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2月1日电 (记者乔雪峰)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2025年2月1日(春运第19日,农历正月初四),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30814万人次,其中,铁路客运量1330万人次,公路人员流动量29096万人次(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26439万人次、公路营业性客运量2657万人次),水路客运量150万人次,民航客运量238万人次。
数据显示,2025年1月31日(春运第18天,农历正月初三),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30404万人次,环比增长3.3%,比2024年同期增长6.8%。
铁路客运量1183.2万人次,环比增长22.3%,比2024年同期增长5.3%。
公路人员流动量(包括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公路营业性客运量)28844万人次,环比增长2.6%,比2024年同期增长6.9%。其中,公路营业性客运量2419万人次,环比增长25.6%,比2024年同期增长17.2%;高速公路及普通国省道非营业性小客车人员出行量26425万人次,环比增长0.9%,比2024年同期增长6%。
水路客运量143万人次,环比增长8.7%,比2024年同期增长13.7%。
民航客运量233.81万人次,环比增长3.2%,比2024年同期增长3.6%。
为有效防范应对新一轮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全力做好春运服务保障和安全生产工作。
河南省交通运输系统不畏严寒,以动制“冻”、迎“雪”而上,全力做好应急准备、安全巡检、抢险救援等工作。截至目前,河南省储备融雪剂7.73 万吨,本次应对重点地区约为4万吨,大型除雪车辆设备3452台套,除雪作业人员12364人,已具备应对三轮全省范围强降雪的能力。
受新一轮低温雨雪冰冻影响的高速公路主通道有连霍高速、京港澳高速、二广高速、大广高速、菏宝高速、国道310、107、241,与上次降雪地区、路段重叠性较大,甚至气温更低,大部分均在零度以下,道路极易结冰。为缓解交通通行压力,河南省建立省市县三级气象联动工作机制,每日滚动会商,准确掌握最新气象信息,进一步聚焦雨雪范围,精准定位重点除雪路段,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机短信、情报板等,及时向公众发布气象和交通信息,引导群众合理出行。
1月30日晚间起,甘肃省多地迎来蛇年首轮降雪,甘肃交通部门以雪为令,闻讯而动,全力开展除雪保畅作业。定西公路部门严格按照“十个务必到位44条工作要点”除雪保畅工作规程,连夜对管养的G212线、310线、316线以及S207线、208线、209线、227线、311线等国省干线进行除雪作业,组织人员对特殊路段施撒融雪剂、防滑料。同时,派出人员迅速支援G30连霍高速天定段、G75兰海高速临渭段、S14陇渭高速开展除雪作业,齐心协力确保公路路网安全畅通,切实做到“雪中路通、雪停路畅”,最大限度降低降雪天气对高速公路和群众出行带来的不利影响。
陇南公路部门启动除雪防滑保畅应急预案,就近跨区域调度应急保畅力量,优化除雪方式方法,灵活组合除雪设备,在陇南境内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全方位持续不间断开展除雪作业,积极发挥应急保障与路网监测中心“千里眼”作用,统筹各养护单位除雪设备和防滑物资,就近支援G8513平绵高速、G7011十天高速、G75兰海高速等高速公路养护单位开展除雪防滑保畅作业,共同确保高速公路路网安全畅通。甘南公路部门组织各养护单位提前安排人员、机械入驻保畅点,抢抓除雪时机,迅速开展除雪保畅工作。天水公路部门迅速组织养护单位调配人员、机械进驻保畅点,开展除雪防滑工作,采取“人停机不停”连续作业模式,昼夜奋战,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