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
大家长时间出门游玩
难免会遇到手机没电的情况
前几天
市民朱女士在市中心逛街的时候
就遇到了这种情况
随手租借了一个充电宝
没想到遭遇了价格“背刺”
租借十分钟
竟然被扣了五块钱
朱女士仔细查看了明细才发现
原来租借充电宝的价格为5元/小时
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算
朱女士忍不住吐槽
印象中
才一、两块1小时的共享充电宝租借
啥时候翻了四倍
记者随后走访了无锡多个共享充电宝使用场景,并调查了不同品牌的共享充电宝的价格,涉及怪兽充电、小电、街电、美团等充电宝品牌。
经过调查,记者惊讶地发现,在无锡的不少商圈,共享充电宝每小时租借费用,基本都要从4元起步,每24小时封顶价格从30元到50元不等。
而景区的共享充电宝租借费用
更是令人咋舌
每小时6元的价格
并不少见
不过
在调查中记者进一步发现
部分充电宝商家在标注起步价时
不写1小时的价格
而是标注0.5小时或者30分钟
会给人一种
价格不是很贵的错觉
但不少网友都吐槽
半个小时根本充不进多少电
有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共享移动电源行业覆盖点位数已达到404万个。然而,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和竞争加剧,规范与秩序和预期相差甚远。有人戏称,共享移动电源行业走上了时时上热搜、年年当刺客的“黑红”出圈路。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共享移动电源后,相关投诉高达两万多条,且这些投诉集中在无法联系客服导致难以归还、恶意扣费、归还后仍在扣费、隐性收费等问题上。
如今,消费者对这一便捷服务的评价逐渐分化。不少消费者对共享移动电源高昂的价格表示不满,直呼“用不起”。除此之外,标价不透明、门店地址信息更新不及时、消费纠纷解决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消费者的不满和担忧。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共享移动电源的计费规则应当进行更为合理和公平的设定。同品牌共享移动电源在不同点位的价格一致性至关重要。”中国农业大学法律系副教授梁伟亮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共享移动电源经营者应向消费者明示收费、扣费规则,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
同时,计费单位应更加精细,优化电量展示功能,让消费者在租借前能清楚了解充电宝的电量和费用情况。梁伟亮提及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发布的全国首个《共享移动电源行业自律公约》,其中5分钟免费充电时长的设定值得推广与借鉴。
平时大家会租借
共享充电宝吗
一起评论区留言吧
记者: 大春
部分来源:央视网、法治日报
编辑:大春 责编:肖肖 编审:李铁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