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编辑|t
引言
大家或许知道,解放战争中,我军的兵力不容小觑,但最让人担心的还是弹药供应。毕竟,没有弹药的大炮,顶多算块“铁疙瘩”。这不,解放军在淮海战役中,打得国民党军惨败,可背后有个问题很奇怪——炮弹哪儿来的?
这可不是某个军工厂大甩卖的“买一赠一”,而是大连兵工厂通过一个“海上走私”计划,把炮弹悄悄送给了粟裕。那么,国民党海军难道就那么“傻”吗?偏偏让这批炮弹“跑了”?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大连兵工厂的“炮弹英雄”
解放战争的后期,我军的胜利,离不开强大的火力支援。而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便是大连兵工厂生产的炮弹。
四野和三野的战士们在前线拼死拼活地与敌军作战,而他们手中的“大杀器”——炮弹,就是从大连兵工厂那儿源源不断地送过去的。
这个兵工厂名为“建新公司”,它在生产炮弹方面的表现可以说是令人瞠目结舌。尤其是在1946年,解放军开始接管东北的过程中,大连这座城市的工业基础为我军提供了巨大的物资支持。
可以说,在当时,建新公司每月的炮弹产量足以让所有战区的战士们吃上一口“火药味”。60迫击炮、75山炮、105榴弹炮,样样俱全。三万发炮弹,这个数字看似平常,但它代表着解放军的火力支撑,意味着每一场战斗的胜利背后,都离不开这些弹药的支援。
你以为这些炮弹就这么简单地送到战场上吗?绝对不可能!运输是一个大难题,毕竟国民党海军控制着从东北到华东的海上航道,任何一艘船只,只要稍微露出一点端倪,就有可能被拦截。
因此,如何将这些大量的炮弹从大连安全运送到华东,是一个需要智慧和巧妙手段的大问题。
这时,解放军的“海上走私”技巧就派上了用场。炮弹并不是直接运送,而是通过一条十分“隐秘”的航线走。首先,船只并不从大连直接出发,而是朝着朝鲜方向驶去,似乎是要走一条“远道”。
在接近朝鲜港口时,船只突然掉头,迅速调整航线,直接驶向山东半岛。这条航线,简直就像是海上的“躲猫猫”,国民党海军根本无法掌握这一巧妙的“绕道”方法。
这场“海上智斗”,国民党海军真的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他们的舰队虽然在航道上巡逻,却从未能准确识别这批“炮弹船”的真实身份。即使有时候他们发现了这些船只,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驶过,毫无办法。
最妙的是,这些船只挂着苏联或朝鲜的国旗,国民党海军在国际法面前,也不敢随意动手。这简直是“反间计”加“海上走私”相结合的完美演绎,简直让人拍手称赞!
国民党海军的“纸老虎”
我们总是听到一些议论,说国民党海军有多强,如何在海上制约了我们的运输线。可实际上,这支海军的实力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强大。
别看国民党海军拿着“强大”这个名号,其实底子并不厚,甚至可以说是空有其表。
当时的国民党海军,装备大多数是二战时的“二手货”,如日本投降后的军舰、抗战时期遗留下来的破旧舰艇。
你觉得这些舰艇能跟解放军的“木船魔改炮艇”拼一拼吗?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解放军的“炮艇”,虽然看起来简陋,但凭借巧妙的操作和决心,竟然也能在一些海战中占据上风。而国民党海军的这些旧舰,除了具备运兵的功能,更多的只是一个“象征性”的存在。
国民党海军的力量很大程度上是被夸大的。即使他们号称“拥有制海权”,可那也不过是相对于解放军几乎没有海军的情况来说的。
他们的舰队,数量有限,而且维修和补给也存在巨大的问题。每一艘舰艇都有自己需要修复的缺陷,根本无法在海上进行有效的巡逻和拦截。
而且,不要忘了,他们不仅要应对解放军,还要负责运输兵力、黄金、工业设备等重要物资。任务繁重,根本没有余力去单独看守海上每一条航线。
此外,国民党海军还面临着更复杂的局面——他们明白,战争不仅是军事角逐,更是政治博弈。对于解放军使用“朝鲜国籍船只”的方式,国民党并不敢轻举妄动。
毕竟,公海航道上,即使他们发现了船只,采取过激行动也极易引发国际争议,导致更大的外交压力。因此,尽管他们控制着大部分航线,解放军巧妙的“绕道”策略让他们无可奈何。
聪明的“海上绕道”
接下来,咱们就来聊聊解放军是如何通过这条“绕道航线”完成运输任务的。别看这些炮弹像是通过了海上的“黑市”,其实背后可是经过了精心的布局和计划。
首先,运输船只的选择非常讲究。解放军并没有直接使用自己的船只,而是挂上了朝鲜或苏联的国旗。这一点,不仅在战时具有战术上的必要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敌人的监视。
你想,国民党海军如何在众多的船只中,辨别出哪些是解放军的“非法运输船”呢?再者,即使发现了他们的踪迹,也不能贸然拦截。毕竟,按国际法来讲,未经允许在公海上采取军事行动,无异于挑起国际争端。
这条“折返航线”可真不是说走就走的。为了确保运输的顺利进行,解放军的船只首先向朝鲜的港口驶去,仿佛是要进入朝鲜水域。接着,船只会迅速调转航向,经过广阔的公海,最后悄悄驶入山东半岛东端。
这一过程,船员们都必须保持高度的警觉,随时应对国民党海军可能的干扰。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船只并没有直奔华东,而是选择了俚岛作为中转站。到了俚岛后,解放军的物资接受站会将这些炮弹转移,随后通过陆地运输送到华东前线。
有时候,国民党海军也会有所察觉,抓到过“现行”,但解放军的周密部署总是能够让这些炮弹最终安全抵达。即便如此,国民党海军也只能做做表面功夫,打个“招呼”而已,真正的拦截行动几乎不可能成功。
解放军用这些“空中飞人”般的运输手段,把炮弹和物资悄无声息地送到了前线,确保了淮海战役中的火力优势。
总的来说,这一切的成功,都离不开解放军在极为复杂的战场环境中,展现出的智慧和决心。对于解放军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场战争,更是一场“智勇双全”的海上较量。
参考资料:
党史纵横2016-04-08淮海战役中的大连炮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