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的国庆节,毛主席和一众中央领导人,登上了天安门城楼上,为新中国庆生。毛主席看到了人群中的一位熟悉的身影,他赶忙招呼那人前来。
毛主席看到眼前的男子后,立马将自己的烟盒掏出来,给那人递了一支香烟毛主席开玩笑的说道:“你怎么这么长时间都不来看我啊?”后来,这名男子带着自己的夫人和儿子,来到了中南海看望毛主席。
那么此人是谁呢?为何让毛主席如此牵挂呢?
红军的大管家
在红军这样的大家庭中,后勤保障工作一定是至关紧要的。红军虽然不怕苦不怕累,但是后勤方面,也并不是那么好做的。因为红军比较穷困,能够做到让战士们顿顿吃饱饭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红军和国民党军不同,国民党军有着充足的后勤供应,不仅有着很多的钱粮发放,并且他们的伙食也要比红军的好上许多。反观红军,不仅没有钱粮供应,什么都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
不仅如此,国民党也经常集结重兵前来,战士们不能够一心的忙于生产,所以每当战斗到来之时,后勤的补给一直都是红军各级领导非常头疼的事情。
然而这个问题,随着“红军大管家”杨至成的到来,就逐渐得到了解决。杨至成是黄埔第五期的学生,当时他加入共产党之后,参加了南昌起义,并且还上了井冈山和敌人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
当时,杨至成接到上级命令,需要担任一所培养军政人才学校的校务部部长,也就是主管这个学校后勤工作的职务。这可让杨至成初到的时候感到头疼不已,红军的后勤补给非常困难,有时前方战士作战的时候,都不一定能够按时得到足够的粮食。
就更不要说学校里的学员和教员了,当时为了保证前线的将士们不挨饿,基本上有多少粮就要让出多少,首先供应前方的战斗。
这也就使得后方的粮食供应更加困难,杨至成为了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于是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利用红军驻地附近的蒲草,做成一个饭包。然后让学员和教员们,将自己的粮食放进饭包里面,然后再送到炊事房统一做好,这样不仅避免了浪费,还能节约出一部分粮食。
大家每次往饭包里面放的粮食,都是按照个人定量的,而且还需要节约出来一些,这样不仅每人都能够吃上饭,不会忍饥挨饿,还能够保证前线的粮食供应,也是一举两得。
很快这个方法就得到了推广,渐渐的红军管辖的苏区基本上都按照这种方法,既能够吃上饭,也能够省出粮食。而杨至成也因为这次的出色表现,为自己日后成为“红军大管家”埋下了伏笔。
后来杨至成担任了红军总兵站主任,也就是主管后勤的负责人,他为了保证红军后勤的稳定,力求亲力亲为,他不仅亲自监督弹药粮食的输送,并且还带领着部门里的同志,日日夜夜的奔走不息。
在后续的几次反“围剿”作战中,杨至成不仅亲自带领战士们运送弹药,并且指挥各个兵站组织协调,使得后勤补给物资总是能够及时的供应到前线。
这些大大小小的兵站,在杨至成的指挥调度下,成为了一个又一个的从瑞金通往四面八方的生命线,极大的支援了前线将士们的作战。
而在红军长征的时候,杨至成的作用,就再次显现了出来。当时红军被迫进行转移的时候,路过的许多地方根本没有群众基础,在红军经过侗族人的地界时,由于他们不认识红军,所以坚决不肯放行,为了团结各民族同胞,红军只能够不停的说好话。
就在这个时候,杨至成将军再次发挥出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杨至成将军正好是侗族人,他亲自去说服侗族的父老乡亲,使他们终于同意为红军让出一条道路来。
不仅如此,杨至成还和当地民众的关系处理得非常融洽,他非常懂得发挥群众的力量,当时在经过一个地方的时候,杨至成听说这里的军阀和地主全都逃走了。
于是就想要用他们的粮食来为红军补充,可是找了很多地方都不见一点粮食的踪影,于是就寻求当地群众的帮助。在大家的帮助下,杨至成这才得知,这些人在逃走的时候,将东西全都集中藏了起来。
在群众的指引下,杨至成找到了粮食藏匿的地点,使得红军解决了燃眉之急,不仅如此,他还在这里找到了许多的金钱,使得红军在后续的征途中得以用这些钱财购买粮食。
在解放战争时期,杨至成也都一直在管理解放军的后勤工作,很多战士们所需的粮食被服,都是由杨至成将军统一调拨的。
毛主席和杨至成
杨至成因为积劳成疾,必须前往苏联医治,毛主席亲自安排他前去苏联的事宜,并且嘱咐他一定要好好的养病。杨至成到了苏联之后,在苏联见到了很多熟人,还见到了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
毛岸英和杨至成两人的关系很好,尽管杨至成只有三十几岁,但是在苏联的同志们,总是会称呼他为杨老太爷。他和毛岸英、毛岸青两兄弟住在一起,在分别之时,毛岸英还特地题字,为几人的这段珍贵的友谊作纪念。
回到中国后,杨至成来到了毛主席身边,将毛岸英兄弟二人的照片交给了毛主席,并且还告诉主席关于他的家人在苏联的一些情况。
毛主席对杨至成非常关心,这位红军的大管家,在建国之后就因为工作的繁忙,无法看望毛主席,于是在1957年的年底,毛主席让杨至成带着家人前去中南海一聚。
杨至成怕孩子捣乱,于是就没有带来,只和自己的妻子一道来看望主席。毛主席并没有和往常一样只顾谈论家国大事,在见到杨至成一家后,也更多的聊起了往事,唠一唠家常。
毛主席还将他们两人留下来一起共进晚餐,并且还开心的说:“这次该我管你一顿饭了。”杨至成听后也开心的笑了起来,夜渐渐的深了,毛主席将两人送出门外,看着他们坐上汽车。
直到汽车消失在视野中,毛主席这才缓缓的转身,走进了屋内。
信源:
《毛泽东与红军大管家杨至成将军的将帅情》——中国知网 作者:窦孝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