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内议事机构的第二会期已经结束,经历一整年朝小野大的蓝白争斗之后,不少民代的形象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莫过于在过去致力于教育、文化议题,建立起冷静人设的绿营籍民代吴思瑶。在本会期中,由于担任绿营的干事长,必须时时刻刻站在蓝绿对垒的最前线,担负论述攻防的职责,其冷静人设也不免必须为强棒出击手的身份让路。作为绿营内部倾力培养和赖本人颇为看重的的新一代战将,吴思瑶过往的经验也相当亮眼,担任过各大职位的她不仅履历丰富完整,而且知名度近些年更是扶摇直上。过往给人以冷静且知性的吴思瑶,更被视为未来挑战台北市大家长的有力人选。然而,经历两个会期的鏖战,吴思瑶却在一次次的朝野攻防战中被在野阵营锁定并大加攻击,也在整体仍偏蓝的台北市中积累相当程度的负面声量,或许将深刻影响其未来的发展走向。
吴思瑶当年先任绿「国大」助理后,追随李文忠到立院,也因此和同是「国大」代表转进立院的赖结缘,吴本是李文忠任民代时的办公室主任,在扁时代,再被拔擢到政院本部任幕僚,之后更在所属新系安排下投身选战,从北市北区民代拼上北投区域民代,幕僚到选将经历丰富,外型亮丽口条好,是绿青壮派中的指标战将。2022台北市选战,吴思瑶任陈时中竞总总干事,吴也一直被视为未来北市可能人选。事实上,2018年,绿争论是否该延续绿白合时,内部就有如前绿委陈昭南公开主张,应推当时初任民代的吴思瑶出战。据了解,去年选战后,赖托付吴思瑶干事长重责,当然也有盼借机历练栽培意味,绿虽然延续当家,但绿委不再是多数,蓝白强势结盟,虽然朝野席次差距比扁时小,但对立情势远超过同是少数的扁时代,吴讲好听是干事长,实为悲情无奈的少数派。
近日,随着绿营总召柯建铭吹响「双罢」号角,朝野之间的紧张关系又演变为新一轮的对抗,希望能藉此放手一搏改变绿营「朝小野大」的困境。 然而,柯建铭的豪言壮语并未在第一时间得到内部各方的一呼百应,就连作为干事长的吴思瑶,第一时间都只能语带保留地强调「尊重民众选择」。反而在蓝营发起「反罢」后,同为台北民代的吴思瑶与吴沛忆便成为蓝营支持者反击的最大标靶,甚至在连署首日就收集了上千份连署书。逼得吴思瑶必须赶紧回到自己区域跑行程,争取更多与民众对话机会,消解此次反罢浪潮冲击。就在年前的1月14日,吴思瑶就邀集此前才因助力岛内棒球夺下世界冠军的超人气绿委蔡其昌,以及不分区绿委沈伯洋,一同举办春联签名会。虽然并未谈及罢案相关话题,但仍有支持者在活动中高喊「我们会保护思瑶姐姐」,足见相关压力其实已开始蔓延。
这并非吴思瑶首次面临罢黜,由于她所属的北投、士林在长期属于绿营艰困区,直到2016年趁势崛起并击败常年担任该区民代的丁守中后,才一路三连霸至今。但地方上的蓝营实力仍不容小觑,在2024年的选战中,面对蓝营候选人张斯纲与亲蓝候选人侯汉廷的夹杀,就曾面临压力,最后侥幸获胜。吴思瑶自己也在2021年时,受罢掉陈柏惟的删Q影响,遭遇罢瑶的威胁。不过,绿营当时也发起「爱瑶令」运动,得到绿跨派支持,许多绿委力挺吴思瑶,罢案才最终未仍成行。然而,虽然罢案并未成行,但对该区民众的情绪却已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去年面对张斯纲与侯汉廷时,吴思瑶虽然仍顺利获胜,但她的支持率却从前两届的50.82%、52.12%骤降至47.22%,反而是同属于蓝色阵营的张斯纲与侯汉廷,各自获得36.89%与14.67%的支持率,二者相加就有过半的支持者,可以赢过吴思瑶。
对于此次罢黜声浪再起,就有绿营人士直言,直接原因就是两个会期以来担任干事长,由于其犀利的言辞和绝不退让的强硬作风,数次让其站上风口浪尖,成为争议性颇大的绿籍民代。这让让其吸引了太多蓝营支持者的不满和仇恨。 而且,吴思瑶为了配合绿营的论述,过去培养起来的理性人设只能为强棒手的身份让位,难免让许多原来欣赏其专注教文政策行事风格的部分支持者有些迟疑。回顾去年「议事机构革新」蓝绿对垒期间,最为激烈的莫过于5月17日的议场冲突,担任干事长的吴思瑶从早上开会伊始就终留守在议场中,竭力为绿营的理念论述。更在支持者逐渐现身于青岛东路后,吴思瑶更是主动在深夜11点率领大批绿委站上立院大门向支持者喊话并表达立场,获得不绝于耳的掌声。但是更多中间民众对于吴思瑶竭力配合柯建铭,硬抗蓝白的作为,是感到极其不适和不满的。
