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春节临近,全国多地针对电动车、三轮车、四轮车的管理政策进一步升级。



除佩戴安全头盔外,从2月起,各地陆续实施“5禁”新规,涉及车辆资质、驾驶行为、安全配置等多个方面。以下为车主必须了解的五大核心禁令及应对措施,避免因违规受罚。

一、禁止无牌无证车辆上路

所有电动车、三轮车及四轮车均需完成合法登记并悬挂号牌,未上牌车辆不得上路行驶。例如,电动自行车需凭身份证、购车发票等材料登记;电摩、电轻摩等机动车还需购买交强险并持有对应驾驶证。



处罚措施:无牌车辆将被扣留,超标车直接报废,罚款50元至500元不等。部分地区如四川达州明确,未登记车辆上路罚款50元。

应对建议:车主需尽快完成车辆备案或换购合规车型,避免过渡期结束后车辆被淘汰。

二、禁止非法改装车辆

任何私自改装电动车动力系统、电池容量、车体结构的行为均被禁止。常见违规行为包括解除限速、加装遮阳棚、扩大鞍座等。此类改装易引发自燃、侧翻等事故。



处罚措施:交警将责令恢复原状,拒不整改者罚款50-500元;改装商家亦面临高额处罚。例如,浙江海宁对非法改装车主罚款300元。

应对建议:选择出厂自带合规配置的车型,避免后期改装风险。

三、禁止未成年人及无证驾驶

电动自行车骑行者需满16周岁;电摩、电轻摩等机动车驾驶人需年满18周岁并持有对应驾照(如D证、E证、C1证等)。



无证驾驶:未持证驾驶机动车类电动车将面临扣车、罚款甚至拘留。例如,甘肃秦州严查无证驾驶,拒不改正者直接扣车。

应对建议:家长需监督未成年人骑行,驾驶人应尽早考取对应驾照,部分农村地区已开展“送考下乡”便民服务。

四、禁止违规载人及超载

不同车型载人标准严格区分:

- 电动自行车限载1名12岁以下儿童;

- 电动轻便摩托车禁止载人;

- 电动摩托车限载1名成年人。



处罚措施:违规载人罚款20-50元,超载按情节加重处罚。浙江宁波在专项整治中已将此类行为列入重点查处范围。

应对建议:出行前确认车辆属性及载人规则,货运三轮车不得载客。

五、禁止酒后驾驶及危险行为

酒后驾驶电动车同样违法:

- 电动自行车酒驾罚款50元;

- 机动车类电动车酒驾处罚与汽车一致(扣分、吊销驾照等)。



此外,闯红灯、逆行、占用消防通道等行为也将被严查,部分地区如湖南怀化对高风险违法行为采取“零容忍”扣车措施。

应对建议:饮酒后选择公共交通或代驾,严格遵守交通信号。

便民政策与过渡期安排

为缓解政策执行压力,多地推出配套措施:

1. 非标车过渡期延长:如青海、重庆等地将非标三轮车、四轮车过渡期延长至2027年,车主可免费备案领取临时号牌。



2. 驾照年龄放宽:摩托车驾驶证(D证、E证)申请年龄上限放宽至70周岁,便利老年群体。

3. 免费上牌服务:四川眉山、甘肃酒泉等地开放非标车备案登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2025年的新规标志着电动车管理从“宽松”转向“精细化”,核心目标是降低事故率、提升道路安全。车主需主动了解政策,及时完成车辆合规化改造,杜绝侥幸心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