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封面

前几讲,我们给大家重点分析了《辅行诀》所记载的五味补泻关系,与《黄帝内经》“脏气法时论”所记载的五味补泻关系之间的异同点。

分析的结论是,无论从严谨性、逻辑性上看,还是从当前关于五味的通俗理解角度看,《辅行诀》关于五味补泻的记载可能才是正宗,而《黄帝内经》“脏气法时论”的五味苦欲补泻内容,存在错简。

其实,与“脏气法时论”的PK只是一个小序曲,《辅行诀》所载汤液经法体系的这个五味补泻理论,其内涵深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比如我们今天要讲的,它对中药药性理论的革新。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药基本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药临床选药用药的指导性理论,其主药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和有毒无毒。

将中药的药性与功效结合起来,才能够完整地认识一个中药。

但是呢,客观地讲,关于中药药性理论的认识,其实一直有不同的观点。大家在学习思考过程中,也会发现一些问题。

第一个问题, 升降沉浮这个属性,并不是适用于所有中药,也不是在所有治疗场景下都有用,还与四气五味的属性存在重叠。

例如,甘草这样的甘平中药,升降沉浮的倾向就不明显。临床使用甘草,一般也不会考虑其升降之性。而热性中药一般性升,寒性中药一般性降,对吧。

这个问题比较浅显,大家都能明白。

第二个问题, 现在看到的中药药性理论,虽然肇始于《神农本草经》,但是与《神农本草经》那个年代的药性理论,还是不同的。

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归经理论。

在《神农本草经》里面,关于中药药性的记载只有寒热温凉和辛咸甘酸苦,并没有归经,没有成型的整套归经理论。成型的归经理论,是金元医家张元素完善发展起来的,代表作就是《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

而确定一个中药归哪个经的关键,就是通过这个中药的功效和适应症的脏腑定位,进行反推。这就造成,中药的归经属性极大地依赖于功效属性,两者相似度非常高。

例如,陈皮的功效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食少吐泻和咳嗽痰多。食少吐泻,肯定是脾胃方面的问题,而咳嗽有痰呢,又归于肺。所以,陈皮的归经,就是脾和肺。


陈皮药典记载

这样的思路,增加了药性理论的丰度,但却不可避免地引入了信息冗余。

而且,归经理论的引入,以归经作为药物治疗的定位概念之后,原本五味的定位涵义就被弱化了,慢慢就遗失了。

现在只要一说起药物治疗的靶位,大家都会想到归经,而不会想到五味,对吧。

但是,请大家再认真看看五味补泻理论,它的本质中,是不是包含了五味的定位能力?我想是的。辛味既然能补肝,那就一定得先入肝。

但是这样的理论内涵,慢慢就被遗忘了。


信息冗余 (AI 生成 )

第三个问题, 也是最关键、最重要的问题。

目前的五味理论,与脏腑是有配属关系的,也就是五味入五脏。即,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而这个配属关系,是有问题的。问题在哪呢?问题在于,五味的作用特点与五脏的生理特点,存在不匹配之处。

例如,酸味的作用特点是酸收酸涩,对吧,能够收敛。而肝的生理特点是什么呢?肝属木,应春天,主升发,肝气要升发才好,不升发就会肝郁,肝郁就会生病。那么,问题来了,对于这样一个以升发为主的肝脏,为什么要配属一个具有收敛作用的药味呢?

难以理解。

而如果看看《辅行诀》所载汤液经法体系的五味补泻关系就会发现,补肝木的药味是辛味,辛味能散能行,恰好符合肝木的生理属性。泻肝木的药味是酸味,酸味能收能涩,对升发起反作用,恰好与其对抗辛味补肝作用的定位,是一致的。

所以,我们真的需要重新审视目前的中药药性理论。


春天是万物生长舒展的季节(图源Pixabay-Nennieinszweidrei)

接下来,我们按照《辅行诀》所载汤液经法体系的内容,来尝试重构一下中药药性理论的框架。

首先,在中药药性理论中,最重要的属性,应该是五味。

原因很简单,天地相合而生人,天气入鼻,地气入口,天气即四气,地气即五味。所谓“人秉天地之气生”,所谓“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所谓“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所以,入口的食物和药物,本质都是地气,都为五味所统领。

而五味能够养人,也能够伤人,所谓“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所以,五味调和之事,就是保身长全和治病救人的根本大法。

其次,在中药药性理论中,应明确五味与五脏的多对一配属关系。

同一个脏腑,既有补味也有泻味,补味和泻味均与这个脏腑具有配属关系。

例如,辛味补肝,能够入肝配肝,而酸味泻肝,也能够入肝配肝。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解释辛味药和酸味药均常用于肝木疾病治疗的临床常规,也能明确地区分其定位和作用,辛味补肝,就是补助肝木的功用;酸味泻肝,减弱肝木的功用,或者说是补助肝木的本体。

如此一来,就能更好地为临床各类疾病的诊疗经验找到理论依据。

如此一来,就能为临床组方配伍提供明确的选药方向和更多的成方可能性。

再次,应将五味配伍化合关系,纳入中药药性理论。

五味配伍化合关系,相信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没错,这是《辅行诀》所载汤液经法体系首次披露的内容,准确地说,是“汤液经法图”展示出来的内容。

“汤液经法图”,是《辅行诀》中收录的唯一一张图。有些学者将其称为“五味补泻体用图”,有些学者将其称为“汤液经法图”。我们觉得从来源角度看,称为“汤液经法图”可能更合适。


图 汤液经法图

这张图几乎囊括了汤液经法体系的主体内容,包括五脏的补泻药味和急食之味,都在图中标示出来。其中,尤其特别的是,通过一个“化”字,给出了各个脏腑补味、泻味和急食之味之间的关系。

例如,在肝木疾病治疗区域,辛味补肝,酸味泻肝,辛味与酸味的配伍可以呈现“化甘”的效果。大家注意看,“化甘”是完全写在“辛”与“酸”之间的中线延长线上,并且是刻意为之。这就体现了,辛味、酸味与甘味之间的配伍转化关系,简要地说,就是辛酸化甘。

插一句,我们之前说,辛味补肝用于肝虚证,酸味泻肝用于肝实证,而甘味作为急食之味,既能用于肝虚证也能用于肝实证,实际上也是考虑到“化甘”写在中线延长线上这个因素,代表了甘味的两边适用性。

好,继续回到辛酸化甘。按照这个思路,我们把全部的5种五味配伍化合关系列出来,即辛酸化甘、咸苦化酸、甘辛化苦、酸咸化辛、苦甘化咸。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组关系,对于中医组方配伍用药的意义非常重大。如此重要的内容,理应纳入中药药性理论。关于这个理论,我们下一章专门讲解。

最后,我们建议应该重新梳理中药药性理论各个属性的相关性,包括四气与五味的关系、四气与归经的关系、五味与归经的关系、四气与功效的关系、五味与功效的关系等。

这样做的原因,就是想找到药性理论的最核心要素。

其实,如果我们从五行的角度看,四气与五行有相关性,五味与五行有相关性,归经、升降沉浮与五行都有相关性。既然这样,那么是不是可以认为,中药药性的本质,其实是五行属性,而现在的四气、五味、归经和升降沉浮,都是中药五行属性的外延。

我们认为,重新审视和梳理中药药性理论的内涵,才是科学表述和阐明中药药性理论的第一步,其他从化学、药理学、统计学、数学等角度的表征研究,都是第二步。

《辅行诀》所记载的汤液经法体系,恰恰为我们重新审视和梳理中药药性理论,提供了绝好的视角和依据。

好,本节课就讲到这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