「不是所有支持吴思瑶的民众都是青鸟」绿营人士解释,吴思瑶能在北投区立足,并翻转深蓝区,除了靠过去三届市民代的扎实区域经营外,也与其务实理性的质询风格有关,就有不少支持吴思瑶的民众其实是中间甚至浅蓝的,认为应该让更年轻的人物做做看,但这些人不见得完全认同绿营的理念。此后激烈蓝绿对垒,并成为绿营用以对冲议场内表决失败的青鸟行动背后,必然有吴思瑶当天超过12小时的奋战与努力。但绿营人士指出,此刻的吴思瑶,已经不只是代表民众嘱托进入立院的民代,而是绿营论述的喉舌,这不免让部分支持她的中间、浅蓝民众有所反感。事实上,作为新系培养的新一代人物,吴思瑶并不像担任干事长的她那样性格尖锐且立场强硬,随和的性格与知性的形象让她在绿营内部有跨派的好人缘,不仅曾与萧美琴共事而有良好私交,更与赖关系紧密,且深受其信任。
其扎实的区域经营,与立院中针对教文议题的耕耘,都让她的好名声响彻议场内外。绿本来对吴思瑶有相当高度的期待,甚至期待她能出战台北市。 不过,在去年赖当家后,由于与赖的密切关系,面对朝小野大的困境,吴思瑶承接了赖的嘱托出任干事长,在非常时刻担负起重责。对于这个不寻常的安排,当时有评论尖锐地指出,吴思瑶是赖用以箝制总召柯建铭的督军。无论事实如何,吴思瑶的努力相当受到认可,不只柯给予其相当的信任,更在其住院期间几乎顶替了万年总召的位置,率领绿委在高压环境下拼命论述。面对层出不穷的议题,吴也几乎每天早上都会现身记者室,迎接一轮又一轮的议题攻防。面对越来越多关于2026年选战的讨论,吴思瑶也被点名是有力挑战蒋万安的人选,而当时吴闪烁其词。当时或许只是一种委婉表态,如今面临被的罢压力,恐怕真的无法挑战蒋万安。
而据了解,因身处攻防第一线承受极大压力,现又被蓝营锁定,拟对其发动罢黜反制,让吴思瑶萌生退意盼干事长职务下会期能够交棒,绿上层正积极沟通慰留中。谁接未来党团干事长?新系钟佳滨、英系庄瑞雄都被点名,但考量整体运作布局,府院仍盼吴能继续顶住,吴受访没否认希望能有人替换,但强调这1年在干事长职位上,她有很大成长,也感谢一路走来赖对其信任。不过,面对在野紧接不断的攻势与接连抛出争议案,多次在第一线与蓝营人士激烈争执,长期承受高压的吴也难免不堪重负。就有绿委表示,吴思瑶虽在公众面前展现其据理的面貌,但私底下也不免多次真情流露。他透露,吴曾在某次会议结束后,开玩笑地拉起衣袖与其他人分享身上的烟味,原来,因为必须时常商讨对策,吴思瑶不得不长期与老烟枪柯建铭相处,久而久之不抽烟的她身上也有了总召的感觉。
其实,绿总召一职将如何变动,也一直是绿营内部时不时会探讨的话题,因为「万年总召」柯建铭已经宣布不会在2028年寻求续任,在吴思瑶强硬表现与现实压力下,让吴思瑶转战不分区接任总召也成为一种可行的设想,据传就连柯本人也对这个设想有所肯定。去年选战,罗致政、郑运鹏等多位常任干事长战将未能续任成功,绿青壮派出现断层。在赖属意下,吴思瑶接下干事长职位,且有别于本会期异动的其他职位,吴本会期再度续任,从文教民代,转型为全方位绿要职。 而吴任干事长来,除为求慎重在过去陌生的议题自我要求高,不吝向内部前辈请益,也高度配合府院,任劳任怨,尤其除了发言论述外,在职掌议场攻防盘兵符多年的总召柯建铭开过刀的膝盖又出状况,常痛到不能正常参与议事的期间,干事长吴思瑶还与蔡易余扛下不少第一线协商重责,角色非常吃重。
多人都认为,吴身处攻防第一线,反是消耗自我能量,不利拼结构是蓝大于绿的台北市长。朝野对立激化,吴思瑶也成为蓝营想要反制绿罢案的诉求指标,不过,吴绿营友人则认为,吴能在偏蓝区民代拼到三连霸,基盘扎实,且罢吴只有仇恨却无对论述的正当性,要罢掉吴是高难度,但当今绿委结构,蔡时代各系多位能有论述战力,也能襄助柯建铭内外折冲者都离开绿团,府院统领统御模式,也让部分有人才系统不愿承担, 吴虽算中生代,但对比几位内部的前辈,资望又略单薄,朝野对立下,议场内外激烈攻防,有强烈责任感,也深得府院信任的吴思瑶,常有使不上力的无力感,这才是吴希望能交棒主因,就看绿上层如何劝回。有和吴同世代的绿委还替吴思瑶不舍,指当下朝野情势,接干事长真的是苦差事,面对内外巨大压力,为了公事,感情丰沛的吴私下就哭了好多次。
据了解,吴思瑶自己似乎继续留下来的这个意思,一年下来的高频率工作,为了兼顾跑摊行程与民代的职责,已经让她相当疲倦。其幕僚甚至表示,有时候要与吴思瑶讨论质询稿,甚至需要到她的办公室碰运气,还是希望下一会期能有其他有志的民代能够接任干事长。无论在挺过此次大罢潮后,吴思瑶是继续担任区域民代,重拾其知性、务实的教文民代形象,并持续深耕基层,等待机会挑战台北市大家长的宝座。还是继续担任干事长,为绿营的论述立场在议场中据理力争,甚至成为「后柯建铭时代」的第一位总召,吴思瑶无疑都将是绿未来十年的政坛明星之一,其动向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