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27日讯午后,阳光普照,洒满岱顶,是一日中最暖和的时候。泰山消防站的消防员站上蓄水池边缘的护墙,把铁桶挂上绳索后扔到4米深的蓄水池中取水,贴近地面一米深的蓄水池池壁上,结满了冰霜。因蓄水池就在南天门附近,也引来部分游客围观。“这是泉水吗?”游客好奇地问道。“不是,这是个蓄水池,里面是夏天时候存储进来用于过冬的水源。”


泰山低温天气长达150天,到了冬季,山上温度降到零摄氏度以下,供水管道结冰,水龙头中无水。在消防站的盥洗室和厨房,有七个大桶,储存着消防员们每日从蓄水池挑回的水,用于日常生活。00后消防员郑荣杰正在厨房准备小年夜的水饺,一勺勺水倒入面粉,他解释道:“夏天用水还好,‘引水上山’工程可以保障山上用水,但到了冬天温度一低,管道会被冻住,山下的水上不来,我们就靠蓄水池里的水过冬,要是最近的蓄水池用完了,还得去更远的地方打水,所以平常用水也十分节省。”


如今的蓄水池离消防站仅仅3分钟的路程。六七个人,每人挑水2桶,20分钟左右就能把一天所需用水打完。但七八年前,消防员们需要花费半天功夫,到桃花源附近取水。站长助理孙明已经来这13年了,回忆起那段艰难岁月,感慨万千:“冬天蓄水池也会结冰,我们就用桶把冰敲开,每天去打中间的位置,打完还会再结冰,其他地方冰都厚得敲不动了,就中间那个地方被我们打得最薄。日复一日,冰面竟被我们打了个圆窟窿”。


在荣誉室里,摆放着一根扁担,是1996年建队之初,泰山消防站的前身——泰山中队官兵挑水用的第一根扁担,而今的消防站也一直延续着冬季每天挑水的生活习惯。

“扁担见证了老一辈的艰苦岁月,成为一种精神象征。其实我们也像挑夫一样,挑夫挑的是货物,我们挑的也是责任。”消防员张康提着满满的两桶水,边走边说道。

张康的话是泰山消防救援站18名消防员共同的心声——遇险群众无助的眼神,获救后发自肺腑的感激,以及800余封感谢信和200多面锦旗背后深深的信任,让他们选择扎根岱顶,守好山、护好民。

闪电新闻记者 钱云飞 通讯员 刘心玥 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