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俄罗斯《独立报》报道称,据俄罗斯统计数据,每年约有1.1万人从俄罗斯移民至中国。目前,约有5万俄罗斯人长期居住在中国。

这些俄罗斯人主要为企业家和高素质专业人才。另据俄罗斯科学院联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FNISC)的一项新研究指出,与中国公民结婚的俄罗斯女性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根据2020年最新人口普查数据,中国有超过1.6万俄罗斯人。但实际居住在中国的俄罗斯人数量,可能远高于此,大约在4万至5万人之间。

而俄国问题专家吴大辉则称,“居住在俄罗斯的中国公民数量可能达到50万,占俄罗斯总人口的千分之三。而在中国,俄罗斯移民的比例几乎低了一百倍”。

中俄两国之间,相互移民呈现出的不同景况,确实值得我们予以深思与重视。

比如,在中国的56个民族中,其中就包括了“俄罗斯族”,但是,据称,中国在俄罗斯拿到护照的人,就有10.8万,可是,他们的护照上,却只写有“中国”字样,而没有中国的具体民族名称。

这其实,主要还是跟俄国人传统上对中国人的防备之心,显然不无关系。

因为,在历史上,苏俄是令中国失去领土最多的国家——共约58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而因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文化追求等原因,这些远东地区、西伯利亚地区地广人稀,如果放开中国移民,则面对14亿中国人的庞大群体,俄国人囿于历史与现实情况,或许在骨子里,都会对此有一种比西伯利亚天气还要寒彻骨髓的担心吧?

事实上,俄罗斯的移民策略中,也就是不把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当作其境内民族予以对待与支持。

俄罗斯在民族划分上,其实做得极为细致——哪怕是人口不到1000的民族,也会单独划分出来。像在俄罗斯的朝鲜族人口,大概有10多万人,都能单独归类为“朝鲜族”。

但是,俄国其却将拿到俄罗斯护照的中国人,则一股脑儿归类为“中国”之类别;或者把远东地区的一些汉族人,登记到乌德盖人、奥罗奇人、塔滋人、楚瓦什人、那乃人中去,偏偏不归类成“汉族”。

这其实,也说明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俄罗斯有民族危机意识和对历史的忧患意识;另一个则是因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同化力极强,这让俄国人在民族政策上,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吧?

所以,这才造成了中国56个民族中,会有俄罗斯族,而俄国的194个民族中,竟然没有中国的汉族之原因吧?

无论是俄罗斯,或是中国,都非移民国家——虽然这两年来,俄国因为陷入侵占乌克兰的战争泥沼中,其几乎是完全放开了移民限制,想以此招揽国际上的“游勇散兵”,为其战争服务。



据称,像“金太阳”的士兵进入库尔斯克助战,其身份证上,大多会写成俄族人,但显然,像俄罗斯这样以西方文化为根基的国家,其对白种人之外的民族之接纳性,并非像美国历史上那样开放——这一点上,其实,中国亦有此特点。

那么,随着中俄交流的不断加强,特别是中国经济近四十年来的快速发展,如今的俄罗斯在经济体量上,目前,其实仅相当于中国山东一省的水平了。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加之中俄两国近邻的便利性,现在开始变成更多俄国人移民到中国的现象,且是有增无减,成为一大新的趋势了。

现在,反而应该是我们中国,在未来要更多考量自身移民政策的时候了!

中国文化的强大向心力与一脉相承性,当然是与汉族在历史上,始终居于庞大和强大的数量大有关系——这种民族的单一性特征,是中华文明成为世界上的古文明中,能够唯一延续至今的重要维系。

当然,中国在当代的发展,大大受益于全球化的发展——未来亦当如是,则吸纳世界移民——特别是高质量世界人才,也必然是一大方向。



则如何吸引到我们需要的移民人才,反向则限制并非我们所需的移民人才,必然应成为中国移民政策思考中的一个重要且敏感之问题!

比如,知名的国际关系教授金灿荣,就曾在一个演讲中提及中国南方——如广州的黑人非法滞留问题。

还比如,这次俄国问题专家吴大辉言及的俄罗斯移民问题,如果按照现今趋势发展下去,则未来几十年或数百年间,如果在中国产生出更大数量的俄族群体,我们也应未雨绸缪,对此多加重视、研究并给出对策。

说一个极端的想法与可能——比如,这次的俄乌战争,其实,就与多年来乌东四州有着很多俄罗斯族居民有关,假以时日的话,如果若干年后,中国的俄族移民更多,会不会产生类似的俄语族群问题呢?

如果再有一个“晋凉2.0版”的俄国领导人出现,会不会因此在中俄之间,产生类似争议或问题呢?

移民政策,是国家的百年或千年大计,随着中国的不断强大与繁荣,我们未来或许也会遇到现今美国这样的移民问题——对此早做谋划,应是中国发展的一大题中要义!【原创评论:瑜说还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