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曾陆续编发了如沧口路、禹城路大台阶的旧影,再度勾起了许多老青岛的热议。老城区诸多的石阶路,同样是这座城市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在《树烈的美篇》中,发现了一组图文,感觉很有意思,专门编发了一下,让熟悉的或是不熟悉的人们,共同来了解一下岛城的石阶路。因原图文为多篇连载,篇幅较长,在编辑中有所删减,也可能有一些遗漏之处,瑕不掩瑜,亦如树烈老师文末的一段话:

我与你共赏青岛老城风情

在细碎的阳光中品老城风韵

在遗落的光影中读青岛历史


青岛的石阶路是一首小诗,是一道风景,是一篇美文,也是一部中国近代史……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是青岛主题,而石阶路是其中的一个个细节。石阶路延伸着这座城市的交通网络,也点缀着这座城市的建筑风景。

青岛的石阶路条条不相同、路路不重样,或长、或短、或宽、或窄、或直、或曲……一切都是随山而变,因地而成,独具风搭,尽情张扬着自己的个性特点。


这些石阶路一般都是在通往山坡的主要道路上,或是在一些道路干线与之相连接的支路上,还有的则是构筑在一些背街深巷中,据不完全统计,有100多条。

(山头公园内的石阶路、企事业单位内的石阶路、通往住家户的石阶路更是数不清)

黄岛路的石板路——“一步半”台阶


黄岛路中段从芝罘路到安徽路是大石板路,一百零七级台阶,三十度上下倾斜,由大石板构成,大石板每一级很宽,对多数人来说,一步都迈不出一个台阶,两步又用不上,因此这些台阶也被称作“一步半”。


不知黄岛路的石板能否归为台阶路,它那6.8米宽的路面,可以称得上是青岛市最宽的石阶路。黄岛路台阶路还是青岛坡度最小的台阶路,石阶与石阶之间的落差仅有3公分。


黄岛路台阶贯通着市场,人们每天拎着日常菜蔬,石阶与生活的脚步相容纠缠在一起。

新昌路台阶路


严格说,青岛最宽的石阶路,应该属新昌路石阶路,石阶路宽为6.3米。

当然新昌路不在青岛老城区,靠近青岛广电大厦了。

青岛最窄的台阶路是平原路12号丙至观海一路3号石阶路,路宽还不到1米。



坡度最陡的石阶路是苏州路23号至江苏路59号石阶路的第一段。



陵县支路5号台阶路


陵县支路5号石阶路是藏在楼道里的石阶路。原来还有市场三路至沧口路石阶路,随着城市快车道的建设拆除了。

陵县支路5号台阶路


【网络照片】原市场三路台阶路


陵县路到莱州路台阶路,再串过下方屋内台阶路即可到陵县支路。



商河路到新疆路台阶路


新疆路至商河路石阶路是穿越铁路桥洞子的石阶路。


消失的大窑沟大台阶和禹城路大台阶

从沧口路通向市场三路的大窑沟台阶有三个大台阶,其中有两个大台阶是露天的,有一个大台阶是从一栋三层居民楼的下方穿过,这种现象曾被成为青岛马路三大怪之一,在其他城市也很少见。这个大台阶还连接路两边的两座电影院——东风电影院与青岛剧院。

2010年3月,为配合快速路三期的建设,沧口路上的老台阶被拆除,两侧的居民也迁走。如今,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划一、与别处无异的石阶与绿草遍布的斜坡。

阳谷路台阶路(市场三路到沧口路)



市场三路到聊城路台阶路


市场二路到聊城路台阶路


二〇一〇年五月二十六日,在沧口路大台阶的拆迁现场,一群行为艺术家情绪复杂、行为怪异——在阳光下,在月光下,在专业灯光的照耀下,艺术家协同一对钉子户夫妻,上演了《废墟上的青岛》。


拉二胡的、吹竹笛的、吹萨克斯的、弹吉他唱民谣的、写生的、朗诵的……在台阶之上,在各自舒适的位置,他们开始或结束着各自的表达方式,埋葬最后的情感。“我们再也回不去了,我们曾经的童年、青春,美好回忆的参照物……”

从此以后,青岛的地图上再也找不到沧口路了,它的原址建起了高架路桥,城市速度成为主题,一条具有公共属性的街道、历史只能真实地失真了。

这段短短的台阶路直接连着胶州路


禹城路大台阶

禹城路,它依山而建,与观象山相邻。

缓缓爬升的胶州路与观象山北麓合力夹击出一条半弧状的禹城路,岛上最陡峭、最雄壮的大台阶勃起在路中央。

2010年春节过后,随着“青岛胶州路东段旧城改造项目”的进行,禹城路、福建路一带的老建筑、老青岛记忆中的大楼梯,就此消失.....

