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翎谕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

前言

83年那会儿,我是班里的倒数,又黑又笨,没人爱搭理,却在最灰暗的高一生活里遇到了一个特别的转学生。

她长得漂亮,成绩又好,可偏偏有个狐臭的毛病,让全班都躲着走,没人愿意跟她坐一起。

当时我出于同情,主动做到了她的身旁,没想到她却帮我改变了命运,成为我的贵人!



01

那是1983年的秋天,我永远记得那个特别的早晨。

刚升入高中的我,每天都是混混沌沌地过日子,成绩在班上倒数,连老师都记不住我的名字。

或许是因为我长得黑,性格又内向,班上没什么人愿意跟我说话,我习惯了独来独往。



那天早自习前,班主任领着一个女生走进教室,“同学们,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新同学,徐佳慧,从省城转学过来的,希望大家能好好相处。”

徐佳慧站在讲台上,穿着一条浅蓝色的连衣裙,裙摆轻轻晃动,像是春天里摇曳的风铃草。

她的头发齐耳,整整齐齐地别着一个发卡,皮肤白皙,说话的声音温柔得像是在唱歌。



“大家好,我叫徐佳慧,我爸爸是大学老师,因为工作调动,我们全家从省城搬到这里。希望能和大家成为好朋友。”

她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那一手粉笔字写得秀气漂亮,连我们的语文老师看了都连连称赞。

徐佳慧的出现像是往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她坐在教室中间靠窗的位置,很快就被一群女生围住了。



“省城是不是特别繁华啊?”“听说那边的商场可大了,有很多新潮的衣服。”

“你们那边的电影院是不是天天都有新片放啊?”

我听着她们叽叽喳喳的声音,低头翻着课本,心想这样漂亮优秀的女生,肯定不会理会我这样的差生。

但我还是忍不住时不时抬头看她一眼,她说话的样子总是带着微笑,那种从容优雅的气质,是我们这些小地方的学生没有的。



课间操的时候,我听见后排的男生在议论:“这个徐佳慧真不错,又漂亮又有气质,听说她在原来学校是班长呢。”“可不是嘛,这种女生才配当咱们班的班花。”

那些议论声让我更加自卑,看看自己黑黑的手臂,再摸摸被太阳晒得粗糙的脸,我觉得自己和徐佳慧简直是两个世界的人。



开学第二个星期的体育课,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堂课。那天阳光炙热,体育老师要给我们测试3000米长跑。

操场上,几十个女生排成一排,我站在最后面,看着前面徐佳慧扎着高高的马尾辫。

“预备——跑!”随着哨声响起,我们开始了漫长的跑步。刚开始的两圈,大家都跑得很快,但很快就有人开始放慢脚步。



徐佳慧一直保持着匀速,我跟在后面,看着她的背影,突然发现她跑步的姿势很标准,想必在省城的时候没少训练。

跑到第五圈的时候,太阳更毒了,大家都汗如雨下。

就在这时,我听见前面有人喊:“哎呀,这是什么味道?好难闻啊!”

紧接着又有几个女生捂住鼻子,东张西望地找味道的来源。



我正纳闷,突然闻到一股特殊的味道,有点像发酵的醋,又有点像变质的咸鱼。

这味道并不浓烈,但在闷热的天气里确实让人不太舒服。

“是徐佳慧!是从她身上传来的!”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顿时引起一片骚动。

原本跟徐佳慧跑得很近的同学们纷纷远离,留下她一个人在跑道上。



我看见徐佳慧的脸瞬间变得煞白,但她咬着嘴唇,继续跑着。

这种味道,我在电视上听说过,叫做“狐臭”。城里人管它叫“腋臭”,是一种体质问题。

但在我们这个小地方,大家都把它当成是不干净、不卫生的表现。



测试结束后,徐佳慧的处境更糟糕了,原本围着她说话的女生们一个个躲得远远的,连最要好的同桌也找班主任要求换座位。

课间操时,她周围形成了一个明显的真空地带,仿佛她是染上了什么传染病似的。

“听说狐臭会传染的!”“可不是嘛,我奶奶说这种人……。”

