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表示将对欧盟征收关税(资料图)

财联社2月1日电,特朗普1月3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欧盟拒绝进口美国汽车以及农作物等,为了寻求对等,将对其征收关税。

美国白宫新闻发言人卡罗琳·莱维特表示,特朗普尚未确定对欧盟征收关税的时间表。

延伸阅读

英媒: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可能最终让中国获益

英国《金融时报》1月28日刊发社论,题为《特朗普的霸凌手段可能最终让中国获益》。全文摘编如下:

唐纳德·特朗普在第二次就任美国总统前曾经那么多次威胁要对多个国家征收关税,以至于有人怀疑他是不是认真的。结果他的第一个目标是南美洲石油和咖啡出口国哥伦比亚。哥伦比亚在26日受到的严厉对待为其他正在思考特朗普总统“美国优先”政策后果的国家提供了借鉴。



图为特朗普发表讲话(资料图)

哥伦比亚总统古斯塔沃·佩特罗对特朗普的态度让这位美国总统感到愤怒,因为佩特罗公开表态要让驱逐移民的美国军用飞机返航,抱怨自己的同胞被当作罪犯对待。

几个小时内,波哥大的地位从华盛顿的传统盟友变成流氓国家。特朗普宣布立即对哥伦比亚输美商品征收25%的关税,并在一周内提高到50%,同时实施银行业制裁,对哥伦比亚政府官员及其盟友发布美国旅行禁令。对哥伦比亚来说,与最大贸易伙伴发生贸易战将是毁灭性的。

丹麦和巴拿马也在密切关注。在特朗普眼中,这两个国家都拥有他觊觎的宝贵领土资产。

墨西哥和加拿大是美国的邻国和主要贸易伙伴,两国都在等待特朗普是否会实施他发出的威胁,即最快在2月1日征收25%的关税,从而破坏有30年历史的北美自由贸易。

惩罚和公开羞辱一个个昔日盟友的长期后果不太可能有利于美国。

长期以来,华盛顿一直把自己描绘成一个可靠的贸易和安全伙伴,宣称它在遵守国际协议和规则方面值得信赖。在特朗普时代,这似乎不再可信。虽然美国有权拘留和驱逐非法入境的移民——而且特朗普在选举中也得到这样做的授权——但如果回归属于某个久远时代的霸凌手段,那很可能会激起全世界的反美情绪。

欧盟可能有机会提供“美国优先”之外的另一种选择,为此欧盟需要加强自己在世界不同地区的投资,批准与南美国家长期停滞的贸易协定。但中国和俄罗斯也将寻找机会。

北京向发展中国家宣传自己是一个值得信赖的长期合作伙伴,它感兴趣的是贸易和投资,而不是玩弄政治。

特朗普在上任第一周就选择对哥伦比亚、巴拿马和墨西哥——它们属于美国在美洲最亲密的盟友——发出威胁,这表明美国正在从近几十年来偏爱的软实力方式转向一种更强硬的实力展示方式。从长远来看,这可能使各国远离美国。由于中国政府已经表明愿意在拉美等地区进行大量投资,特朗普霸凌政策的大赢家最终可能不是美国,而是中国。

欧盟外长替特朗普着急:搞不定俄罗斯,就摆不平中国

外界普遍预计,重新上台执政的特朗普将开启全球紧张局势的新阶段,即便对作为盟友的欧洲,他也不会手软。然而此时,布鲁塞尔方面仍在炒作俄乌冲突问题,并蓄意将中国牵扯其中,希望说服特朗普——“允许俄罗斯击败乌克兰将向中国传递错误信号”。

据香港《南华早报》1月23日报道,在当地时间1月22日发表的一场演讲中,爱沙尼亚前总理、现任欧盟外交政策与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卡娅·卡拉斯(Kaja Kallas)就声称:“我们的对手正在合作并协调针对我们的行动。我们必须共同对抗这一‘动乱轴心’(axis of upheaval)。”

