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9月初的一天,彭德怀刚从前线回来,就听说好友关向应旧病复发,当即前去看望。谁曾想关向应见到彭德怀的第一眼,就垂泪对他说:

“老彭,我时日不多了,你就听我一句劝,不要闹了,咱们都要听毛主席的话,主席也是为了大家好……”



彭德怀瞬间愣在原地,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这是怎么回事?关向应为何要说这句话?彭德怀最终又是如何回应的呢?

百团大战

在漫长的战争岁月中,不管是顺境或是逆境,不管是军事方面还是政治方面,毛主席和彭德怀都是相互信任、竭诚合作的。毛主席甚至为彭德怀写了一首六言诗,其中“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更是流传至今。



1936年1月,党中央将大本营安在了陕北。为了能将抗日战争主张扩展到华北地区,解决部队遇到的补给困难、武器稀缺等困难,中央准备东渡黄河,开辟新的根据地——吕梁山根据地。

不久后,红军被改编为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彭德怀担任司令员,毛主席担任政委。2月20日,先锋军在彭德怀的带领下东渡黄河,向山西挺进,直逼太原。

抵达太原后,随着彭德怀的一声令下,战士们纷纷向太原的敌军发起进攻。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我军歼灭敌军3个团的兵力,缴获几十万发子弹,更是大大扩充了兵力。



5月28日,经过中央和毛主席的慎重思考,决定成立西北野战军,由彭德怀担任司令员兼政委,率部向西进发。在突破西兰公路后,西北野战军顺利和红二、红四方面军会合,实现了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合的局面。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毛主席任命彭德怀为前敌总指挥,率部前往三原。这一举动不仅协助周恩来在西安团结东北军和西北军,还稳定了西北的局势,国共迎来第二次合作。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彭德怀通电请缨杀敌。收到彭德怀的电报,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军委前方分会,朱德和彭德怀分别担任正、副书记。

8月25日,在蒋介石的要求下,为了国共两党更好的合作,我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担任总司令,彭德怀担任副司令。也是从这个时候起,我军开始了在华北的八年抗战。

1940年,随着敌我双方在战场上的斗争越来越激烈,消极情绪弥漫后方。朱德无奈只能先回去,只留彭德怀在前线指挥作战。为了克服战士们心中的恐惧,打破日军对华北解放军的“囚笼政策”,彭德怀发起“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打得异常激烈,持续了三个月零15天,最终我军以击毙敌军2.5万余人,俘虏敌军1.8万余人获得胜利。除此之外,我军还摧毁不少日军建设的桥梁,拔掉日军据点2690个。

这次战斗不仅提高了我军战士的士气,还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信心。其中不仅仅有彭德怀的努力,还有毛主席的政策。



百团大战的利弊

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百团大战也不例外。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百团大战”所引起的一些不利因素也慢慢显示出来:

比如说这次战役暴露了我军的真正实力,导致日军从各地调集重兵加强对我华北抗日根据地的进攻;而我军在此次战役中的损失也是不小的,129师的伤亡更是远超预期。



毛主席的考虑要比其他人更高,尽管“百团大战”胜利初期,他曽给彭德怀写去这样一封信:“此战令人感到兴奋,像这样的战斗能否多组织一两次?”

但在之后的日子里,毛主席渐渐发现“百团大战”除了带来以上几个不利方面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彭德怀将百团大战的作战计划上报中央,然而还没等中央回复就贸然发动。毛主席认为这是比较严重的组织纪律问题。

在延安的一次会议上,有同志将“百团大战”带来的不利方面说了出来,并批评彭德怀。彭德怀有些生气,会议刚结束他就找到毛主席和周恩来,想要交换一下双方意见。



毛主席笑着点头说:“正好,我刚想去找你呢!”于是三人来到毛主席的窑洞,坐下后,毛主席率先开口:“老彭,我要先给你做检讨。‘百团大战’是无可厚非的,但造成这样的后果我也有责任,是我事先没和你说……”

本来还在气头上的彭德怀听到毛主席这样说,连忙说:

“主席您客气了,也是我做的不对,当时没收到中央的回复就发起战役,是我担心错过最佳时机。有您今天这句话,就算是让我现在去死,我也死而无憾了!”



听了彭德怀的解释,毛主席点点头说:“确实,战场上的时机是不能错过的。这件事你我都有错,只要指出错误加以改正,我们还是好同志嘛!”周恩来笑道:“对嘛对嘛,都是好同志!”

关向应:老总,不要闹了,听毛主席的话吧

1943年,延安开始了审查干部的运动,没想到彭德怀又“出事”了。原来是因为彭德怀对毛主席的一些决策产生质疑,毛主席看到后当即写了封信,批评了彭德怀的行为。



关向应身为彭德怀的好友,在知道这件事后心急如焚。他想找个机会和好友好好谈谈,但无奈身体不允许他去前线,只能等彭德怀回来。9月初的一天,关向应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

一天深夜,彭德怀刚从前线回到延安,还没来得及收拾一番,就去看望病倒的关向应。看到彭德怀从门口进来,关向应挣扎着想从床上坐起来,彭德怀当即上前将他按了下去:“你身体不好就不要起来了,躺着吧。”

关向应点点头,随后有些犹豫的看向彭德怀。彭德怀见状,说:“老关,你有啥事直接说,别搞让我猜的那套。”关向应听后垂泪道:“老彭,我听说你质疑主席的决策,这是真的吗?”



彭德怀知道关向应会问自己这件事,他点头说:“没错,我认为主席的一些决策不适合在这个时候开展,所以便向他提出意见。”关向应叹了口气说:

“老彭,现在是抗日的关键时刻,我也知道你是为了战士们好。但现在最重要的是团结一心,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开展抗日工作。老彭,我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你就听我一句话,不要闹了,咱们都听毛主席的话吧!”

看着老友苍白的脸和恳切的语言,彭德怀的内心松动了,他说:“老关你放心吧,我会听主席的话,配合他开展工作的。”



不久后,彭德怀主动找到毛主席,向他解释自己为何会那样做。毛主席笑着说:

“老彭,我知道你的出发点是好的,都是为了战士们。但在抗日的关键时刻,我们确实需要团结一致,这样才利于开展工作。”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彭德怀始终支持毛主席的决策,为抗战的胜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然而非常可惜的是,抗日战争胜利没多久,也就是1946年7月21日,关向应因病在延安去世,享年44岁。在他去世的前几分钟,仍用虚弱的声音说:“不要紧,我会活下去,我还要继续为党工作……”

关向应去世后,彭德怀万分悲痛,毛主席亲自题词:“忠心耿耿,为党为国,向应同志不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