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老了该怎么活下去?这个问题本就复杂,如今更是棘手。有的农民能月月领到养老金,有的却一毛钱都拿不到。


据清华大学李道奎教授所言,当下农民的基础养老金平均每月还不到 200 块钱。而我国 60 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数量约有 1.3 亿。虽说只有这区区 200 块,却足以让那些一分钱养老金都没有的农民满心羡慕,而领着 200 块的,又会眼馋城里人。


企业职工的平均养老金在 3000 块左右,他们自然也不敢说富足。这些人又会羡慕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职工,也就是公务员,其养老金平均在 6000 多块。这差距一目了然,足有 30 倍之多,这还没算上地区之间的差异。没养老金、领得少的,心里难免有落差,深感世界不公,甚至产生一种阶层落差感,暗自哀怨:凭什么别人吃香喝辣,自己却只能喝西北风?


于是李道奎提了个建议,给农民适当涨点退休金,比如从每月 200 块涨到 800 元,一年也就 1.3 万亿。在我国每年 30 万亿的财政支出里,这不过是九牛一毛。该建议得到诸多认可,尤其是那 1.3 亿农民及其家人,肯定举双手赞成。但这个建议仅针对身处养老保险体系内的农民,体系外的那些呢?他们该如何养老,至今似乎都没个准说法。


那些游离在养老保险体系之外的农民,在自身逐渐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怎样才能安度晚年,这可是个大难题。就目前来看,他们要么靠自己,要么靠子女,反正指望不上制度。


从道义上讲,许多人都认同所有农民都应享有养老保险福利。毕竟他们过去交公粮、交农业税、修桥、铺路、建电站、进城务工等,桩桩件件都是贡献。而且那时压根儿还没有社会保险制度,更关键的是,农民本就是公有制体系中的一个群体,而所谓的社会保险,其实该叫国有化保险,与商业保险相对。


在计划经济时代,既然搞公有制,养老服务理应由政府提供,这本就是政府的职能所在,不然各顾各的,还算什么公有制?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在市场经济改革前就种地纳粮的农民,都理应自动获得国有化保险的资格,这算是时代更迭中政府欠下的“债”。


然而,矛盾的是,如今社会似乎转型了,社会保险制度不再公有,看起来倒更像商业保险制度,得交钱购买,退休后才能享受相应待遇。现行法规中,这种转型使得政府对农民原有的保障义务被淡化了,难道这就是转型的代价?这对农民群体显然不公平。


再进一步思考,假如没有这国有化的保险制度,人们或许就不会有这种心理落差、阶层落差。在更早的时候或者长久以来,人们自发形成的生活态度是努力干活、勤俭持家、耐心储蓄,尽力为自己和家人的未来创造更好条件,钱少就省着花,也不埋怨别人,这本质上是一种有别于社会保险制度下的养老方式,可称之为自我养老、自我负责,正因为自我负责,所以活得有尊严。


可在如今国有化的养老保险安排下,每月 200 块钱,谈何养老?又怎能让老人过得体面?这表明国有化的养老保险学着商业保险公司算计自身利益得失,却没学到人家如何服务客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