她还着急地提醒特朗普:“美国最为担忧的是中国。但事实是,如果我们不能妥善处理与俄罗斯的关系,我们也无法正确应对中国。中国正在密切关注大西洋共同体如何回应俄乌冲突。”



图为欧盟外交政策与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卡娅·卡拉斯(资料图)

《南华早报》报道称,自特朗普去年11月胜选以来,中欧关系总体上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包括双方未解决电动汽车贸易争端而展开的谈判。有欧盟消息人士称,双方都在等待特朗普政府早期采取何种行动,然后再承诺如何改善双边关系。

在特朗普方面,他同时抨击美国同欧盟以及中国之间的贸易逆差,并威胁要对欧盟以及中国加征关税。而在布鲁塞尔方面,欧盟委员会计划提出购买更多美国能源、高科技产品和农产品,以减少贸易赤字,但也准备征收报复性关税以回应特朗普的威胁。

报道称,欧盟委员会预计还将与特朗普就解决一些跨大西洋对华共同关切问题建立松散的伙伴关系,包括所谓“工业产能过剩”和“跨国补贴的使用”等。布鲁塞尔方面认为,“跨国补贴”是中国为规避欧盟对华进口产品关税而采取的一种策略。

此外,欧盟还抱有一定的希望,认为欧美双方可以在经济安全工具上开展合作,以遏制中国在部分高科技领域的发展。上周,欧盟委员会推进了有关筛查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半导体领域对外投资计划的进程,指示欧盟27个成员国在15个月内开始监控并记录这些领域的私人投资。

与此同时,欧洲也确实有这样一种担心,欧盟会“中美夹击”。



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将对特朗普新政府采取“务实”态度(资料图)

“我们进入了地缘战略激烈竞争的新时代。我们面对的是大陆级规模的强国,其之间的互动主要基于利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当地时间1月22日在欧洲议会发表演讲时说。

“这种新动态将更多地主导全球行为体之间的关系。交往规则正在改变,欧洲有些人可能不喜欢这种新现实,但我们必须面对。我们的价值观不会改变,但为了捍卫这些价值观,有些事情必须改变。”她补充道。

而在前一天(1月21日),冯德莱恩在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发表讲话时说,欧盟将对特朗普新政府采取“务实”态度,做好谈判准备,但“始终”准备好捍卫自身战略利益,反对任何不合理的措施。

对华政策方面,冯德莱恩在讲话中14次提及中国。她不忘就涉华贸易问题说三道四,但强调欧盟应努力与中国实现互利共赢,并与中国开展建设性接触,借2025年中欧建交50周年契机深化对华关系。

“她为欧盟经济描绘了一个乐观的未来愿景,重点提及南美、非洲、中国和印度。”有美国媒体这样形容冯德莱恩此番表态——面对特朗普的“美国优先”议程,欧盟无意乞求优待,而是想要告诉美国:我们还有其他选择。

《南华早报》指出,自欧盟机构的新一届执政团队组建之后,中欧之间还没有实质性的互动。报道援引据知情人士披露,欧盟外交政策与安全事务高级代表卡拉斯可能将在2月14日至16日举行的本年度慕尼黑安全会议(慕安会)上会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如若成真,这将是她成为“欧盟外长”以后首次同中方官员面对面会晤。

报道指出,在卡拉斯之前担任“欧盟外长”的博雷利,过去曾多次在慕安会上会见中方高层官员,慕安会也是各国外长外交日程上的首要活动之一,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论坛,使其可以在忙碌的活动中与数十位同行会面。

此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指出,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世界面临阵营化、碎片化、无序化风险。中欧是推动多极化的两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两大市场、倡导多样性的两大文明,中欧关系具有战略意义和世界影响。

中方期待同欧方一道共同努力,落实好双方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增进战略互信,坚定伙伴认知,秉持互利共赢,扩大开放合作,维护多边主义,坚持相互尊重,实现求同存异,加强各层级各领域沟通合作,妥善处理摩擦分歧,推动中欧关系实现新的更大发展,为世界和平、稳定、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