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春节的传统习俗是“年夜饭不能全吃完,要年年有余”,大多数家庭往往会做一大桌子菜。后面几天走亲访友一般也是在家吃,还会有一些新做的菜。


图片来源:123RF

眼看就到大年初四、初五了,看看你家冰箱里还有多少剩饭剩菜没“清仓”呢?

然而冰箱并非是“保险箱”,并不能抑制所有细菌生长,只是延长了食物的“保质期”。吃不完的饭菜如果储存不当,或再次食用时没有加热处理,都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或其它食品安全引起的健康问题。

为了健康考虑,尽量当天做当天吃完、不要隔夜更好。尤其是这2种食物,最好当餐或当天吃完,尽量别吃隔夜冷藏的剩菜:

  • 蔬菜类剩菜,尤其是绿叶蔬菜(隔夜存放容易产生更多亚硝酸盐);

  • 水产海鲜类剩菜(容易变质,鱼类剩菜最多冷藏3-4天,如果吃不完建议分装冷冻)。

当然,现实生活中做饭不会那么精确,节假日更是注重菜品丰盛,饭菜吃不完是常有的事情,也不提倡浪费。

好在除了上面2种剩菜,大部分剩菜只要做好保鲜密封,是可以冷藏1-4天的。

各种吃不完的剩饭菜,什么时候可以放冰箱?在冰箱里可以放多久?再次食用时要注意什么?今天,健康榨知机就带大家了解下。

你家的冰箱并不“安全”

很多人认为,把食物放进冰箱就万事大吉,不太会污染变质。但实际上,把食物放进冰箱后,附着在食物上的细菌并没有死去,而是缓慢生长,而且存放的时间越长,滋生的细菌就越多。

有一些嗜冷菌,如单增李斯特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假单胞菌等,在4 ℃温度条件下仍能生长繁殖,达到致病菌量。此外,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曾在家用冰箱中被检出。

如果食用了被单增李斯特菌污染、又没有经高温彻底加热处理的食物,就会出现发热、腹泻、呕吐等感染症状,导致食源性疾病,尤其对孕妇、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危害更大。

单增李斯特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主要通过食物经粪口途径传播。2011-2018年美国报告了14起李斯特菌病暴发,被污染的食品有香瓜、奶酪及其奶制品、冰淇淋,沙拉、冷冻蔬菜、火腿肠等。

为防止冰箱内的食物被细菌污染或出现较严重的污染,冰箱要定期清洁、消毒,特别是冰箱门、封条等部位,创造一个干净卫生的环境,这样放进去的食物也会更安全。


图片来源:123RF

食物什么时候放进冰箱?

通常,吃不完的饭菜应尽快放入冰箱中。剩饭菜在室温下放置的时间最多不要超过2个小时;如室温超过32 ℃,则不应超过1小时。

这是因为,食物中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细菌,在温度适宜、营养丰富的环境中会迅速繁殖,甚至每20分钟就会增加一倍。如果剩饭菜在室温下存放较长的时间,就会增加食物变质和细菌繁殖的风险。


图片来源:123RF

对于较热的食物,可以先用适当的容器或保鲜膜密封,可以等稍微晾凉后再放入冰箱(但不能晾太久),也可以直接放入冰箱中,这样可以减少食物在冷却过程中被细菌污染的风险。如果饭菜的量较大,可以考虑分装成几份,以加快冷却过程

在将食物放进冰箱的时候,最好是将生食和熟食分开包装、存放,避免生食污染熟食,也防止串味;尤其是鸡蛋,由于壳上有许多细菌,更要装在保鲜袋或者保鲜盒里,密封起来,最好单独放在冰箱的某个区域,不要跟冰箱里其他食物接触。

各种食物在冰箱里可以放多久?

  • 冷藏:通常,冰箱里的剩饭菜,最好是在2天内吃完,以确保食品安全和营养价值。在冷藏温度下,某些病原体甚至可以在2天内生长,因此剩饭菜长时间保存在冰箱中会增加食用时的健康风险。

  • 冷冻:如果无法在2天内食用完,可以将其冷冻保存。

此外,不同的食物,在冰箱中的保存时间也有区别。

1. 蔬菜类剩菜(尤其叶类蔬菜):当天吃完别隔夜,生蔬菜也别存放太久

建议在烹饪后尽快食用,如果需要放在冰箱里,最好不要过夜保存。这是因为,烹饪后的绿叶蔬菜在存放过程中容易产生亚硝酸盐,在体内与蛋白质分解产物结合会产生亚硝胺,具有致癌性

尽管冷藏可以减少亚硝酸盐的产生,而且致癌风险与亚硝酸盐的摄入量有关,但我们还是应尽可能地少摄入亚硝酸盐,少吃剩的绿叶蔬菜

所以,蔬菜尽量现买现做,每次做一次够吃的量。

此外,没做完的生蔬菜也容易产生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所以也不要存放太久

  • 不用放冰箱的生蔬菜:豆角、茄子、青椒、冬瓜、土豆、洋葱等生蔬菜,没切开的话一般不用放冰箱,可以在室内阴凉处存放。

  • 需要放冰箱的生蔬菜:建议一次性洗干净,装进保鲜盒里再放冰箱,可以减少对冰箱的污染。总的来看,绿叶菜、玉米棒、生鲜豆制品这3类蔬菜,即使放冷藏,也最好在3天内吃完,不然容易变质。


