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中证道。——唐泪」

有人说郭富城,一世好命。

说这句话的人,或是见证了,郭富城从籍籍无名到一飞冲天的奇异旅程。

这一路行来,他从门外汉起步,唱歌成天王、跳舞成舞王、演戏成影帝、拍广告成广告之王,甚至就连发型,都竟然可以颠倒众生。

在旁人视角,这当然离不开“好命”二字。

然若理性观之,郭富城其人星路,其实更像一场场“逆天改命”。

可为鉴。



1984年。

十九岁的郭富城,在一次外出游玩时学人劈叉,拉伤了腿,而后丢了金铺职员的工作,又在阴差阳错之下,考进了香港无线电视台的舞蹈艺员培训班。

这条路其实很容易看到头。

练舞三年后,他被无线电视台的艺员经理冯美基看中,转入了无线艺员培训班。

旋即,他以培训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被封“银河十星”。

但在流行成熟男风的昔年香港,身量不高又样貌稚嫩的郭富城,根本拿不到主角剧本,迎接他的,只能是无尽的“龙套岁月”。

甚至当时间来到1990年,他已将成无限“弃子”。

而也恰在此时,郭富城迎来了生命中第一次“逆天改命”之机。

光阳机车广告。



李家声这个名字,很多人应该都知道。

他与郭富城、郑伊健,实际上是无线艺员培训班的同期学员,只是郭富城属于中途转入,所以并不同班。

笔者也见过李家声的访谈,关于这个广告,他表达了“错失”的遗憾。

但坦白说,包括郭富城、城迷及业内和路人在内的几乎所有人,或许都没有能够明白,为何一个几十秒的广告,能够让郭富城红遍台湾。

这当然并不是运气。

也并不是说,这个广告当真有绝大魔力,甚至是某种意义上的“金手指”。

但除了郭富城,再无第二人可称。

若天选宿命。



个中原因,其实也很简单。

除了“美貌”这一必需品之外,眼神与表情管理,才是他能够凭一个广告,就“潜龙腾渊”的关键。

一如许多年后的百事广告。

有人说,没有人能够躲过郭富城那坚定、执着并燃烧着渴望的眼神。

诚如斯言。

而若要再度追溯,这又得益于其经年累月的练舞之功,我们仿佛可以看见,那个寂寞的少年,望着镜中的自己,一遍又一遍起舞,而眼睛,却越来越亮。

也恰如那个对着镜子低语的梁朝伟

世上当真没有偶然。



接下来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

发唱片、出写真,皆卖爆整个华语世界,香港乐坛迎他回港封王,所到之处,尽是鲜花与掌声,地位极尽显赫。

尤其当时间来到一九九八年。

他不但成为百事巨星,还横压香港乐坛,将这一年所有男歌手大奖独揽,更成为继双周一成之后,第一个夺得香港票房年冠的演员。

歌影皆在巅峰。

放眼整个华语娱乐圈,此等声势,又有几人?

但就在此时,危机早已窥伺在侧,香港乐坛与影坛,在新世纪后,同步陷入衰落,郭富城亲任监制的新唱片《空手道》,特意放弃了快歌劲舞,以慢歌示人,却迎来销量大跌,也有多部计划由他主演的大片搁浅。

紧接着,自《浪漫樱花》之后,他连续两年时间,都没有任何新片上映。

娱记称他为“谷底之王”。

显而易见,华语乐坛已经改天换地,香港影坛更步入了史上最为衰微的年代。

这一次,他又该如何,逆天改命?



十年最好的演唱会、香港舞蹈年奖和影帝连庄。

这个时候的郭富城,几乎将“唱跳”一事,做到了不可思议的极致,气息、音准、体能皆优,无论快歌、慢歌还是致敬金曲,都随手拈来,水准极高。

而他也表现出来,某种搏命之态。

简单讲一件事,为了穿上张叔平给他设计的舞台服装,他减肥到整个人“脱形”,前来探班的圈内好友,见之大惊。

也大略在这个时间段里,他签约寰宇电影,并决意不再与百事可乐续约,转身踏上了一段未知的旅途。

从《三岔口》到《父子》,他两战惊世。

一个被定义为“偶像”和“花瓶”的男演员,怎么就能在权威电影节的影帝之争上,突然将老戏骨梁家辉和吴镇宇,接连斩落马下?

舆论哗然。

但直到此时,他才滋生了真正的野心。

世人所见,则是他几乎舍弃了所有的商业电影,一头扎进了小众类型片中。

笔者想将之定义为,取舍。



这是一种无双的胆略。

也就彷如梁朝伟,在遇上王家卫之后,哪怕一部戏拍三年,也毫无怨言。

而郭富城这条路,更近乎偏执。

他甚至不问制作团队根底,一味追逐角色难度、剧情新意和表演的发挥空间,进而令一众新人导演,对其趋之若鹜。

许多年以后回头再看,他不但是整个华语影坛,与新人导演合作最多的大牌演员,也是唯一一个,从偶像派进阶实力派的演员,更非但戏路广阔、深度无匹,蕴藏在表演当中的想象力,更堪让人叹为观止。

总有一些人,喜欢说这样一句话,郭富城是好,但远没有笔者所“吹”的那样好。

但很抱歉,这种话一文不值。

因为如果你审美和思辨能力不足、不能领略那些表演当中的细节和妙处,就根本没有资格,参与这场讨论。

再转以上个十年来看。

手握《最爱》、《浮城大亨》、《寒战》、《踏血寻梅》、《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和《无双》的郭富城,可称港影之光。

它是另一层面的,逆天改命。

这句话能不能懂?



港影衰微,哀鸿遍野。

而有自我追求的郭富城,似乎分毫不为所动。

其眼内,仍只有角色与表演。

这很有趣。

再说所谓“逆天改命”,实则只在于方向、心志与践行。

一心寻道,莫问前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