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民俗流于静态,不能让非遗归于沉寂,与科技相衔接,与时尚相砥砺,传统民俗就能活起来、火起来
蛟龙腾云去,灵蛇迎春来。春节前,写春联、贴春联,堪称一项“标配”。近日,与春联有关的几则消息,近乎刷屏。
一则是,某地一名11岁女孩寒假摆摊写春联,每副20元,最多一天写了35副。另一则是,某地一名男子打造了赛博春联,春联天天不重样。此外,有人在家门口手画“五福临门”,技艺精湛,看点十足,有网友戏称“这波压力给到了回家过年的美术生”;还有美术老师在自家大门口画了一幅“3D版”的五福临门,同样效果颇佳。
↑11岁女孩在大街上摆摊写春联。图据九派新闻
无论写春联还是贴福字,都是传统习俗。千年习俗流传至今,历久弥新,有传承更有创新。比如,制作赛博春联、“3D版”五福临门,既对接传统又体现创新,洋溢时代气息,令人耳目一新,也给人很多启示。
去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们将迎来第一个“非遗版春节”,不仅要葆有做好非遗保护的主动意识,更要展示守护中华文明的行动自觉。
以春节贴春联为例。春节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创造,它最能体现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情感,而小小的一副春联,则描述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与祝福。一旦少了贴春联、剪窗花等习俗,春节的魅力恐怕就会大打折扣,其凝聚力也会弱了不少。
说到春联,很多人都会想到最早的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史书记载,“末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生活在成都的五代后蜀国主孟昶,被称为中国最早春联的作者。
其实,“春节发源地”也与四川有关。据记载,西汉时期,今四川阆中人落下闳“善天文星历之学”,其主导编制的《太初历》首次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历法,并正式确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的第一天,首次恒定“新年”,即现代意义的“春节”。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当我们迎来成功申遗后的首个春节,我们既要对其要做好系统性保护的同时,也要不断推陈出新,让其对接时代需求,更具活力,更显生命力。
守正,才能保持根和魂;创新,才能焕发新光彩。如何体现创新叙事?说到底,让它们融入现代社会,走进大众生活,让它们紧扣时代脉搏,通过跨界、融合等手段“潮”起来。
有媒体报道了一个案例。不久前,安徽歙县瞻淇村村民郑冬蛟自办鱼灯“村晚”,再现了“一夜鱼龙舞”的盛景。统计称,这场演出在直播中吸引了超过270万观众。依托平台让更多年轻人爱上非遗,通过创新让世人深切欣赏“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盛况,可更好激发公众保护非遗的行动力。
文化为本、创新为要。不能让民俗流于静态,不能让非遗归于沉寂,与科技相衔接,与时尚相砥砺,传统民俗就能活起来、火起来。
谈到文化遗产保护,学者冯骥才表示,“责任始终像火一样燃烧在我的心里”“责任一头在骨子里,一头在笔管里”。其实,对习俗的守护,对非遗的保护,每个人的内心都燃烧着一团火,都不缺少责任感。如何推动传统和现代相融合、实现守正和创新相贯通,则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多出实招,更见实效。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王石川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