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温度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温度是影响玉米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玉米对温度的需求和适应性各有不同。
1. 播种阶段:土壤温度恒定在10-12摄氏度时,是适宜玉米播种的环境条件。在这个温度范围内,种子能够顺利吸收水分和养分,促进发芽。
2. 发芽阶段:玉米种子在25-35摄氏度的温度范围内最适合发芽。这个温度区间有利于种子内部酶的活性,加速种子的代谢过程,促进胚根和胚芽的生长。
3. 苗期生长:18-20摄氏度的日均温度是玉米苗期生长的最佳条件。在这个温度下,幼苗能够健康生长,同时避免因温度过高而导致的水分蒸发过快和生长过快。
4. 拔节阶段:日均温度在18摄氏度时,玉米开始拔节;在20-23摄氏度时,拔节过程最为适宜。而温度低于15摄氏度时,拔节会停止,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
5. 开花阶段:26-27摄氏度的日均温度是玉米开花的最佳条件。然而,如果温度高于38摄氏度或低于18摄氏度,会导致雌雄开花不协调,进而影响授粉和结实。
6. 灌浆期:20-24摄氏度的温度范围最有利于玉米的灌浆过程。温度低于16摄氏度不利于灌浆,而高于25摄氏度则可能导致高温逼熟,降低千粒重,影响产量。
7. 根系生长:土温在20-24摄氏度时,最适合玉米根系的生长。温度低于4.5摄氏度或超过35摄氏度时,根系生长会停止或变得缓慢。
二、光照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光照是玉米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对玉米的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
1. 日照时长:玉米是短日照作物,在8-12小时的光照条件下,可以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而12-14小时的光照对玉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 光质:不同颜色的光对玉米雌穗和雄穗的发育有不同的影响。蓝、紫、白光有利于雌穗的发育,而红橙光则会使雄穗发育迟缓。
三、水分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水分是玉米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条件,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不同。
1. 水分临界期:抽穗前后15天是玉米的水分临界期,此时需水量最大。
2. 苗期:苗期是玉米一生中最抗旱的时期,需水量相对较少。
3. 需水规律:苗期需水占一生需水的18%~19%,穗期需水占37%~38%,花粒期需水最多,占43%~44%。抽雄、吐丝期需水强度最大。
四、养分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养分是玉米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合理施肥对提高玉米产量至关重要。
1. 营养需求:玉米一生需要的营养元素主要是氮(N)、磷(P)、钾(K),需求量分别为3.5公斤、1.7公斤、3.0公斤。
2. 施肥比例:前几年专家推荐的施肥比例为N:P:K=1:0.5:0.8,现在推荐的施肥比例为N:P:K=1:0.5:1。
3. 微量元素:在禾本科植物中,玉米对锌(Zn)肥的需求最多,锌肥对玉米的生长和产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五、叶与幼穗分化的关系
叶片的发育与幼穗的分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叶片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幼穗的分化和发育。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应注重叶片的保护和管理,以促进幼穗的健康分化。
六、玉米的器官及其功能
1. 根:玉米的根系由初生根、次生根和气生根组成,主要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固定植株,防止倒伏。
2. 茎:玉米的茎由节和节间组成,是支撑植株和运输水分养分的主要结构。
3. 叶:玉米的叶片由叶鞘、叶片和叶舌组成,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4. 雄花序:玉米的雄花序是生殖结构之一,负责产生和散发花粉。
5. 雌花序:玉米的雌花序是另一个生殖结构,负责接受花粉,形成果实。
七、玉米果穗行数为偶数的原因
玉米果穗的穗轴上着生的成对小穗是两个无柄的,每个小穗内有两朵小花,其中上花结实,下花退化。因此,果穗上的子粒行数是偶数。
八、种子的结构
玉米种子由种皮、胚乳和胚组成。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是新生命的起点。
来源:化肥农药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