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贵州频道
贵州仁怀因地制宜打造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新春走基层|老田换了新种法
龙章榆
春节临近,贵州省仁怀市茅坝镇官院村54岁的村民赵永章又到门口油菜田边转了几圈,“出门透透气,放放松。”
以前,赵永章难得有这样的轻松时光:“翻地、排水……一年四季照顾地里,就是年边也是忙的多,闲的少。”
仁怀市茅坝镇官院村大坝一角。人民网 龙章榆摄
赵永章的感受折射了当地的农业发展。茅坝镇,名如其名,有全市少有的平整连片坝区。然而,过去,大坝子却没能发挥大效益。“青年外出务工、种植效益不高、水渠道路失修……坝区甚至出现撂荒现象。”他说。
仁怀市茅坝镇官院村大坝一角。人民网 龙章榆摄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在贵州,各地因地制宜加快推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就是这些年,赵永章发现,世代经营的农田里,有了变化。
最为直观的是种田的方式变了。
曾经,坝区靠天吃饭,道路、沟渠失修。这两年,镇里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表面的变化,带来了内在的变革。赵永章说:“以前种田纯靠人力,整理后的田土农机能下地,无人机可统一洒农药,再也不用起早贪黑。”
随之而来的是收入的改变。
在政府主导下,村里引进专业企业,流转1000余亩坝区土地,再返给村民种植。企业进场后在农业部门指导下选好种、教技术、供农资,另一面发挥市场优势拓展深加工链条,打品牌、拓销路。
在这套模式下,赵永章种了5亩水稻。去年,丰收时企业按3元1斤的价格对稻谷进行回收,“种一辈子地,头回卖上这么高的价!”不仅如此,坝区统一推广“稻+鱼”“稻+鸭”模式,还能再加一笔收入。
仁怀市茅坝镇官院村大坝一角。人民网 龙章榆摄
“田里的产值高了、产品的品质好了、销售的市场旺了,村集体还有流转土地的分红……”一边细数着现代化农业带来的变化,赵永章一边感慨:“政府给政策,企业闯市场,农民轻松种地,以前从没想过这田还能这么种!”
走到一处专门打造的观景台前,赵永章的脚步停了下来。年前,坝区进一步推动“稻+油菜”种植,确保再收一轮。他说∶“过完年后,油菜田就会变成一片花海,到时会有大批游客,来这和我们一起共赏这美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