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乐 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
来自猴子的震荡,
让蛇年风味,
更加有范,以及财富可能。
蛇年春节,猴子成了吉祥物。
咋回事?
春节期间,游戏《黑神话:悟空》(下称“黑神话”)的巨幕广告引发众多路人及粉丝驻足拍照。
这一幕,是媒体在北京名创优品1号店外的实地感受。
主角天命人身着盔甲,武器如意金箍棒一半在屏幕里,一半立在广场前,突破次元壁。
此前,名创优品官宣成为黑神话官方衍生品全球线下独家发售渠道,并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5城开了5家黑神话联合主题店,售卖玩偶、织毯、袜子和环保袋等黑神话游戏周边产品。
黑神话开发商游戏科学在节前则对媒体表示,目前除了几款冷门毛衣,大部分黑神话周边都已全线售罄,转为预售。由于春节即将到来,工厂前后会停工一个月,产能有限。
有消息称,黑神话爆火之后,很多游戏公司都在尝试转型,国内至少新立项了10个质量能达到3A标准的游戏项目。
其中约一半为大厂项目,还有部分是多年来坚持在国产单机游戏赛道的中小型开发者。
而关于黑神话的衍生故事,在整个春节前后也没有消歇。
尤其是海外创作者的热情更加高涨。
1月24日晚,“和合之家·2025中国网络视听盛典”上线播出,汇聚多家平台的精品内容,彰显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
作为Z世代聚集地,B站集结海内外UP主,推出《塔》《歌行四方》《不凡》等节目,创意表达“更上一层楼”。
随着黑神话在全球爆火,越来越多海外青年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本届视听盛典中,出现了多位海外UP主身影:来自美国的“唐伯虎Annie”在《塔》中倾情演绎国风歌曲,来自德国的“oskarpianist”用指尖唤醒《不凡》的华夏乐章……
海外创作者参与国风作品的共创,呈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文化的共鸣,也让隔壁领域眼热不已,开始试图复刻“黑神话”的神话。
除了精良的制作,今年春节档影片也积极探寻文化共鸣,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内核与叙事体系。
《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以当代视角重新诠释侠义精神,让古老的武侠情怀焕发新的活力。
《哪吒之魔童闹海》在传统神话故事中注入年轻一代的成长,赋予经典形象以新的灵魂。
《熊出没》在科幻的外壳下,巧妙融入“天人合一”的生态观,传递出环保理念与价值。
怎么看黑神话现在的热度表现以及对各行各业后续的影响呢?
对此,经济观察报记者陈奇杰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为:
明明是蛇年,但这一年的文化图腾,却是猴子……
从产业角度而言,黑神话目前还有可能进一步“神话”。
近期在周边衍生领域的探索,未来在DLC上的拓展和真正续作的接力,都有可能让其成为国产游戏第一个具有多元生态的超级IP。
这是一面旗帜,也是给游戏行业及相关行业打造超级IP、创造更多消费场景上打了个样。
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出海上的一个里程碑。
之所以称之为文化出海里程碑,在于:
在海外市场,让外国人再次记住了孙悟空,看到了西游记,不再把美猴王等同于日本动漫《龙珠》里的悟空。
同时,也让中国的各种文化如古建筑、非遗,通过游戏之美,和海外玩家做了一次动辄数十小时的沉浸式交流。
此外,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潮流体验的融合,也开启了更多行业的文化共鸣和文化激荡。
仅仅是春节档电影,就可以看到这种融合的进一步拓张,而在本届春晚上,非遗中国年的味道,更加让人回味无穷。
蛇年已来,而来自猴子的震荡,将让整个蛇年的风味,更加有文化范。
当然,也要更多的财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