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各兵种负责人为军费问题吵得非常“凶”。
然而,等到总后勤部部长黄克诚发言时,他却说道:“现在国家还很困难,我提议,各兵种军费下降三分之一,同志们要发扬艰苦奋斗,自给自足的革命精神嘛!”
黄克诚话一说完,各兵种负责人苦笑不已,一位军队高级将领苦笑着说了一句话“克诚同志还真是抠门啊”。
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毕竟,黄克诚的本意是为国家节省资金,这是一种勤俭节约的革命精神。
关于黄克诚同志的“抠”,1959年庐山会议上,还发生过一件很有趣的故事。
一、毛主席说黄克诚“抠”
1958年,毛主席正式下令“炮击金门”,之后一年多,一发发炮弹向金门岛倾泄,作为主管全军工作的总参谋长,一向“节俭”的黄克诚自然心疼的要命。
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黄克诚起身发言道:“主席,炮击金门这个炮弹实在太费钱了,我看是不是省着一点呢?”
毛主席听后,顿时笑了起来道:“克诚同志,你可真是一个抠门佬啊!”
当然,毛主席这句话是夸赞他,的确,有这样一个勤俭节约的总长,对于新中国是一件好事。
事实上,从战争岁月开始,黄克诚的“抠”已经开始闻名全军。
抗战时期,在日军和国民党顽固派双重封锁下,新四军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因此,为了节省资金,黄克诚可谓是想尽了办法。
譬如说,在新四军军帽上,黄克诚就将双层布箍改成了单层的,在黄克诚一声令下,新四军第三师全部换成了单层布箍军帽,这无形之间,给第三师省下了一万多顶军帽布料。
不仅如此,黄克诚为了节省布料,还将裤子从宽大型改成收腰小脚裤,这样常用的绑腿布就省下来了。
一些战士感觉这样的军帽和裤子不太好看,黄克诚就亲自给战士们做工作,黄克诚指出,虽然看起来没有原来好看,但时下我军条件艰苦,只要能够节省一些资源,只要不影响战斗力,难看一些又有何妨呢?
在黄克诚思想工作下,第三师战士们终于想通了。
二、“抠门”的总后勤部长
也正是因为黄克诚“抠”,毛主席才会推荐由黄克诚担任总后勤部一把手,毕竟,建国之初的新中国,的确非常困难。
建国后,军队建造营房,黄克诚为了节省军费,硬性规定营房每平方米的军费是40元,为了节省资金,黄克诚对于营房每一个细节都会去过问和研究。
工程部队进行了一系列建造测算,他们都指出,营房每平方米预算没法做到40元。
对此,黄克诚指示工程部队,军队自己动手烧砖、烧瓦不就可以达到这个标准了。
从国家利益来说,黄克诚这个“抠”,对于新中国的发展是有利的,在庐山会议上,黄克诚提出炮弹太费钱,也是站在为国家省钱的角度之上,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可是我们必须看到,毛主席发起“炮击金门”,也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甚至可以说,“炮击金门”具有常人无法想象的“妙处”。
三、炮击金门背后的战略意义非同一般
1958年8月23日,毛主席正式下令炮击金门。
这场“炮击金门”军事行动,一直持续到1979年1月。仔细研究可以发现,解放军炮击金门,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要占领金门,炮击金门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战争姿态。
有专家指出,毛主席下令炮击金门,其战略用意是为了阻止美国分裂中国,是对中美关系的全局谋划。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一直“保护”着台湾,因此,炮击金门看似是打击台湾,实际上,更像是打击美国,炮击金门让美国不敢在台湾问题上轻举妄动,让美国不敢鼓动台湾独立。
实际上,毛主席此举,对于维护“一个中国”,的确起到了重要作用。
“炮击金门”是毛主席基于统一台湾这个战略,下的一步妙棋。
朝鲜战争结束后,毛主席就已经意识到,台湾问题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而金门将成为两岸关系的一个关键点。
对于金门,毛主席也从“解放金门”,转变为“金门还是留给蒋介石比较好”。
毛主席清醒地意识到,一旦解放军拿下金门等台湾外围一些岛屿,一旦台湾成为一个孤岛,一旦台湾和大陆联系通道全部斩断,一旦蒋介石没有退路,一旦让蒋介石认为我党要彻底解放台湾。
那么,如果我党在短时间内,无法快速解放台湾,那么美国必定会在台湾上搞“台湾独立”。而当时的新中国海军和空军还很弱,要想快速解放台湾,很显然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金门等岛屿,由蒋介石掌握,那么可以让蒋介石更加认同“一个中国”的原则,可以有效团结两岸人民。
通过断断续续的“炮击金门”,让蒋介石和美国之间,也有了一些矛盾。
美国希望蒋介石可以放弃金门等外围岛屿,将台湾彻底独立出来,从而避免卷入国共内战。
而我党不占领金门,则让蒋介石看到“反攻大陆”的希望,蒋介石希望美国可以帮助自己反攻大陆,可以说,毛主席利用蒋介石和美国的矛盾,成功让两岸在“一个中国”问题上形成共识。
事实上,毛主席作出“炮击金门”这个战略,是艰难的,一些党员干部认为,要一鼓作气拿下金门。
如黄克诚等一部分干部,则认为,炮击金门,却始终不全力拿下金门,这的确是浪费炮弹,浪费国家资源,要知道,这个时期,新中国经济上的确是非常困难的,由此可知,毛主席作出这个战略决策,是比较艰难的。
1979年1月,我国正式结束了炮击金门。这一年也是中美正式建交的一年,从这个时间点来看,炮击金门正是出于中美关系的考虑。
中美建交了,当然没有必要“演戏”给美国人看了,此时,台湾独立已无半点可能了,中国自然不会浪费国家资源,再去炮击金门了。从炮击金门这个军事行动可以看到,毛主席的确是一位伟大的军事战略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