“这么漂亮的外表下居然藏着这种毛病,真是人不可貌相。”



流言蜚语在班级里四处传播,我看着徐佳慧强装镇定的样子,心里却泛起一阵酸楚。

班主任被同学们逼得没办法,只好把徐佳慧的座位调到教室后角。

那天放学,我看见徐佳慧一个人站在空荡荡的教室里,夕阳的余晖洒在她的侧脸上,我第一次在那张美丽的脸上看到了深深的孤独。



02

期中考试结束后,班里又到了换座位的时候。

平时总是争着坐前排的同学们,这回却一个个主动往后退,我知道他们是在躲着徐佳慧。

班主任拿着花名册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窃窃私语的同学们,眉头紧锁。

“徐佳慧,你还是坐在……”话还没说完,我突然站了起来:“老师,我想和徐佳慧坐一起。”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

我能听见后排有人在小声说:“这个卢芳芳是不是傻了?跟一个有狐臭的人坐在一起?”

我扭头瞪了他们一眼,我虽然学习不好,但从小在村里混大的,这股子泼辣劲儿一点不比城里人差。徐佳慧愣愣地看着我,眼里闪着泪光。



“好,那你们俩坐在第四排。”班主任似乎松了一口气。我大步走到徐佳慧身边,把书包重重地摔在桌上:“从今天起,我们就是同桌了。”

其实徐佳慧身上的味道并不重,只有在出汗的时候才会明显一些。

而且她每天都很注意个人卫生,我经常看见她偷偷地用手帕擦汗。

她对学习的态度特别认真,笔记记得工工整整的,我时不时偷看两眼,居然真的看懂了不少题目。



“你为什么愿意跟我坐在一起?”有一天,徐佳慧小声问我。

我想了想,说:“因为我知道被别人嘲笑是什么滋味。我从小学到初中,一直都是'又黑又笨'的卢芳芳。

但是我觉得,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心。”

徐佳慧听了,眼圈红红的,过了好久才说:“谢谢你,芳芳。”



从那天起,我发现徐佳慧的眼神变得坚定了许多,她不再因为同学们的议论而低着头,而是昂首挺胸地走在校园里。

和徐佳慧做了同桌后,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

以前总是一个人默默吃午饭的我,现在有了说话的伙伴。



徐佳慧会给我带她妈妈做的小点心,我则会偷偷把家里腌的咸菜装在小瓶子里带给她。

每当有人在背后说徐佳慧的坏话,我就会第一个冲上去理论。

我虽然个子不高,但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头,还真把几个爱说闲话的同学吓住了。

慢慢地,班里再也没人敢当着我的面说徐佳慧的不是。



徐佳慧呢,则开始帮我补习功课。她讲题的方式和老师们不一样,总是用生活中的例子来打比方。

“你看,这个二次函数就像是往上抛球,球总会按照一定的规律上升,然后下落。”在她的帮助下,我第一次感觉数学也可以这么有趣。



夏天快到了,天气越来越热。有一天体育课后,我看见徐佳慧躲在厕所里哭,原来她身上的味道又大了。我二话不说,掏出自己攒了好久的零花钱给她买了一块香皂。

从那以后,我们形成了默契。每当她出汗多的时候,我就会轻轻碰她一下,然后我们一起找个没人的地方,让她擦擦汗,涂涂香皂。

渐渐地,班里的同学发现徐佳慧身上的味道真的不明显了,有几个女生甚至主动来找她说话。



徐佳慧的成绩一直很好,但她从来不摆架子。每次考试,她都会把自己的答题思路详细地讲给我听。

有时候我实在不开窍,她就画个小漫画,把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有趣。

我的成绩也慢慢有了起色,从倒数第二爬到了倒数第五,虽然进步不大,但我的心里却充满了希望。



记得有一次,我因为英语考试又不及格,正趴在桌子上发呆,徐佳慧突然拿出一个苹果递给我:“别灰心,我相信你一定会进步的。”

