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美丽的滨海骑行道前海湾段骑行。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忠 摄

唤上亲朋好友,沿海徒步骑行,沐浴阳光,吹着海风,好不惬意。这个春节,前海湾滨海岸线火了,众多市民游客从前海石公园一路畅游至欢乐港湾,解锁深圳海边热门打卡点。

这条靓丽的滨海风景线位于2024年底深圳新贯通的滨海骑行道前海湾段。1月31日,记者跟随市民游客的脚步,感受滨海城市的春日活力与魅力。

沿海骑行赏滨海风光

循着路面上“山海连城骑行道”标识和蓝绿色线条行走,跨过3座景观桥,便能从前海石公园步行或骑行到欢乐港湾摩天轮下,全程约4公里。

一路行走,只见前海石公园内的草坪上“长”满了帐篷,通往海边的道路人流络绎不绝,大人孩子骑着自行车穿行而过,一派热闹的景象。

“前面是宝安,这边是前海,这里发展得好快。”记者行至衔接前海石公园和公园桂湾段的海风桥上,耳边传来一位市民的声音,他正兴致勃勃地向亲朋介绍附近的建筑与风光,“这里人来人往,人气十足。”

站在海风桥上,只见前海的摩天楼群高耸矗立,桥下桂湾河缓缓流淌汇入大海,白鹭在河岸滩涂觅食,一幅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铺展开来。

走到前海石公园桂湾段,映入眼前的是绿地、大海、棕树与摩天轮同框的景致。不少市民游客躺在草坪上晒太阳,在徐徐海风中休憩。沿途,时不时便能看到行人驻足取景拍照。“来,宝贝笑一个,我们拍照啦。”以大海和公园草坪上的大黄鸭为背景,杨女士一家人拍下了幸福的合照。

双界河桥是热门的打卡点,拱桥的曲线与远处的摩天轮相互呼应,在水中形成美丽的倒影。日落时分,桥上的躺椅更是观看夕阳的绝佳场所。

跨过双界河桥,在宝安西部海岸活力带观赏红树林湿地,迈过新圳河桥,通向欢乐港湾摩天轮。全程与海伴行,有众多购物、打卡、运动的好去处。

“山海连城”展滨海魅力

这段风景如画的前海湾滨海岸线曾经并不连通。

近年来,深圳实施“山海连城”计划,加快完善“一脊一带二十廊”城市生态脉络,以架桥等慢行连接的方式建设骑行道,将各个分散的公共空间串联起来,进一步释放深圳滨海城市的活力与魅力。

在“山海连城”计划实施前,前海湾滨海岸线被桂湾河、双界河、新圳河分割成若干段,市民若想全方位领略环湾的滨海风光,不得不绕行陆域方向的车行桥。

2024年底,穿越宝安至福田的西部滨海50公里骑行道贯通。春节前,连接宝中片区及前海桂湾片区的新圳河桥(又名“海云桥”)竣工开通,至此,连通前海三湾片区到宝中片区,跨桂湾河、双界河、新圳河建起了3座景观桥,并划定步行道与骑行道,串联起了桂湾公园、前海石公园、前海石公园桂湾段、滨海文化公园等,让前海环湾游玩更丝滑、深圳滨海骑行道前海湾段更加舒适畅行。

连通后的各公园之间实现了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达到了“1+1>2”的协同效应,让前海湾水岸摇身一变,成为一个集商业、文化、生态、运动、休闲等多元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公园,提供了全新的户外休闲运动选择。

推进滨海骑行道全线贯通

西部滨海骑行道的贯通点燃市民骑休闲行的热情,作为连贯的带状公共空间,是骑行运动的理想之地。不少市民特意前来体验,享受沿海骑行,自在追风。

未来,深圳骑行还有更多期待。

深圳市绿化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圳滨海骑行道从宝安至大鹏,长200公里,贯穿深圳东西的“八湾一河”,根据沿线地理和景观特色分为11段。除了已经贯通的西湾段、前海湾段、蛇口段、深圳河段外,今年继续推进全线骑行道贯通,连通西湾至茅洲河口的西部滨海骑行线路,提升大鹏湾段、龙岐湾段等东部滨海骑行线路,并进一步以滨海骑行道为骨架,拓展延伸贯穿茅洲河、石岩湖、西丽湖、大沙河的西部休闲骑行大环,构建更丰富的休闲骑行体系,擦亮“山海连城·骑乐无穷”的城市名片,把深圳打造成为骑行友好的国际级运动都会。(记者 林清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