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蛇出洞千祥至,瑞气盈门万象新。春节期间,浦东的世博文化公园、中华艺术宫和上海千古情景区张灯结彩、喜迎八方来客,世博文化公园日均入园游客达5万人,精彩活动轮番上演,浓浓年味扑面而来。

世博文化公园日均入园游客5万人

世博文化公园焕然一新,红灯笼高挂,中国结随风摇曳,为整个园区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游客络绎不绝,携家带口前来赏景游玩,沉浸在这场融合自然与传统文化的迎春盛宴中。


双子山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拍照,这座国内首个高度超40米的空腔结构人工仿自然山林,在节日期间成为热门打卡点。许多市民攀登至高处俯瞰园区美景,在新年之际许下美好愿望。

据统计,春节假期以来,世博文化公园客流持续攀升,日均入园游客达5万人,预约登“双子山”、逛“温室花园”的游客更是日日爆满。为有效应对假期大客流,世博园区公安处提前制定工作预案,积极指导园方强化安保力量配置,织密安全防护网。


对于选择驾车前往世博园区的游客,交警部门积极与周边楼宇协调,整合停车资源,确保可供游客使用的小客车停车位数量达到1500至1800个。不仅如此,在面临极端大客流时,警方还制定了严密的交通管控方案。


上海温室花园也人潮涌动,场馆内布置了蛇年窗花、红灯笼及蛇形地贴,让游客在欣赏奇花异草的同时,也感受到新春的祝福。游客王女士带着妈妈专程从外省赶来,第一站就来到温室花园,她们告诉记者,在这里能看到各种热带植物,不用担心室外的温度,既舒心又开心。


这个春节假期,茶梅正盛的世博文化公园申园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闪烁着江南园林独有的诗意光芒。市民游客在这里不光可以观景赏梅,还能参与新春游园活动,拾起古人的雅兴。


申园的投壶、猜灯谜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参与,获胜者能赢取精美新春礼品;木樨香轩内的“写福”活动备受欢迎,许多游客在红纸上写下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将福气带回家。


过年怎么少得了春联与福字?书法爱好者与市民游客共同参与,一个个别出心裁、造型独特的福字跃然纸上。待笔墨干透,大家就可以把一幅幅心仪的福字带回家,也把新一年的好运和福气带回家。

“我们从武汉来,陪女儿一家三口过春节。”第一次在上海过年的郑晶感叹,“没想到上海的春节活动这么具有传统魅力。今年正好是我的本命年,写写福字、爬爬山,讨个好彩头。”


世界花艺园地下空间的新年花市同样人气爆棚,蛇年套圈小游戏吸引了不少家庭游客,家长和孩子们一同体验传统民俗游戏,现场欢笑不断。此外特别推出的年宵花组合桶,让游客将春天的气息提前带回家。李先生带着家人前来游玩,他表示,这次游园不仅让孩子体验了传统年俗,还拍下了很多美照,留下珍贵的回忆。


狗Go乐园也迎来了众多宠物爱好者,经过全面焕新的狗狗活动区成为春节遛狗的好去处。新铺设的草坪为宠物提供了更舒适的玩耍环境。

中华艺术宫推出新春“艺术大餐”

从灵感取自“海上明月·纪念吴昌硕诞辰180周年艺术大展”的巨幅葫芦地贴,到十场展览二十余场活动的新春“艺术大餐”,更有限定饕餮美食和文创上新……蛇年春节,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不打烊,浓浓年味再升级。


假期里,观众们穿过中华艺术宫的大门,就会被南广场大台阶的巨型葫芦造型地贴所吸引。馆方特意以正在热展的“海上明月·纪念吴昌硕诞辰180周年艺术大展”中的众多吴昌硕作品为灵感,焕新呈现这一地贴,为蛇年春节增添“福禄”吉祥的氛围。本次葫芦地贴精心镌刻66个造型各异“福”字,将缶翁画中的吉祥元素如“梅、柿、竹、水仙”等巧妙融入,随着观众拾级而上,美好福瑞在周身环绕,一整年的“顺遂”也由此开启。



馆内9米平台上,一场“迎新书法名家送福活动”举行。沪上书法名家“天团”现场挥毫,以心灵为笔,落笔写下风格各异、喜气洋洋的“福”字,传递来自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的蛇年祝福。观众刘先生表示:“留在上海过大年,不仅能够近距离观摩书法大师们创作,还能将大师‘福’字带回家,太有意义了!”


为了让蛇年春节的氛围更加浓郁一点,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特别策划的“花式年味在‘艺’起”主题活动,共推出了覆盖8天长假的名家讲座、专场导赏、传统非遗体验等活动,将为大家呈现“丹青翰墨福气年”“大美海派意韵年”“奇思妙想创意年”“盛世瑰宝诗意年”“时代礼赞幸福年”“欢乐团圆暖心年”等异彩纷呈的活动主题,用艺术的方式带领观众们了解海派大师波澜壮阔的艺术成就、传承中华书法的深厚底蕴、感受敦煌艺术的千年流变,用浓浓年味陪伴大家度过一个“艺”意非凡的新春假日。


千古情景区“狂欢中国年”震撼登场


1月29日—2月4日(大年初一至初七)上海千古情“狂欢中国年”震撼登场,年味十足,与家人一同感受浓浓的节日气氛。


以火为媒、以壶为载,非遗火壶技艺在800度高温下展现百年传统魅力,火刀、火棍、喷火舞等精彩表演火力全开......上海千古情景区汇集了各地火文化元素,为游客呈现一场真实的火焰狂欢,点燃“中国式”浪漫与激情。来自南京的张女士表示:“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火秀与醒狮、武术、舞蹈结合的演出,真的很新颖且震撼!”


沪剧与歌剧的碰撞引发跨时空的文化共鸣,传递着中国的声音。复古老街搭配现代舞曲的《新春狂欢巡游》为游客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非遗百戏《拉洋片》《皮影戏》轮番登场,让“旧玩意”玩出“新花样”。中国剪纸与服装相结合,展现千年中式美学的独特风华,老祖宗的智慧与时尚完美融合,展现中国韵味。在现场的俄罗斯游客丽雅表示:“我非常喜欢中国文化,这次来上海千古情景区,深度体验了中国非遗文化,真是一次难忘的旅行。”


海派木偶戏《木偶馆奇妙夜》带来新故事、新技术,让孩子们在“博物馆”中趣游,名画“复活”,欢笑不断。还有“高跷财神”撒宝、惊喜不断。火热开张的“非遗集市”展示了拓印、吹糖人、捏面人、糖画、花灯等传统技艺,每一件非遗小物件都承载着儿时的回忆,展现了纯真的年味。


而《上海千古情》演出则带领观众穿越历史,展现上海从先民的勇气到摩登岁月的流光溢彩,融汇世博会、浦东开发的文化内核,尽显上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的精彩,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