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去年日本爆发的粮食危机吗?大米价格一度疯涨,但超市的大米货架依旧空空荡荡。 近日,日本农林水产省终于承认:至少17万吨大米(相当于26亿碗米饭)没有进入市场,下落不明。
简单的说就是,日本稻农去年生产了679万吨大米,相比前年增加了18万吨,但截止去年11月,流入日本市场的大米却只有192万吨,相比前年减少了17万吨。
1月31日,2025年1月日本米类价格同比上涨70.7%,再次刷新米类价格最大涨幅。此前数据显示,2024年12月的日本大米类价格较2023年12月上涨64.5%,创下自1971年1月有可比数据以来50多年来的最大涨幅。据悉,日本物价已连续40个月上涨。
另外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统计,日本稻农每小时的工资为10日元。就算工作8小时,也只能挣80日元。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就没人愿意种植水稻了。
为什么米价飞涨?去年倒闭的日本稻农增加20%,是历史最多,供应链也首当其冲。东京的部分大米销售店铺说,进货量比往年锐减三至五成,库存见底,商家只能望米兴叹。
丰收了,产量增加了,日本人却买不到米了,就在米价飙升的环境下,米农却因为收入太低纷纷选择离开,这就是去年被网络嘲笑很久的“日本米荒”真实情况。
遭遇“米荒”后,日本大阪的应对措施是针对家有小孩或孕妇的家庭发放“大米票”,所有人只能凭票购买……
部分日本粮食从业者囤货惜售,期待更高价格;而小规模农户,库存积压,市场流通不畅。日本政府希望能促使企业释放库存,缓解供应紧张,但实际效果仍待观察。而储备米通常是陈米,释放储备米之后,估计不少连锁餐厅可能会购入“储备米”,也被忧虑“日本一些餐厅的米饭恐怕不好吃了”。
与此同时,有网友发现大量日本产大米在美国超市廉价销售,日本大米不足和大米价格上涨,日本政府存在某种阴谋的嫌疑越来越大。由此引发了网络社交媒体流传一种声音:“主食大米的价格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翻了一倍,日本政府对此负有责任。”
那么问题来了,日本农民辛辛苦苦收获的大米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