2. 主食类剩菜:熟制主食尽量2天内吃完,吃不完冷冻不超过1个月

米饭、馒头、葱油饼、面包、包子、饺子、馄饨等都是富含淀粉的主食。由于淀粉容易发生老化(老化的适宜温度是2 ℃-4 ℃),所以我们经常发现剩饭馒头等主食放冰箱后会变干、变硬。老化后的淀粉不仅口感变差,在人体内的消化吸收率也随之降低。


图片来源:123RF

  • 冷藏的熟主食:尽量在2天内吃完;

  • 如果超过2天还没吃完:可以装进保鲜袋分装密封、冷冻保存,以延长保质期、防止干裂。注意,在冷冻保存的主食最好也不要超过1个月


3. 汤、粥类剩菜:密封后可冷藏3-4天

如果剩得比较少,一般密封好后放冷藏即可,肉汤和肉汁可以冷藏1-2天、菜汤可以冷藏3-4天;如果剩得比较多,有长时间留存的需要,比如用于做菜调味的高汤,可以放在冷冻室,延长保质期。

4. 肉类剩菜:水产海鲜尽量别隔夜,其他肉类剩菜注意存放时间

螃蟹、鱼、虾类等水产海鲜类食品容易变质,建议当餐食用完毕,尽量不隔夜。而且隔夜海鲜蛋白质会降解,丧失鲜味。

禽肉、畜肉类和鱼类剩菜,最多冷藏3-4天。肉类剩菜如果需要长时间保存,建议分装后放入冷冻室。

另外,如果荤菜、汤和粥里同时含有蔬菜,建议当天先把蔬菜挑出来吃掉,实在吃不完的只能倒掉;再把剩下的菜品放进冰箱。

以下是各类剩菜在冷藏、冷冻条件下的适宜存放时间:


内容来源:参考资料[7-8],制图:药明康德内容团队

再次食用时要注意什么?

隔夜甚至是存放了好几天的剩菜,再次食用前,要先检查食物是否有异常的色泽、霉斑、发黏或异味,如果有变质的迹象就不要食用。

在冰箱里放过的剩菜,不管本身是热菜还是可以冷吃的菜(如凉拌菜、卤菜、寿司、三明治、面包),再次食用前都应尽量彻底加热,不要“稍微热一下就吃”。当然,冷吃的菜加热再吃肯定会影响口感,为了菜品风味,还是当天吃完更好。

如果没有将食物加热到足够的温度,细菌可能无法被杀死,仍然存在于食物中,这会增加食物中毒的风险。比如单增李斯特菌,虽然十分适应寒冷,但是对热却非常不适应,其在加热至60 ℃-70 ℃后经5-20分钟可杀死。

对于酱汁、炖菜、汤和肉汁,最好将它们完全煮沸,搅拌至少3分钟,以确保彻底杀死细菌。

剩饭菜也尽量不要重复加热。食物在每次加热和冷却过程中,都可能会为有害细菌的重新生长、繁殖提供合适的温度和时间,这样一来,下次加热饭菜时,就更难杀死所有存在的病原体。此外,重复加热也可能会让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剧增。

总的来说,冰箱为我们保存食物提供了便利,但如果我们不能合理利用冰箱保存吃剩下的食物,再次食用前不注意加热,很可能会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危害健康

希望大家阖家团圆享受美食,吃得开心又健康~

另外,你可能还想看:

这2种水果正大量上市,但有3件事要注意

14种食物适合长期常温存放,

但有5种囤多了可能会后悔

有点坏的蔬果,去掉发霉部分还能吃吗?

在消息对话框回复:放心吃

获取更多相关科普知识

参考资料

[1] Shraddha Karanth,et al.,(2023). Linking microbial contamination to food spoilage and food waste: the role of smart packaging, spoilage risk assessments, and date labeling.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DOI: 10.3389/fmicb.2023.1198124.

[2] Guillermo Cebrián,et al.,(2017). Physiology of the Inactivation of Vegetative Bacteria by Thermal Treatments: Mode of Action,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Inactivation Kinetics.Foods,DOI: 10.3390/foods6120107.

[3] How to make sure your leftovers are safe to eat.Retrieved Feb 1,2025 from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4-03-leftovers-safe.html#google_vignette

[4] Leftovers and Food Safety.Retrieved Feb 1,2025 from https://www.fsis.usda.gov/food-safety/safe-food-handling-and-preparation/food-safety-basics/leftovers-and-food-safety

[5] Molds on Food: Are They Dangerous?.Retrieved Feb 1,2025 from https://www.fsis.usda.gov/food-safety/safe-food-handling-and-preparation/food-safety-basics/molds-food-are-they-dangerous

[6] Home food fact checker.Retrieved Feb 1,2025 from https://www.food.gov.uk/safety-hygiene/home-food-fact-checker

免责声明: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 关注我们,掌握新鲜有料的健康资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