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当前的矛盾似乎是大到“肉眼可见”,所以有不少人都认为双方随时都可能爆发战争。在当前美国军事力量还有一定优势,尤其是海军力量,这也让很多国人非常担心。
但其实对于中美之间的战争我们不用太担心,因为当前解放军完全有能力应对美国的军事力量,包括美国引以为傲的航母。
美军航母编队
区域拒止体系
因为当前的中国建成了一套非常完整的“区域拒止体系”,能够打击任何靠近中国本土的敌对海军力量。
这其中最强大的一部分就是我国火箭军了,中国火箭军手里有东风-26这种反舰弹道导弹,可以装核弹头,最大射程还达到了4000公里以上。
东风导弹
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塞缪尔·帕帕罗,早在2023年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就公开表示很担心火箭军,并认为靠近中国大陆1500海里(2778公里)以内都不安全。
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塞缪尔·帕帕罗
可以说以当前中国建成的“区域拒止体系”,任何靠近中国大陆的美国军舰都可能被击沉。
面对中国的“区域拒止体系”,美国要想介入台海局势,甚至是军事介入台湾问题,将变得越来越艰难。
一方面中国这边的海军规模和实力在不断扩张,美国在海军方面对比中国的优势本身就在不断缩小。
另一方面,中国火箭军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像东风-26这样的先进反舰导弹也在快速生产。
海军方面,当前中国在驱逐舰数量上提升最快。美国当前有70多艘的大型驱逐舰,而中国的驱逐舰数量也已经达到50艘左右了。
解放军海军双航母编队
按照当前中国驱逐舰的生产数量,到2030年前后中国的驱逐舰数量就可能超过美国。
航母方面中国比美国少很多,但中国海军当前的反舰主力其实就是驱逐舰。
得益于中国导弹技术的快速发展,到了现在中国手里已经有鹰击-21这种舰载高超音速反舰导弹了。
在当前的军事体系中,高超音速导弹几乎不可拦截。如果中美爆发海战,以鹰击-21导弹的速度,很容易就能突破美国舰队的防空系统,重创乃至是击沉美国的军舰。
鹰击-21导弹
并且鹰击-21导弹的射程也很高,达到了1000公里以上。这个射程已经超过了美国舰载机的作战半径,中美舰队真要打海战的话,中国这边反而更有优势。
至于火箭军方面,倒也没什么好说的。
自东风-26服役后,我国面对着越来越严峻的国防形势,自然要大量生产反舰导弹以备不时之需。
所以到了当前,中国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做好了和美国在亚太地区开战的准备。
东风-26导弹
游击战法
事实上对于这一点美国军队其实也心知肚明,所以当前美国实际上琢磨出了唯一一套“阻止”中国大陆武统,或者说让大陆武统过程中“付出更大代价”的办法,那就是“游击战化”。
首先需要确定的是,以当前中国的军事能力,整个亚太地区没有解放军摧毁不了的固定军事目标。
毕竟解放军手里有大量的东风系列导弹,其中还有东风-17这种高超音速导弹。
一旦开战,大量高超音速导弹齐发,整个第一、第二“岛链”上包括机场、弹药库、指挥部、通讯基站等设施都会被摧毁。
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
游击战的精髓是“化整为零”,将自己的军事力量分散开来,从而让敌人难以快速消灭自己的军事力量,以减少自己的损失。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尽可能的寻找反击机会,尽可能的反击敌人。
而这种“游击战术”,当前就很适合美国在亚太地区面临的局面。如果美国将军事力量集中起来,那中国解放军正好“一锅端了”。
比如说美国部署在日本本土的空军,在战时中国直接就能用导弹打击这些机场。
但美国如果在日本建设更多的小型机场,将空军分散开,中国要炸掉这些机场就需要更多的导弹和时间。
驻日美国空军基地
相较于空军,陆军以及海军陆战队则更适合“游击战法”。
因为战机没有上天那就是三轮车,地面武装力量要想机动则要容易许多。
如果这些武装力量再配上射程较长,有机动能力的陆基导弹,那么在解放军武统台岛的时候,美军就可能会袭扰解放军,对解放军造成的损失也会更大。
美军已经在进行相关部署
各位要是对美国这些年来在“岛链”上的部署比较关注,就会发现美军已经在这么做了。
其一,美军自己在慢慢减少“岛链”上的武装力量。2024年6月份的时候,美军被爆出正在减少在琉球群岛的驻军。
美军基地
原本琉球群岛上有美国海军陆战队1.9万人,但美国计划要在未来几年撤走9000人左右。
很显然,美国这是看解放军的军事力量强了,为了减少战争来临时美军的伤亡,一定程度上撤走了美军。
不出意外的话,未来几年这样的事情还会越来越多,可能驻日美军和驻韩美军的规模都会减小。
其二,美国正在加强其在亚太地区“盟友”的军事力量,尤其是导弹力量。
在2023年年底的时候,美国就宣布要对日本出口战斧导弹。
之后2024年美国果然对日本出口了400枚战斧导弹,其中有200枚是射程达到1600公里的版本,可以打击到中国本土。
同时菲律宾那边也有美国部署的中程导弹系统,也能打击到中国本土。
所以我们能看出,美国当前正在想尽办法加强能在解放军武统过程中袭扰解放军的军事力量,说不定未来我们还能看到美国对台岛出售战斧导弹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