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影视形象 图侵删

带着这个问题去寻找答案,概括起来无非就是:1、刘邦能打;2、刘邦的出身与起点要比织席贩履为业的刘备要高;3、刘邦的人才团队与人才储备要比刘备的优秀并且雄厚;4、刘邦的战略眼光要比刘备的战略清晰;5、刘邦所在的汉中地区要比刘备所处的益州地区,地缘上要好很多;6、刘邦的政治手段要比刘备灵活多变。

以上这些原因肯定都在制约着刘备,不过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去阐述他们之间的不同。

秦末之际,思想领域呈现出多元且复杂的态势。

法家思想虽因秦朝统治的式微而影响力渐弱,但凭借秦朝长期以来以法为纲的制度惯性,在行政、军事等层面仍有一定残留。

道家思想在乱世中赢得不少人的青睐,百姓渴望远离战火,回归安宁,道家 “无为” 与顺应自然的理念,正好契合了人们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其影响力有所抬头。


刘邦影视形象 图侵删

儒家思想在历经 “焚书坑儒” 的打压后开始复苏。许多儒家学者重新活跃,以 “仁政”“礼治” 为核心的儒家理念,为饱受暴政之苦的民众带来希望,不过,此时的儒家学说还没有占据主流。

纵横家思想在诸侯纷争的局势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谋士们凭借纵横捭阖之术,在各势力间周旋,成为左右局势走向的重要力量,纵横家们各为其主策划筹谋。

刘邦在这种思想混杂之际完全不必顾忌任何道德规范的约束,而他一些列的行为表现也恰恰反应出当时这种思想混沌的状态。反观刘备则不然,汉武帝刘彻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政策已经施行将近三百年,思维已经固化,刘备更是跟着卢植这种大儒学习了1~2年,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很可能对刘备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里没有说儒学不好,只不过在实际使用中,统治者把儒学提炼成了维护统治的思想工具。道德的约束,教育的灌输,政治理念中的正统在和平时期确实可以提升民众的道德素养,规范社会行为,减少犯罪和社会动荡,使得民众在文化和心理上认同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政治稳定。


刘备影视形象 图侵删

但当处于三国这样的乱世之中,其弊端也暴露无疑,它的过度强调等级观念和服从意识,可能会压抑个性和创造力。在儒家思想的长期影响下,一些人可能过于注重遵循传统和权威,缺乏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不仅无法困囿别人,还很容易把自己困在其中。曹操、刘备、孙权都被不同程度的被其所困,只不过深浅有别!

根据这一思想基础设置的人设,以及“兴复汉室”的口号,可能会在特定时间起到辅助的作用,同时也会对其产生限制的副作用。

谁能更灵活的处理这种利弊关系,谁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乱世要突破规则,事成要设定规则,治世要维护规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