续作业。
“春节日均检修任务较平时增加了近一倍,一晚上光走路就要两三万步。”吕明明说,这对班组每个人的精力和体力都提出了较高要求。
吕明明今年34岁,自参加工作以来,扎实锤炼成长为一名高技能人才。繁忙的工作之外,他会通过跑步给自己“充电”,以更加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大多数时候是早起跑步,每周保持30到50公里的跑量,也会跑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每年能跑3场。”吕明明说,“跑步时听着耳边呼呼而过的风声,烦恼都被抛到脑后。跑步不止让我的肌肉更加强健,更给了我更坚韧的心态。”
有两件事让吕明明特别开心——自己是检修师,儿子成了火车迷;自己喜欢跑步,儿子也爱上了跑步。
“孩子每次看到高铁列车都会很兴奋,说‘长大后想在车上工作’,这让我特别自豪。我爱好跑步,他从四岁半开始就跟着我跑,已经坚持了两年,现在每周能完成一次3公里左右的慢跑。”
参加工作十余年来,大多数春节吕明明都是在岗位上度过的,年夜饭也都在工区吃。最近每周,他只有两个白天时间能和家人在一起,跑步正好创造了一个沟通和陪伴的机会。
“运动的时候,家人情绪能更好调动起来,孩子收获了快乐也学会了坚持。”吕明明说,“希望新一年我们都能像高铁列车一样,健康向前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