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消息引发全球关注:当地时间1月20日,特朗普宣誓就职美国总统后不到三小时,五角大楼便撤下了刚刚在10日揭幕的马克·米利的肖像画。《纽约时报》等多家美媒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这一事件迅速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掀起波澜。一幅画像的撤下,看似简单,实则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政治纠葛,释放出诸多不简单的信号。




马克·米利(资料图)

马克·米利何许人也?他曾是特朗普首个任期内的美参联会主席,拥有四星上将军衔,出生于1958年,在2023年退休。在美军中,米利拥有丰富的军事履历,多次参与并指挥对外战争,担任过美军军队中的多项关键职务,凭借出色的军事才能赢得了一定地位。然而,他与特朗普之间的矛盾却由来已久,两人政见不合,争吵是常有的事。 据“水门事件”记者鲍勃·伍德沃德出版的《战争》披露,米利曾称特朗普是“彻头彻尾的法西斯”,而特朗普也毫不示弱,威胁要以“叛国罪”处置米利。

2020年1月8日,美国国会山骚乱事件后,他要求美军印太司令部推迟一次在“自由航行”过境行动。在特朗普看来,米利作为参联会主席,相当于总统最高军事顾问,遇事不与总统通气,私自与对手通话,还透露“底牌”,这无疑是“不忠诚”和“叛国”的表现。



美国国会山(资料图)

从特朗普的性格来看,他上台后对米利进行报复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此前,特朗普上台前就拉出了清除“异己”的人员清单,米利大概率就在其中。就在1月20日,特朗普宣誓就职前,拜登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全面且无条件”赦免米利,以及大选期间为哈里斯站台的众议院共和党会议前主席利兹·切尼、指责特朗普应对疫情不力的前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福奇等人,赦免期从2014年1月1日起。拜登在声明中称,赦免并不意味着承认这些人有错,而是为了保护特朗普的“敌人”。但特朗普显然对拜登的“赦免”令并不买账,还对此事表达了不满,可见他对米利等人的怨恨之深。

此次五角大楼撤下米利的肖像画,仅仅只是一个开始。这一举动释放出了特朗普将对政治对手展开“清算”的强烈信号。特朗普上台后,以强硬手段拉开了第二个总统任期的序幕。在24小时内,他签署了数十项行政令,不仅在外交、能源、气候、贸易、移民等政策上进行转向,还火速对政敌展开“清算”。



五角大楼(资料图)

他推翻了拜登政府的78条“有害政策”,赦免约1500名“国会山骚乱”参与者,终止非法移民子女的出生公民权,只承认男性和女性两种性别,解雇千余名前政府雇员。在对待米利的问题上,撤下肖像画只是第一步,未来米利是否还会面临更多来自特朗普的“清算”,实在难以预料。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这一事件反映出美国国内政治的深刻分裂与对立。特朗普与米利之间的矛盾,并非单纯的个人恩怨,而是背后不同政治势力、政治理念的碰撞。米利代表的是美国军方内部的一股势力,他的行为和立场反映了部分军方人士的态度。而特朗普则有着自己的政治班底和支持者,他的决策和行动也受到这部分势力的影响。五角大楼撤下米利的肖像画,就像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预示着美国国内政治斗争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美国(资料图)

在外交层面,这一事件也可能产生连锁反应。美国作为全球军事和政治大国,其内部的政治变动往往会对国际局势产生影响。米利在美军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使得他在国际军事交流等事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与特朗普的矛盾公开化,以及特朗普上台后的一系列动作,可能会让其他国家对美国的军事政策走向产生疑虑。

再看美国的盟友们,他们也会密切关注美国内部的这一政治变动。美国的盟友关系一直是其外交和军事的重要支撑,然而特朗普把与盟友的交往看成做生意,甚至要收盟友的保护费,这种指导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联盟关系。如今特朗普上台后对政敌的“清算”行动,可能会让盟友们对美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产生担忧,进而影响美国与盟友之间的军事合作和战略协作。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让五角大楼就撤下米利的肖像画,这一事件绝非孤立,它是美国国内政治矛盾激化的一个缩影,是特朗普对政治对手“清算”的开端,也可能成为影响美国外交和军事战略走向的一个关键节点。

未来,随着特朗普任期的推进,美国国内政治格局将如何演变,国际社会又将受到怎样的冲击,都值得持续关注。米利事件之后,特朗普还会有哪些针对政敌的动作,他的这些行为又会给美国乃至全球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些都是摆在人们面前的疑问,而答案或许将在未来的政治发展中逐渐揭晓 。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