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9日,这边正是红红火火的大年初一,那边的老美出了大事。

在华盛顿里根国家机场附近,一架载有 64 人的客机,竟然离奇地与一架黑鹰直升机相撞,两架飞机全部都坠入了波托马克河。

由于事故发生在夜间,救援难度非常大,最终导致67人全部遇难,无一人生还。



这是川普上台后发生的第一起严重的航空事故,令人扼腕的,不止是事故本身,还有美式救援制度。



事故发生后,据说有 300 名美国体质内的救援人员迅速到达现场,但是,他们没有下水救援!就在河边排排队干看!

据说现场的300名救援人员全都拒绝第一时间下水救援,理由有三点:

1,河水阴冷刺骨,水温太低;

2,现场环境复杂,水中漂着有很多机翼机身残骸,恐对救援人员造成人身生命威胁;

3,现场光线不足,看不到目标。



而那些在撞击事故中受伤的人,漂浮在黑暗的波托马克河水中,河水湍急,水非常深,在黑漆漆的夜幕中得不到救援,从29日晚事故发生,一直拖延到30日凌晨,很多人因此丧生。

为什么救援人员干看不干活?

美方媒体是这样分析的:

首先,事故非常严重,现场环境复杂,救援工作非常具有挑战,救援难度非常大。

坠机地点是在河里,飞机损毁严重。客机在撞击后断成两截,直升机也严重损毁,残骸散落在河中,增加了救援的难度。



事故发生的时间是在夜间,视线不佳,救援人员难以快速定位和接近事故现场。事故发生地点是比较特殊的空域,情势很复杂。

事故发生在华盛顿附近,该地区空域敏感、复杂,事故地点靠近白宫、国会大厦、五角大楼等重要设施,属于高度敏感和限制严格的空域,有许多重要的军事和民用设施,这使得救援行动受到严格限制。



  • 此外,由于事故发生在高度敏感的空域,救援直升机的使用受到限制,需要协调多个部门和机构。
  • 事故发生后,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立即对里根国家机场附近的空域进行了限制,禁止大部分直升机进入事故区域,以防止二次事故。

有人说,美利坚不是盛产大无畏的救世英雄吗?

估计是有的,但是,他们不敢。

第一,事发地的河水温低至1℃,救援人员下水还来不及救人,自己就有可能发生“冷休克”,受伤是小事,可能小命都不保。

第二,与美式医保有关。

救援人员强制下水救人,可能导致身体损伤等严重的后遗症。他们的后续治疗以及康复,都需要大笔资金,但按照美式医保的规则,他们很可能面临被拒保,当局也不会出钱帮他们治病。

那些救援人员一旦有了后遗症,可能会被消防局无责开除,损失太大。

所以救援人员只能站在岸边干看,尽管也有人驾驶着消防船在河中游弋,但事实上救援行动仍然被一直拖延,直到没有生还者——那些无辜的乘客被泡在寒夜的河水中,慢慢失去生命体征......



这次空难以及后续救援,撕裂了美式保障的面纱。

第一,美式医宝(你懂的)制度,备受诟病。

因为缺少了后续强大的保障支持,导致救援人员理性看待灾难,先设法自我保全,再去考虑伤者。

虽说有工伤保,但其苛刻的条件,可能会导致很多人拿不到赔偿。

美式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私人补充保障三个部分。其中的养老、遗属与残疾保险,看起来很养眼:这是美国社会保险的核心,属于强制性保险。符合条件的公民在退休后可以领取养老金,残疾人及其家属也能获得相应保障。此外还有为失业者提供一定期限的经济补助的失业保险,帮助他们度过失业期。以及为因工受伤的劳动者提供医疗和经济补偿的工伤保险。

但问题是,救援人员都是年轻人,他们会拿自己的一生健康去堵一把没有什么希望的救援?



最让人无语的是,事故发生后,美国交通部长肖恩竟然在新闻发布会上首先狂吹川普:“在这次危机中,总统的领导能力非常出色...感谢总统先生,您让我们的工作简单多了...我认为您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这是您的座右铭...总统位置最聪明的人!”



本来是对遇难者家属的告慰,结果变成了吹捧上司的主场。

美国防长海格赛斯也是反复感谢川普:“我想重复一下交通部长对您的领导力评论......感谢您的领导和勇气...”



副总统万斯也是先感谢川普,认为他会为美国带来改变。

好吧,对于这些正客(你懂的)来说,川普的恩情还不完!

但温情脉脉的美式保障和 RQ,在这一次灾难中被撕得稀碎,美颜滤镜被打破之后,还有多少人对其沉迷向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