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莉莉 记者 高达)近日,苏州第一丝厂完成了土地变性手续,成为苏州全市第三个完成“工改商”的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项目。1月27日,苏州第一丝厂同时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图设计审查合格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五个证件,这也是姑苏区首个多证齐发的旧改项目。随着多证齐发,这个《小巷人家》中的“棉纺厂”将正式迎来全面改造,即将蜕变为一座充满活力的文化创意园,为古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文化产业新亮点。

红砖古木间,低效空间“迎来春天”

苏州第一丝厂位于南门路94号,始建于1926年,原名瑞丰丝厂,在1949年收归国有,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缫丝企业。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坚守人工缫丝传统工艺的一丝厂由盛转衰,厂区经济效益逐渐下降,大量工业建筑处于闲置状态,亟待更新。为了有效盘活存量土地,苏州文化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着手对厂区进行改造。


厂区多数建筑红砖红瓦,兼有六株挂牌古树伫立,历史气息浓厚。为保护这一隅红砖古木,资规姑苏分局与苏文投集团就方案进行多轮沟通。强调保留与新建相结合,共商功能定位及土地用途,在业态策划上探讨式推进,设计方案与丝绸文化元素丝丝入扣。

资规部门还深入开展地块精细化研究。一方面,地上改造与地下开发双管齐下,相比传统停车楼提升了城市界面;另一方面,新老建筑空间互补、相辅相成,在保留部分既有建筑基础上,新建建筑集中落成在北侧和西侧,将成为园区主要的功能承载空间。

业态创新融合,文化+科技“跨界共生”

据悉,本次改造将以未来丝绸文化的延续和传承为核心,在文化演艺中心、时尚秀场、工业遗存展陈和丝绸产业历史体验动线规划中均融入了丝绸文化元素。重点发展生活美学、数字文化、创意文化和时尚文化,吸引文化科技企业、创业型商业和时尚潮流品牌。


业态规划包含商业、餐饮、展示、演艺、办公、酒店、艺术人才公寓等多元业态,引进数字艺术产业链企业,形成创意到消费的完整生态,涵盖可穿戴设备、数字设计等领域,成为设计师工作室和消费体验的融合空间。

同时,园区将与周边社区共享资源,建立社区商业生态,为苏州城市建设和旅游发展注入新动力,打造传统文化当代化的样板区,倾心共绘“苏式生活”繁华图。

专班定制服务,护航项目“五证齐发”

作为全市首批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项目,苏州第一丝厂改造项目涉及保护改造、改扩建、新建不同类型,改造后商业、办公、文化展陈多元混合。


针对老旧厂房改造项目的特殊性和典型性,区数据局第一时间成立专班,积极与建设单位对接,通过项目审批专班对项目整体报建环节的梳理,量身定制了“取证计划表”,帮助企业更好地掌握报审取证全流程,指导主辅线审批事项并联申报,在1月27日实现区数据局、区住建委、资规姑苏分局、市图审中心等多部门协同审批、多证齐发,帮助项目尽早开工、尽早落地、尽早运营。

依托跨部门协同联动,按照“容缺预审+接力审批”模式压缩审批时限,区住建委、区数据局、资规姑苏分局等多部门共同探索改造类项目的高效审批路径,实现程序合规、流程优化,为姑苏区后续越来越多的旧改类项目提供参考案例,助力城市旧改项目“跑步进场”。

强化政策赋能,推动存量建筑“蝶变焕新”

旧丝厂破茧新生,老建筑焕发青春,古城更新正当时,这一切都离不开政策“活水”的灌溉。2023年,聚焦盘活利用存量土地,破解存量时代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堵点、难点,自然资源部在北京等43个城市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作为首批试点城市,苏州出台《苏州市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姑苏区全力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落地,通过载体盘活、引入全新业态,着力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推动苏州第一丝厂、苏州阀门厂、刺绣总厂等存量建筑更新蝶变、焕发新活力。

展望未来,姑苏区将通过科学合理规划和实施,努力使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每一栋老建筑都得到更好利用,优化城市空间品质,提升古城风貌,让古城不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苏州姑苏区供图)

《苏州这一百年老厂,即将升级改造》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