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美国切断乌克兰的援助,但北约其他国家兵没有放弃,为了提升乌军的军工体系和防空系统,英国援助25亿美元,芬兰提供2亿美元,捷克承诺提供一批新型火炮和弹药,瑞典更是不遗余力,快艇、反坦克武器、无人机工厂等军事援助金额高达12.3亿美元,似乎在传递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跟乌克兰并肩作战到底。

没有美国的北约,普京何惧之有?直接发出最后警告,在1月31日凌晨,俄军导弹袭击敖德萨州的布里斯托尔酒店,这里有大量西方雇佣军在休息,特别是英国特种部队的特别空勤团成员,目前已造成至少4人受伤,这次袭击明显是对英国的警告,不要对乌克兰继续提供援助,特别是武器装备和雇佣军。

切断乌克兰援助,警告北约不要过火,将战斗集中在战场上,是俄军最聪明的战略,可以利用强大的空中和火力优势,苏-34战斗轰炸机携带各类制导武器,对乌军进行猛烈轰炸,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目标彻底摧毁,500公斤到1500公斤级的卫星制导炸弹,利用远程精准袭击,将乌军的阵地转瞬间化为废墟。



俄军在作战过程中,侦察到乌军在建筑物内时,战机和地面火力立马配合,对目标进行轰炸,就算是面对乡村或小镇的敌人时,俄军毫不犹豫地呼叫152毫米自行榴弹炮或重型迫击炮,这些火炮一发射,就能在乌军的建筑物和掩体中,产生巨大的破坏力,将整个乌军阵地夷为平地。

即便乌军用地道阻击,俄军依旧用摧毁周围建筑物的方式,制造大量建筑废墟来封堵所有可能的地道出入口,这就是顿巴斯激烈的城市巷战,俄军依靠先进的武器和强大的火力,将战斗空间转化为摧毁性轰炸,乌军虽然虽然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但作战策略值得钦佩,在俄军进攻前提前疏散平民,双方能不受任何人道约束地进行全面的军事决斗。



乌军作战光明磊落,但俄军的目标不是简单的占领土地,主要是消耗乌克兰的有生力量,削弱军事和经济基础,在锂矿、铁矿和煤矿等矿产资源被俄军占领绝大部分后,乌军的军事生产和能源供应受到严重限制,经济和工业体系陷入困境,更多依赖西方国家的援助。

虽然普京在战场上连连收获捷报,但从整个战略博弈上处于明显劣势,在叙利亚局势发生变化后,俄罗斯失去了第二战场的优势,即便朝鲜下场援助俄罗斯,可依旧无法弥补中东地区的损失,现在叙利亚政府直接切断伊朗援助真主党的通道,美国雇佣军和以色列又封锁加沙,伊朗的处境岌岌可危,这给俄罗斯带来两面夹击的风险,如果伊朗局势发生剧变,俄罗斯将面临来自中东地区的压力和威胁,必须在俄乌战争中找到破局的机会,才能避免更大的危机。



可特朗普出招跟拜登不同,上来就大力推动所谓的“和谈”策略,表面上塑造美国追求和平的形象,实则逼迫北约国家增加国防预算,来加大对俄罗斯的压力,即便普京跟特朗普展开谈判,最终达成一致,可如果北约国家,特别是法国等国反对和谈,俄罗斯的外交努力也会陷入困境,马克龙如果考虑到法国在欧洲的利益,肯定不愿意看到美国跟俄罗斯达成某种协议,特别是在欧洲拼命援助后,出现被“卖”的情况下。

因为和平的表象是继续从欧洲吸取资源,甚至有可能将欧洲推入更深的战争漩涡,特朗普的策略,很可能是要借机继续施压欧洲,否则一旦俄乌达成真的和谈,俄罗斯能源继续供应欧洲,俄欧一体化再次出现,拜登窜通俄乌战争的意义将付出东流,欧洲有经济、技术等,唯独缺乏能源,可俄罗斯就是能源丰富,双方合作天作之合,美国绝不想看到一个强大的欧洲。

普京虽然表面上同意跟特朗普进行和谈,但背后却是在为自己的利益和俄罗斯的未来铺路,必须在美国和欧洲之间制造分歧,让双方关系更撕裂,这样俄罗斯才能在复杂的国际局势中找到一丝破局的希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