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曾经掌舵国羽的他,竟然会沦落到“种榴莲”的境地呢?
提起李永波,想必对羽毛球感兴趣的朋友们都不会觉得陌生。
毕竟,他是中国羽毛球界的风云人物,他执教国羽24年,一辈子教出了92位世界冠军,赢下了数不胜数的体育荣耀。
纵观中国羽坛,能够与他比肩而立的人真的没几个。
可谁曾想,这样一位“功勋教练”还有不为人知的另外一面呢!离开国家队后,他不仅放弃了在国内继续执教的机会,还毅然远走海外种起了榴莲。
从世界赛场走到田间地头,李永波都经历了些什么?他真的去种榴莲了吗?
金牌教练,也曾高光
2017年,对于李永波来说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这一年,他亲自撕下了身上“国家队教练”的标签,成了一个“自由人”。
随着他执教生涯的结束,他被人评头论足24年的教练生涯悄然画上了一个句点。
在这24年里,有人佩服他,有人质疑他,大多数人只知道他是国羽背后的“大家长”,很少人知道曾经的他也有自己的骄傲。
年轻时候的他也是天赋超群的羽毛球运动员,开启职业生涯时,他年仅16岁。
他的运动生涯是毋庸置疑的“出道即巅峰”,在竞技场上,他一直在追寻自我的突破与提升。
于他而言,羽毛球不仅仅只是一项运动,更是年少时的信仰与一生的热爱所在。
他在这条路上砥砺前行,创造了数不胜数的个人奇迹。
从地方队到国家队,从国内领奖台到国际羽坛之巅,李永波一直把“为国争光”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
这一路上,他吃过很多不为人知的辛酸苦楚,也经历过伤病的困扰……
在赛场上,他奋斗了14年,他以选手的身份拿下了六次世界冠军。
他的职业路是与中国羽毛球相伴相随的,他不仅亲眼见证了中国羽毛球的崛起,也以实际行动献出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看见他在赛场上收获喝彩与掌声的时候,很多人坚信他若是日后转型当教练,也一定是王者一般的存在。
1993年,这“预言”悄然成真了,李永波宣布退役后不久,便开启了人生事业的“转型”。
彼时,他换了一个身份——教练,继续在羽毛球沃土之上深耕。
相较以前,这一次他的人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他摇身一变成了“授人以渔”的那个,拥有了更多化零为整的主动权。
虽说这一路走起来注定很艰难,但他从没想过轻易退却。
从开启教练员人生,到带领国家羽毛球队站上最高领奖台,他仅用了两年的时间。
而接手国家队的第三年,他更是直接创造了令国人欣喜的奥运奇迹。
那一年,她带领国家队在奥运会女双项目上拿到了第一块金牌,完成了金牌“零突破”。
借此,李永波顺利开启了人生的“事业第二春”。
那么,他在教练员这条路上到底走了多远呢?
里约危机,跌落神坛
毫不夸张地说,李永波是国家队主心骨一般的存在,更是促就国羽巅峰时代的“功臣”。
执教的24年里,他带领中国队参加了数不胜数的世界级大赛,见证了中国队的崛起,亲历了国羽的起起伏伏。
在他的执教生涯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那六届奥运会。
在六届奥运会里,他一共带领国羽拿下了18枚异常珍贵的金牌。
从女双到混双,从女单到男单,他跟队员们通力合作,完成了全方位的突破。
除此之外,他还是位慧眼识人的“伯乐”,林丹、鲍春来等知名选手无一例外都曾受过他的“知遇之恩”。
这桩桩件件都在印证着李永波的能力,展现着他带领中国羽毛球砥砺前行的决心。
然而,没有人能一直站在巅峰之上,哪怕是他这样的王牌教练,也有跌落云端的时候。
奥运会辉煌的战绩成就了他的人生高光,但奥运会也是他走向事业滑铁卢的一个“坎”。
在伦敦奥运会举办期间,李永波把国羽推上了史无前例的巅峰高度。
在赛场上,他跟大洋彼岸的亿万观众,一同看到了国羽实现五金大满贯的荣耀时刻。
当时,因为国羽的这份“满分答卷”,他被夸上了天,有人甚至开始期待他带领中国队在里约赛场上的创造超越伦敦的佳绩。
然而,现实与想象总是存在差距的。
或许是伦敦周期交出的答卷太过完美,看到里约周期国羽成绩不尽如人意时,大家才会异常的“愤怒”。
里约奥运会上,中国羽毛球的成绩出现了巨大的“滑落”。
到比赛全部结束时,国羽只收获了男单、男双两枚金牌。
而彼时,作为教练的李永波自然难逃舆论的“攻击”与质疑。
一时之间,他成了滑落云端的“输家”,有人戳着脊梁骨骂他,有人翻出来他执教国羽期间种种“旧账”。
这不翻不要紧,翻完了很多人都吓了一跳。
到这时候,大家才开始意识到他在国羽已经不止一次陷入争议漩涡了。
那么,他在国羽的24年究竟都做了些什么呢?