【网络照片】禹城路大台阶


现在的台阶路,据说是在原禹城路大台阶基础上建的,似乎已围在观象山庄内了。


越来越多的故事在旧城改造中消失殆尽,也许会你会记得某些与自己相关的片段。那些消失的城市风景线,是老青岛不可磨灭的痕迹。如今,只能在老照片中去找寻,在记忆的刻板上,留下些许残片,留待日后的岁月去缅怀....

观象一路望火楼


平原路石阶路

观象一路到平原路、济宁路石阶路

石阶路象竖起来的兀,或像“片"字,形成石阶路网络。上都连着观象一路,下分别通往平原路和济宁路。

石阶路观象一路口处①,墙上有平原路路牌,往下直通平原路。(文称平原路石阶路)



平原路石阶路有叉路与观象一路口②相通


石阶路观象一路口②


平原路石阶路


平原路石阶路平原路口


平原路石阶路上另有叉口可到济宁路,此段石阶路的门牌是济宁路的了。


石阶路济宁路口


青岛最长的石阶路是信号山支路。最短的石阶路是易州路石阶路。

信号山支路在信号山脚下,夹在华山路、信号山路、齐东路中间。这个依顺着信号山绵延上下的138级大台阶是岛城最长的石阶路。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石阶被分为十段,每段石阶路的中间隔有九段平道。如此分段的石阶路让陡峭的上坡有了渐进的过程,也让陡峭的下坡也有了一个缓冲的机会。让走在青岛石阶路的人感觉不累。




信号山支路独特的人文景观也相当不俗。大台阶两侧有院落,多是别致的德式、日式以及中西合璧的传统建筑,与不远处的迎宾馆融合成一片建筑组群。

尤其是山麓台阶回望,但见半城红瓦绿树,半城天蓝海阔,幸福指数就会跟着台阶一起往高处爬升。


有文说青岛最短的石阶路是易州路石阶路,仅有2级台阶,遗憾没找到。(10月6日)

10月12日补充:在胶州路北的易州路石阶路。易州路被胶州路隔断,胶州路南北不相通。

易州路石阶路是青岛最短的石阶路。


华山路石阶路(华山路~信号山路)


信号山路7号~齐东路石阶路


齐东路39号~信号山路11号(龙江路口)石阶路


在靠近信号山公园北门(齐东路12号旁)有一石阶路,可通伏龙路,不用再沿齐东路伏龙路转圈了,门牌是伏龙路的。



沂水路到观海一路石阶路,还有门牌号“观海一路10号?



观海一路1号丁至观海山公园石阶路



再下石阶即到平原路。


观海二路13号甲是王献唐故居,随石阶路斜坡而建。


观海一路(C形路)与观海二路(O形路)间有多条石阶路相通。




齐东路~伏龙山石阶路



苏州路与莱芜一路是并行的马路,但是莱芜一路在山坡、苏州路在谷底,二者之间有几十米落差。由莱芜一路至苏州路有胶东路、吴县一路二路相通,为解决这几十米落差,马路蜿蜒曲折呈“之”字型,这是大山公路常见的情形,城市马路中则极为罕见。

苏州路莱芜一路的六路口数起,苏州路到莱芜一路第一个石阶路。


第二条石阶路,在“之“字弯处。对步行者来说,确实可少走不少路。


吴县二路有多段石阶(第三条石阶路,有正式路名),此路只能步行,不能通车。



吴县一路,靠苏州路段是石阶路。



秋高气爽,到青岛的大街小巷走一走,随处可以发现台阶。有的台阶上已铺着迷落叶;有的已经被无数行人的脚步磨得光滑,显示出岁月在上面停留的痕迹。

每个地方的台阶,已经和周围的街道、建筑、人群融合,散发出属于自己的气场和个性。

明日请继续欣赏《青岛的石阶路(下篇)》

本组图文源自【树烈的美篇】,发表于2020年10月。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