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今年的“年味”备受关注。在广州南沙,非遗出圈为春节注入新活力。
锣鼓一响,麒麟一动,黄阁镇里,麒麟舞这一非遗传递着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万盏彩灯,流光溢彩,在2025粤港澳大湾区灯会上,现代科技与光影艺术将春节和自贡灯会这“两大非遗”完美结合,焕发新的光彩,让市民、游客在非遗里“遇见”中国年。
在南沙,非遗之所以能成为此次春节万众瞩目的焦点,不仅是因为今年春节本身成了非遗项目,更是由于近年来南沙不断擦亮非遗这张中华文明“金名片”。
■黄阁麒麟
麒麟一动
烘托喜庆祥和氛围
小年至,年味浓。在黄阁镇,乡民们历年会通过一系列充满地域特色的民俗活动,喜气洋洋庆“小年”。这天,黄阁镇莲溪村麦氏大宗祠、麒麟文化展示馆一早就聚满了人。在这里,精彩绝伦的麒麟舞展演即将震撼登场。麒麟舞作为黄阁镇的非遗瑰宝,是黄阁人千百年来对麒麟的崇拜以及对中国麒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至近代形成的民间民俗精彩表演艺术。以独特的舞蹈动作、生动的麒麟造型,表达人们迎祥纳福、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良好愿望,这与中国民间素有的“麒麟献瑞”之说一脉相承。
■麦炽鸿正在开展麒麟舞教学展示。
麒麟舞区级非遗传承人、莲溪村麒麟舞队领队麦炽鸿介绍,麒麟舞的道具制作非常讲究,每一个麒麟头都是手工制作,色彩鲜艳,栩栩如生,这些服饰也具有浓厚的民俗特色。
每逢佳节,麒麟舞便成为莲溪村民们庆祝节日的重头戏。大年初一的麒麟团拜,年初四的“开盆口”、三月二十三的“妈祖诞”、年底的村子汇演……都少不了麒麟舞的出场。锣鼓一响,麒麟一动,写着吉祥如意、风调雨顺等美好寓意的“玉书”一吐,节日喜庆与祥和的氛围便烘托到了极致。
薪火相传
百年非遗创新发展
麒麟舞也是南沙区的一张名片,是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黄阁麒麟舞在原有基础上大胆创新,有了长足的发展。最明显的是一场舞中“麒麟”的数量多了,动作少了,时长也短了,对体力的要求不像以前那么高,但胜在气势更宏大,更加迎合现代人的审美。
作为一种图腾舞蹈,麒麟舞有出洞、寻青、食青、打沙、游花园、献瑞等18个精彩的传统套路。麦炽鸿介绍,通常完整的十八式动作大概要教一个多月,上台表演需要训练一年半载。
“为了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成立了麒麟舞传承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轻舞者。”麦炽鸿表示,全镇各村都十分重视保存和发展自己的麒麟队伍。镇文化站成立了“麒麟民间艺术协会”,还在各村开设麒麟舞训练班,训练出舞麒麟的精英。
目前,黄阁镇内共有黄阁麒麟队、大塘村和乐社、东里村同庆社、莲溪村崇乐社、大井村健身社等麒麟队伍。当天,记者看到麦炽鸿正在开展麒麟舞教学展示,小朋友们身着鲜艳的麒麟服饰,一招一式虽稍显稚嫩,却充满了活力与朝气。“现在麒麟舞不仅在黄阁镇传承,还在周边地区得到了广泛推广。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让麒麟舞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永葆活力。”
两大“非遗”
碰撞打造“超级灯会”
春节期间,南沙年味正浓,目前在南沙举办的2025粤港澳大湾区灯会将中国春节这一“世界非遗”与四川自贡灯会这一“国家非遗”相结合,融入大湾区城市和“一带一路”国际文化元素,运用现代科技与光影艺术,集中呈现大湾区开拓进取、开放合作的精神风貌,以灯为媒讲述香港、澳门、广州等“9+2”城市融合发展的壮丽史诗,共同谱写湾区蓬勃发展的新篇章。
■南沙灯会上的演艺表演。
现场灯景和彩灯由一千多名非遗工匠精心打造,极富中国味、最具岭南风、炫动国际范。“广东的岭南文化悠久深厚,我们希望将自贡彩灯非遗技艺与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合,讲好湾区故事,为湾区人民增添热闹喜庆的新春氛围。”参与打造魅力全运会灯组的省级非遗传承人陈军介绍,灯组以2025年作为时空交汇点,将全运会的激情与大湾区的活力紧密相连。2025全运会的IP形象“喜洋洋”与“乐融融”首次以彩灯形式呈现,高举火炬引领大湾区体育盛会,传递团结奋进体育精神,借先进光影技术展现全运会的昂扬风采。
此次灯会占地870亩,包括蒲洲花园、天后宫景区和滨海公园等3个旅游景区,按“一轴五园区”的布局,打造了218组灯景,超过10000盏彩灯,主游线路超3公里,展期68天,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灯组最多、展期最长、参与城市最多的“超级灯会”。
万灯璀璨
点亮非遗中国年
灯会开幕首日,满园彩灯似星河璀璨,一步一景,前来赏灯的游客络绎不绝。
■2025粤港澳大湾区灯会现场,万灯璀璨。
《花女神》依水而建,错落有致,簪花少女灵动温婉,让人沉浸在水乡的宁静与祥和;《齐天大圣》将经典神话形象孙悟空进行独特的暗黑风格重塑,引领观众走进奇幻神秘的异世界;恢宏大气的《赛博醒狮》令人耳目一新,传统舞狮与现代科技、未来主义朋克风格在此完美融合。创意十足的灯组设计给现场游客留下深刻印象,引得市民连声称赞,“这是我逛过的灯会里,灯最多的!”“难得南沙有灯会,带着全家一起来热闹下。”“最喜欢《簪花女神》和《齐天大圣》,现场效果比宣传视频还要震撼。”
三大园区、五大主题,步步皆美景,景景皆不同。在“湾区画卷·产业腾飞”园区,充满科技感的灯组迸发出大湾区经济发展的无限活力;在“海上丝路·国际交响”园区,曼妙的灯光带领游客沉浸式体验“一带一路”合作伙伴的异域风情;在“湾区记忆·千年商都”园区,非遗技艺、特色美食和本土年俗元素相互融合,讲述着大湾区古往今来的商都传奇;在“青春无限·潮玩乐园”园区,赛博朋克风格与传统新风潮跨界组“CP”,打造虚幻与现实的双重梦境;在“共聚湾区·贺岁新春”园区,游客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年味”“粤味”“岭南味”和“中国风”。
据了解,灯会设计了9个演艺舞台、千场特色演艺活动,涵盖飘色、英歌、粤剧、武术、杂耍、木偶戏等传统民俗活动,为游客奉上一场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时尚相结合的文艺盛宴。亮灯仪式当天至元宵节期间,园区各大演艺点都会有常态化的演艺表演,包括声乐、舞蹈、民乐、杂耍、武术、街头艺术等。正月初一至正月初八,上线“欢庆团圆年”“神仙人间年”“人间烟火年”三大新春主题巡演,展示过大年的民俗非遗。
■出品:冯树盛 李青
■策划:新快报记者 陈琦钿 张小奋
■统筹:新快报记者 邓毅富
■采写:新快报记者 林钢威
■摄影:新快报记者 龚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