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最近在访谈中公开表示,包括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在内的安理会五常都该被关进监狱。之所以泽连斯基会发出这样的言论,背后是对1994年《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的不满。
《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签订现场
这份备忘录的核心是:乌克兰放弃核武器,作为回报,美国、英国和俄罗斯等承诺保障乌克兰的安全。后来,中国和法国也通过单独文件表示支持。近30年过去,乌克兰的安全问题不仅没有得到解决,反而陷入了持续的战争与危机。泽连斯基对此怨气满满,将五常一并拉下水,似乎是想让全世界为乌克兰的困境负责。
据公开资料显示,《布达佩斯备忘录》并非正式的国际条约,而是更类似于一种政治承诺,缺乏强制执行力。而且,参与签署的国家中,中国和法国只是表达了和平解决争端的支持,并没有实际承诺提供军事保护。换句话说,泽连斯基将中国、法国拉入“监狱名单”,完全是无的放矢。真正备忘录的核心缔约方是美国和英国。
泽连斯基此番操作,显然是希望通过制造声势,逼迫西方进一步向乌克兰提供支持。这种“绑架式”的外交手段,非但没有为乌克兰争取到更多同情,反而让国际社会对其领导层的理性产生了质疑。
乌总统泽连斯基
泽连斯基的第二个观点是如果乌克兰不能加入北约,就会采取“国家恐怖主义”行动。显然泽连斯基是把“恐怖主义”当作政治筹码。从现实层面看,乌克兰自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以来,一直希望加入北约,以获得更强的安全保障。北约的态度始终模棱两可。多个成员国担心,如果接纳乌克兰,等于直接卷入俄乌冲突,这无疑会引发更大的地缘政治风险。更何况,乌克兰的军事实力、政治稳定性都难以达到北约的要求。
泽连斯基显然明白这些现实障碍,但他并没有选择妥协,而是试图通过威胁的方式逼迫北约妥协。乌克兰如今的局势,大片领土被占,经济遭重创,外债高筑,而战争结束后,欠下的数千亿美元借款更是压在国家头顶的巨石。如果无法加入北约,乌克兰不仅失去最后的安全保障,泽连斯基本人也将面对来自国内外的巨大压力。
但问题是,“恐怖主义”的威胁真的能打动北约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事实上,这种言论更像是一种“虚张声势”的策略,试图通过制造舆论热点,转移国内对战争失利的关注。这种“孤注一掷”的言辞,不仅可能激怒俄罗斯,还会让原本支持乌克兰的西方国家感到难堪。
战争打到今天,乌克兰的处境可以用“进退两难”来形容。停战意味着承认领土丧失,而继续战争则可能导致更大的损失。泽连斯基显然不愿背负“割地求和”的骂名,但他也明白,继续拖下去,乌克兰的经济和社会将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乌总统泽连斯基
再加上美国和欧洲似乎正在对乌克兰“降温”。尽管西方国家仍在提供军事援助,但援助规模和频率都在逐步缩减。据报道,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预算在2024年已出现削减,而欧洲国家的民意支持也在下降。所以泽连斯基试图通过“极端化”的言论绑架西方,显然这种策略是无效的。
泽连斯基曾凭借强硬的立场赢得了国内外的支持,但如今,他的言行正在迅速消耗这种支持。乌克兰的未来绝不仅是靠威胁和极端言论就能改变的。国际社会需要理性与合作,而不是更多的对立与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