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地打开了一部古装剧《玉氏夫人传》,想起上一次全然投入的古装可能还是22年的《红丹心》,再上一次是21年的《衣袖红镶边》。这么一看,《玉氏夫人传》的海报也把“红”拍得很漂亮~

大概是我对把“红”拍得漂亮的剧有偏爱吧,故事开篇的一抹红色,就深深吸引我继续看下去——

第一场戏,身穿一袭红裙的女子与被押送官府的囚犯们一起前行,看起来格格不入,而路边百姓议论纷纷,在“一女侍二夫”“奴隶出身的贵族女子”的议论声中,女子面不改色、昂首前行。其间一个奴隶被鞭打在地,她上前去搀扶,并用《大明律》告诫试图捆绑她的官兵,自己只是去接受调查,并非罪人。



短短的一段路程,蕴含的信息量却是巨大的,首先是视觉上的信息。人物初登场给观众的第一印象要强烈,全身明艳的红色自然有最强烈的视觉印象,但不仅如此,要将这抹红色,放进一个最“不搭”的场景里,即押送罪人的路。为什么这名女子会出现在此?

在一群白色素衣中,格格不入的红衣,首先在视觉上就形成了强烈的冲突感,引发好奇心。然后才是语言。

但在这里,先于主角本人所说的语言,听到的是旁人的议论,这里也有个小技巧——人们对他人私生活的八卦、窥探欲,总是最能引起共鸣。围绕着女主贵族/奴婢身份阶级和一女侍二夫的谎言,正是后面的两大主线剧情,等于是一上来就明牌,放出揭示核心悬念的“钩子”,勾住了观众的心。



接下来,搀扶奴隶动作和反对捆绑的小情节,可以说是人物性格特质以及身份职业的浓缩表现,前者是爱助人,后者是懂律法。尤其后者是用法律当做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不屈的样子,放进朝鲜时代的背景中,绝非等闲之辈。

以上内容仅仅是开头不到3分钟的画面!

导演开篇采用倒序手法,利用红色制造了强烈的视觉初印象、借他人之口抛出了“钩子”,揭示全剧两大核心悬念,又用肢体动作和三言两语勾勒出“大女主”人设,加之多角度、丝滑流畅的场面调度。一个好看的开头就是如此完成。



不只开头,整部剧中导演的镜头尽显娴熟功力,譬如一镜到底的打斗场面、千昇辉的舞台设计,最惊艳我的是小破屋“说书”的场景——

两人对坐,千昇辉说书给太永听,说着说着,画面正中的门后突然亮了灯,映出两人的影子,门后演绎着的他想象中的二人生活,也正是他所说的书中情节。



这里两人因为身份无法在一起,只能靠说书来想象一番,千昇辉越是说得深情,现实就越衬得悲伤······

随后太永离开了小屋,两人隔着一道门背对而坐,想象中亮着灯的温馨甜蜜终究是幻象,与现实相悖,两人的冷暖对比也更显出女主不能随自己心意而行动的无奈心酸。



但是在未来,这种生活真的实现了,太永床头放着一排千昇辉写的书。丈夫离家的七年来,这些书恐怕是她唯一的慰藉。如今即使是冒名顶替离家的丈夫归来,他能再次说书哄她入睡,也算值得了。

正因为有前面的对比,这来之不易的幸福才显得格外珍贵。





细腻又真挚的感情线总是能打动人。千昇辉的每次告白都很深情,无论是写在书里,还是亲口对太永诉说衷情。

我很喜欢这部感情线的最大原因是两人不仅精神共鸣,且都是有话直说的类型,没有不必要的误会,虽然长久以来因身份阶级、太永已婚种种现实因素不能在一起,但是一直都心意相通,尊重彼此的选择,虐也虐得明明白白······



尤其是男主人设,别说是古装剧,恐怕连现代大女主剧也很难找到这种程度的“恋爱脑”男主了——

懂得尊重、深情专一、会提供情绪价值,最难得的是,他愿意为女主放弃所有身份。不仅是说书人千昇辉的,还有他原本的两班身份宋谞仁,只为和太永在一起,不惜违背王命,冒着揭穿就是一死的风险,假冒太永的夫君成允谦。



“今日与你相见,真是我人生一大幸事,我什么时候能再和你对话?你的爱好是什么?你的梦想是什么?”

即使后面也有很多深情告白的台词,我却总是想起他第一次和太永对话的场景。

他是第一个把她当成独立的个体对待,而不是低贱的奴婢狗德。因此,女主的第一个贵人并不是真正的玉太永小姐,而是她作为奴婢狗德卖花生时第一次遇到的男主。





同理,她也是他的第一个知己和贵人,虽然是两班,却因为私生子身份不被待见、被称作疯子的宋谞仁,因为狗德的一番话领悟了说书人存在的意义,初见的对话,也是艺人千昇辉诞生的起点。

因此当他放弃千昇辉的身份后说“我只是跳上了我生命中最美好的舞台”——说故事的人,纵身一跃,成为那个他说了又说、她读了再读的故事中的主人公,世俗名分又有什么重要呢?



太永对爱的回应则是前面两人提及的“弃履”,那一晚她又一次说狠话推开他,又怕他真的走了,连鞋子都没穿就跑出来找他。这里她暂时忘却了苦心维持的贵族身份,只怕他离开的迫切心情再也无法隐藏。



这部剧真挚又带有厚度的感情线,久违地让我沉浸其中。两位演员也很有cp感。《黑暗荣耀》“妍珍”——林智妍首次“大女主”剧,演技不必多说,我觉得能把反派都演得很讨喜的人,演什么都没问题。

惊喜的是作为新人的秋英宇,一人分饰两角、在不同身份和感情之间切换也完全驾驭得当,尤其千昇辉假扮成允谦时分寸的拿捏,专属于千昇辉的小动作和看向太永那深情的眼神一目了然。



除此之外丰满立体的群像塑造也是本剧成功的关键,从早早下线的白怡,到令人惋惜的万石,我永远会被韩剧中刻画的小人物反复打败~



整体上,虽然《玉氏夫人传》的剧本不乏套路,狸猫换太子的情节已经屡见不鲜,很难玩出新花样,但是用到极致也是别有一番趣味~毕竟,谁能想到男女主夫妻俩全是假冒的呢?

或许一些情节本身不够创意或深刻,但大女主设定、快节奏叙事既满足部分观众的追剧习惯,也有真挚的感情线和唯美的镜头语言带来情感和视觉上的享受;虽是史剧背景,却和现代剧一般有着破除身份阶级和性别偏见的立意,特别是主要人物中有性少数者设定,在古装剧里难得一见。

我认为这部剧是充分能满足不同受众的一部诚意之作。正如第一集所说——那些说了又说、百看不厌的故事,为辛勤工作的人们带来快乐、让老百姓暂时忘却烦恼,正是艺术家的力量所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