舆论危机,数次波及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李永波的这24年,或许“毁誉参半”是最合适的。
他用时间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在流水一般的队员里,他培养出了近百个世界冠军。
数不胜数的冠军和金牌,对于他而言,既是荣耀,也是底气。
因为有底气,他才有了稳坐国羽教练组头把交椅的机会。
在这个位置上,成绩是他最大的“护身符”,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做出的所有决定都是对的。
实际上,早在1998年,他的执教生涯便开始被人评头论足了。
当时,国家队内部掀起了一阵对李永波的“弹劾”风波。
因为亚特兰大奥运会后,参赛运动员的奖金迟迟没有结算,很多人都猜测羽毛球队内部有经济问题。
后来羽毛球联赛资金问题的发酵,让不少人都开始“笃定”队里可能真的“经济问题”。
随着争议的愈演愈烈,包括李矛、李玲蔚等人在内的多名分管教练都开始给领导联名签字上书,要求严查李永波的“经济问题”。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可调查结果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调查组在他身上根本没有查出经济问题。
要说他真有错,兜兜转转也只查出了他“管理和领导不善”的纰漏。
后来,这场闹剧以两位分管教练的“退位让贤”画上了句点。
除此之外,他也被质疑过有“任人唯亲”的嫌疑。
在人前,他不止一次提到自己这辈子想要培养出一百个世界冠军。
虽说执教期间他没能完成这个目标,但他依旧养出了92个世界冠军,向世人证明了谁才是羽坛真正的“金牌教练”。
俗话说得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对于李永波来说,他这辈子最期待的莫过于看着自己的亲儿子李根站上最高领奖台。
作为父亲,他多次夸赞儿子李根有超乎常人的羽毛球天赋,因此他还“预言”儿子很有可能在2016年拿到世界冠军……
有李永波这样的“虎父”,李根自然不是个等闲之辈。
但他“坚信”儿子能在2016年拿下世界冠军的话还是引起了不少人的揣测。
当时就有人猜测,他可能会利用自己当基石,来给儿子未来的职业生涯添砖加瓦,质疑他有“暗箱操作”的嫌疑。
不过,时间还给了他一个“清白”。
2015年10月,他的儿子李根便借着综艺节目宣布了自己“退役”的消息。
彼时,这场关于李永波“任人唯亲”的闹剧也落下了帷幕。
可没过多久,他便再次因里约奥运会的不佳战绩再度陷入了舆论漩涡之中。
因为这件事,他在队伍管理、队员保障等方面的问题与纰漏也渐渐显现在了世人面前。
当时有不少人以为,李永波依旧会化险为夷,继续执掌国羽。
可仅过了一年,他便宣布了自己结束执教生涯的消息。
离开国家队后,他更像是开启了新生,他过上了低调的生活,还被人爆出远走海外种起了榴莲……
人生再回首
往事随风散,如今,李永波似乎已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
不管是种榴莲,还是开俱乐部培养运动员,他都掌握着人生的主动权,可以肆意选择自己想过的余生。
回顾他的前半生,有人唏嘘,有人羡慕。
他这一生注定是跟羽毛球牵绊的,羽毛球是他的羁绊,也是他的“成名之石”。
不论现在的他走向何方,他带给中国羽坛的变革与佳绩都是值得载入史册的,各位您说是不是呢?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为提高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文中部分观点仅为个人看法,请理性阅读!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我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