那个苹果是那么红,像极了我们之间纯真的友情。

我拿着苹果,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在这个世界上,终于有一个人,是真心相信我能行。



03

第一次去徐佳慧家,是在高二的寒假。她家在教师宿舍楼里,虽然房子不大,但收拾得很整洁。

徐佳慧的父亲戴着一副金丝眼镜,说话温和,一看就是知识分子。

徐妈妈会做衣服,家里有一台缝纫机,不时能听见“嗒嗒”的声音。



“芳芳来了!”徐妈妈看见我,热情地拉着我的手,“佳慧总说,要不是你,她在学校会很孤单。”

我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徐妈妈却变戏法似的拿出一条新做的裙子,“来,试试看合不合身。”

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条真正合身的裙子,淡绿色的布料上印着小碎花,穿上后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徐妈妈又给我量了尺寸,说要给我做几条夏天穿的。



徐爸爸知道我成绩不好,主动提出要给我补课。每个周末,我都会去他们家,徐爸爸教我数学和物理,讲得特别细致。

他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关键是找对学习方法。”在他的指导下,我开始学会了如何分析题目,如何抓住重点。

徐佳慧也经常和我一起学习,她会把自己的学习方法毫无保留地教给我。



我的成绩开始有了明显的进步,从倒数爬到了中游,老师们也开始记住了我的名字。

最让我开心的是,我发现自己越来越爱学习了。每当解出一道难题,那种成就感是无法形容的。

到了高三,我和徐佳慧形影不离。清晨第一个到教室的永远是我们俩,晚自习结束后,最后离开的也是我们。



我们互相督促,互相鼓励,在紧张的备考生活中,彼此都是对方最大的支持。

那年冬天特别冷,但我们的心是热的。

高考成绩出来那天,我们都惊呆了——我考上了外省的大学!徐佳慧更是了不起,被省师范大学录取。

徐妈妈激动得哭了,一边擦眼泪一边说:“你们俩都争气啊!”



徐爸爸也难得地红了眼圈,说:“这就是最好的证明,只要努力,任何人都能改变命运。”

那个暑假,我和徐佳慧天天在一起,仿佛要把三年来的友情浓缩在这短短的两个月里。

我们一起去照相馆拍了合影,一人洗了两张,约定大学期间每个月都要通信。那时候还没有手机,写信是最重要的联系方式。



开学前,徐妈妈特意给我们每人做了一条新裙子。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我几乎认不出来了。

皮肤虽然还是黑,但眼神里透着自信;个子没怎么长,但站得比以前更直了。

临别那天,火车站月台上,我和徐佳慧抱头痛哭。我们约定等大学毕业后一定要争取分配到同一个城市。



回想三年前,谁能想到当初那个被嘲笑的“又黑又笨”的女孩,和那个因为狐臭被孤立的转学生,能走到今天这一步?

大学毕业那年,我如愿以偿地被分配到了省城的事业单位,和徐佳慧在同一座城市工作。

那时候能留在省城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啊,这一切都要感谢徐佳慧的帮助。



多年后,每当有人问起我是如何从一个成绩差的学生变成大学生的,我总是会说:“因为我遇到了一个特别的朋友。”

是啊,如果不是徐佳慧,如果不是那场改变命运的相遇,我的人生轨迹可能完全不同。

后来徐佳慧成了省重点中学的特级教师,我被分配到省城一家事业单位工作。



我们依然保持着联系,每月都要见几次面,她的狐臭通过手术变好了许多,但我们都记得那段患难与共的岁月。

看着当年照片里那张笑脸,我仿佛又回到了1983年的教室,看见了那个坚强而善良的女孩。

这大概就是青春最美好的馈赠——我们在最需要的时候遇见了对方,给了彼此成长的勇气和力量。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配图来自网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