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作为前《人民日报》主编,马立诚曾是备受尊敬的新闻工作者。

然而,他却公开发表文章否认南京大屠杀,美化日军侵华历史,甚至宣称"日本不必向中国谢罪",这些言论最终导致他在香港街头被爱国者套上麻袋暴打。

一个中国人为何会成为背叛民族的汉奸?一位知识分子又是如何将自己的人生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香港街头的麻袋暴打

香港街头的霓虹闪烁,马立诚刚结束一场演讲,听众寥寥无几,他独自走在空荡的街道上,丝毫没有察觉暗处正有几双眼睛盯着他。

夜色渐深,街道上的行人越来越少,马立诚的脚步声在寂静的街道上格外清晰,这种安静却预示着暴风雨的来临。



转角的阴影处,几个魁梧的身影悄然逼近,还没等马立诚反应过来,一个黑色的麻袋就重重地套在了他的头上,紧接着就是拳脚相加,每一拳都充满了愤怒。

马立诚在麻袋中痛苦地哀嚎,但周围的路人仿佛都选择了视而不见,这场报复持续了整整十多分钟,直到施暴者发泄完怒火才扬长而去。

躺在地上的马立诚,麻袋上已经沾满了鲜血,这一幕很快通过社交媒体传遍了全网,引发了巨大的舆论风暴。



有人喝彩,有人叹息,更多的人在思考这位曾经的《人民日报》主编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

这次遭遇让马立诚彻底慌了神,他随后报了警,但警方到场时已经找不到任何线索,这场突如其来的暴力事件,成为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事发后不久,马立诚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自己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他决定离开香港,前往日本寻求庇护,这一选择更加坐实了外界对他的种种质疑。



海外华人社群闻讯后,纷纷发起了抵制马立诚的活动,各国历史学者也公开驳斥他的错误言论,声势浩大的谴责之声响彻全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随后发表声明,再次重申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实性,这场风波越演越烈,也让更多人开始追问:马立诚到底说了什么,会招致如此强烈的公愤?

在他仓皇逃往日本避难之时,一段尘封多年的往事,也渐渐浮出水面。



背叛民族的言论:为侵华日军洗白

"日本不必向中国谢罪",这句话出自马立诚发表的《对日关系新维新》一文,如同一枚重磅炸弹,在华人世界引发强烈震动。

身为南京人的马立诚,竟然公开质疑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他在文章中声称,这段历史或许被夸大了,需要重新审视,这番言论一出,立即激起千层浪。



就在他发表这些争议言论的同时,国际社会却有了新的历史发现,2015年10月9日,《南京大屠杀史档案》被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铁证如山的历史档案,无情地驳斥了他的谬论。

档案记载着1937年那场惨剧的点点滴滴,日军在南京城内举行"杀人竞赛",以杀满百人为胜利目标,三十万同胞在这场浩劫中惨遭杀害,长达四十余天的屠杀让南京城内血流成河。

然而,马立诚不仅否认这段历史,更在《日本无需向中国道歉》一书中,将侵华日军美化成"救世主",他甚至称赞日军扶植的"伪满洲国",说这个傀儡政权改善了东北人民的生活。



国家档案局局长李明博士在《世界记忆名录》入选仪式上,庄重地重申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这是中国官方首次在国际场合,以如此正式的方式确认这段历史。

面对铁证如山的历史档案,马立诚不但没有认错,反而变本加厉,他公开宣称"过去的仇恨可以放下",这番话更是激怒了无数国人。

多国历史学者纷纷站出来驳斥马立诚的谬论,他们指出,否认历史的人,终将被历史否认,马立诚的这些言论,不仅玷污了历史,更是对死难者的极大不敬。



这一切让人不禁要问:是什么让这位曾经的《人民日报》主编,走上了如此极端的道路?答案或许要从二十多年前,他那次改变命运的日本之行说起。

从主编到汉奸:思想的沦陷之路

上世纪80年代末,马立诚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前往日本,这次访问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日本社会的现代化程度,以及民众的生活水平,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日本期间,马立诚开始接触一些与中国主流观点截然不同的历史解读,这些观点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开始质疑自己多年来的历史认知。

回国后的马立诚,已经悄然改变,1993年,他凭借出色的新闻工作能力,升任《人民日报》评论部主编,这个位高权重的职位,本该让他更加谨言慎行。

然而,主编的身份不仅没有约束他,反而让他的言论变得更加大胆,他开始在评论文章中频繁提及中日关系,观点也越来越倾向于为日方开脱。



2002年,马立诚发表了震惊国人的社论,公开提出"原谅日本"的观点,这篇文章在国内外引起轩然大波,让许多人开始质疑这位主编的立场。

事态并未就此结束,他在文章中不仅为日本辩护,更开始美化靖国神社参拜,当时的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战败纪念日前参拜靖国神社,这一挑衅行为引发国际社会谴责。

但马立诚却在文章中为小泉纯一郎辩解,说这是日本的内政,外界不应过度干预,他的这些言论,让他在《人民日报》的位置变得岌岌可危。



2003年,由于言论立场存在严重问题,马立诚被停职调查,这次调查让他失去了主编的职务,但他依然没有收敛,反而变得更加极端。

被免职后的马立诚,开始频繁出入日本驻华使馆,他与一些右翼分子来往密切,在各种场合发表亲日言论,这些举动让他在国内的处境更加艰难。

最终,他选择了一条不归路,马立诚的转变绝非偶然,而是其价值观彻底扭曲的结果,这让人不禁要问:是什么样的成长经历,会让一个土生土长的南京人,走上如此背离民族的道路?



一个知识分子的沉沦

1946年,马立诚出生在南京一个普通家庭。那时的中国正处在新旧交替的特殊时期,日寇刚被驱逐,内战的阴云却又笼罩大地。

生活虽然清贫,但马立诚却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求知欲,在一间简陋的小屋里,墙上贴满了父亲用废纸剪裁的识字卡片。



年幼的马立诚每天都会站在这些卡片前,用稚嫩的小手认真地跟着父亲学习,当其他孩子在街头嬉戏时,马立诚常常独自坐在角落里,翻阅着破旧的书籍。

那些书有的是邻居送的,有的是他用零钱从旧书摊上买来的,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他甚至用木棍在地上练习写字。

高考制度恢复后,马立诚抓住了这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他夜以继日地复习,最终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了武汉大学



大学毕业后,马立诚带着知识分子的理想和抱负步入社会,他的才华和勤奋很快得到认可,顺利进入中国青年报工作。

工作之余,马立诚笔耕不辍,他陆续出版了《你投谁的票》《末中三味》《绿色的深渊》等著作,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赢得读者赞誉。

2009年,他的著作《交锋三十年》还获得了第五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知识分子,却在事业巅峰时期选择了背离民族立场。


马立诚:日本政府领导人就战争责任问题做了25次正式道歉 环球时报 2015/12/12

那个曾经刻苦钻研、立志报效国家的南京青年,最终沦为了一个遭人唾弃的汉奸。

如今的马立诚,已经在日本过起了流亡生,。但即便在异国他乡,他的恶行依然难逃道德的审判,曾经满怀期望的未来,在他选择为侵略者洗白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要化为泡影。

结语:

历史是一面镜子,映照着人性的光辉与阴暗,马立诚的故事警示我们:任何试图否认历史、背叛民族的行为,终将受到历史和人民的审判,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珍惜和平,守护真相。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