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基伟
秦基伟将军的绰号叫做“秦大刀”,传说由来是这样:1931年11月25日,红军攻打黄安,时任红四方面军总部警卫团手枪营二连连长的秦基伟没能参加战斗,非常着急,找到营长发牢骚:“这个岗老子不站了,老子的连队要打仗!”
营长正在补军装,瞟都不瞟秦基伟一眼,不愠不火地说:“好哇,你秦基伟英雄啊!把连队给我留下,你爱到哪里去到哪里去。”秦基伟一听这话懵了:把连队留下,就不是连长啰!营长继续补他的军装,头仍然不抬一下,继续说道:“把枪也留下,打完这一仗,封你为秦大刀!”
秦基伟1914年11月16日出生于湖北黄安七里坪镇秦罗庄(今属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是一个13岁就参加黄麻起义的“红色少年”。他参加过长征,是开国中将,1955年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的获得者。
秦将军一生爱玩。少年时,爱耍玩村里的为富不仁者,常在深夜到他家门口,不是在门上靠个稻草人就是放块大石头;次日天明、富人开门,要么被吓一大跳,要么被砸得皮破血出。
秦基伟
等到当了红军,就开始玩命。起初他在三团机枪连当战士,跟国民党第二十军郭汝栋的部队交手时,还没有枪、他的武器是一根梭标。看别的老战士趴在土堆上用枪射击,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于是,他一挺梭标、大吼一声就冲向敌阵,完全不理会飞来的弹雨。一个敌兵见到这么不要命的一个人向自己冲来,吓得扔了枪就跑了。秦基伟的第一支枪就是这么来的。
等到后来他当上了支队长,又开始玩炮;当了军分区司令员,开始玩照相机;当上纵队司令员,开始玩汽车;当上军长,又开始玩无线电……
人们常常说,玩物丧志;然而,秦基伟却一路“玩”出了名堂,直到朝鲜战场上、指挥上甘岭战役时,他又玩开了喀秋莎火箭炮。
1951年3月,经过三次请缨,第二野战军四兵团十五军被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第三兵团十五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秦基伟任军长、谷景生任政委。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了,第十五军是坚守上甘岭的主力部队,面对美军6.2万余人、118辆战车、350门大炮、3000多架次飞机以及投下的200多万发炮弹、万余枚炸弹,十五军坚守上甘岭40余天,顶住了“世界战争史上最猛烈的一次火力攻击”。
在这场战疫中,坐镇道德洞指挥的秦基伟曾经联系七天七夜没睡过一秒钟;同样是在战役中,秦基伟娴熟地利用苏联支援的“喀秋莎”火箭炮,打得美军招架不住。
1953年6月16日上午,毛主席在中南海菊香书屋,接见了秦基伟。当时的主席指着秦基伟对刘少奇、周恩来介绍说:“15军军长秦基伟,在太行山当过司令。现在又是上甘岭的英雄。”
少奇握住秦基伟的手说:“上甘岭开创了一个世界纪录!”总理也握住秦基伟的手说:“你们打得很苦,很顽强,打得很出色。上甘岭战役,是我国战争中又一次重要战役,是军事史上的奇观。”
1952年,英雄8连指导员向秦基伟汇报坚守阵地14昼夜
秦基伟和黄继光的母亲
毛主席说:“上甘岭打得很好。上甘岭战役是个奇迹,它证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骨头比美利坚合众国的钢铁还要硬。这个奇迹是你们创造的。”
秦基伟说:“是主席和军委指挥得好,战士们打得顽强。”
毛主席点点头,笑了笑,说:“你们打得好,我要有表示。我这里没什么好东西,那就请你吸烟吧!”
就在这个时候,秦基伟下意识地说了一个谎;他顺势将烟盒向主席那边推了推,说:“主席,我不会吸烟。”
毛主席听完秦基伟的话哈哈大笑啊:“哎呀呀,你这个当军长的还不吸烟。不吸烟怎能坐指挥部啊,要是我、那可就是没办法啰。”
事后,秦基伟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我觉得在毛主席面前吞云吐雾不大合适。但是,说假话是要尝苦头的。当时,我一天没有两包烟解决不了问题,可是已经说过不抽了,再不敢翻案了。心里暗暗叫苦啊!”
据说,此后秦将军就戒了烟。1997年2月2日,秦基伟因癌症在北京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