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文化中,"NPC"这个源自游戏领域的术语正在引发越来越多的讨论。

从B站到知乎,从游戏论坛到社会评论,人们开始用这个概念来讨论自由意志、个人主体性、独立思考等深层议题。



这个原本用来描述游戏中配角的术语,是如何演变为一场关于人性本质的探讨的?它又在我们理解现实的过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从游戏到梗:NPC概念的演变

游戏中的起源

NPC(Non-Player Character,非玩家角色)最初来自桌面角色扮演游戏。

在《王者荣耀》这样的游戏中,NPC就是那些由程序控制的、行为模式固定的角色,而玩家则可以在游戏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自由行动。

控制角色的玩家就是主角——"玩家一号",能够通过自己的选择影响游戏的发展方向。

有趣的是,随着游戏技术的发展,现代游戏中的NPC已经变得越来越"智能"。

比如《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中的NPC会根据天气、时间改变行为,《上古卷轴5》中的NPC甚至会记住玩家的行为并作出相应反应。

这种进步某种程度上模糊了NPC和玩家的界限,也为我们思考人工智能和人类意识提供了新的视角。

互联网文化现象

这个概念在互联网上逐渐演变,开始被用来形容那些被认为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在短视频平台上,"NPC挑战"等内容大量涌现,展现了这个概念从游戏术语到社会文化符号的转变过程。

在中国社交媒体上,"NPC"这个词也衍生出了独特的含义。

比如"社交NPC"形容那些在社交场合只会说固定台词的人,"工作NPC"则指那些机械重复工作的职场人。这些用法折射出现代人对自我认知和社会角色的思考。

三个关键假设与现代科技的碰撞

假设1:宇宙是一台超级计算机

当我们把某人称为NPC时,潜台词是他们的行为都是"程序化"的。这暗含着一个更深层的假设:整个宇宙是否也像一台巨大的计算机,运行着特定的程序?



这个假设在量子计算机时代显得尤为有趣:

  • 传统计算机处理的是确定性的0和1
  • 而量子计算机利用量子叠加态,可以同时处理多个状态
  • 这让我们不禁要问:如果宇宙是台计算机,它更像哪种?

中国科学家在量子计算领域的突破,如"九章"量子计算机的研发,为这个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考维度。

如果宇宙真的是计算性的,那么量子计算的特性可能暗示着现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假设2:存在超越者视角

玩游戏时,玩家在物理上独立于游戏世界。

这种类比暗示现实中也存在某种"上帝视角"。但从现代物理学的角度看,这种假设很难成立——我们都是宇宙这个统一系统的一部分,没有人能真正"站在宇宙之外"。

这让人想起庄子的《齐物论》: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这段著名的对话揭示了认知的局限性,暗示没有人能真正站在系统之外进行完全客观的观察。

现代科技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

虚拟现实(VR)技术让我们能够"进入"虚拟世界,但我们始终无法完全摆脱物理现实的约束。

元宇宙的概念也面临类似的局限:即便创造了再完美的虚拟世界,我们的意识仍然受制于物理大脑的运作。

假设3:完全的自主控制权

游戏中的玩家可以完全控制角色的行动,这暗示现实中的"玩家"也应该有绝对的自由意志。



但神经科学研究表明,我们的决策过程远比想象的复杂,往往受到潜意识、环境、经验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大脑的复杂性

现代脑科学研究发现:

  • 我们的大脑包含约860亿个神经元,构成了庞大的信息处理网络
  • 每个神经元平均与其他1万个神经元相连
  • 一个决策形成的过程中,往往有多个脑区同时参与
  • 很多决策在我们意识到之前就已经在潜意识层面完成

社会网络的影响

社交媒体时代,我们的决策还受到前所未有的社会网络影响:

  • 算法推荐系统影响我们接收的信息
  • 社交媒体的即时反馈影响我们的行为方式
  • "信息茧房"可能强化既有认知偏差

这些发现让"玩家vs NPC"的二元对立显得过于简单。

现实中的我们更像是一个复杂系统中的智能节点,既有一定的自主性,又不可避免地受到系统其他部分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中其实早有对这类问题的思考:

儒家的中庸之道

儒家强调"致中和",认为人应该在各种限制与可能性中找到平衡。这种思维方式提供了一个超越"NPC vs 玩家"二元对立的视角。

道家的无为而治

老子说:"道法自然"。这暗示即便在某种规律的约束下,我们仍然可以找到自然而然的发展路径。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我们重新思考自由意志的本质。

佛家的缘起性空

佛教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相互依存的,没有独立的本质。这种观点也许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体与整体的关系。

未来科技带来的新思考

人工智能的启示

随着AI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像ChatGPT这样的大语言模型的出现,"NPC"的概念正在获得新的含义:

  • AI是否也是一种"NPC"?
  • 如果AI能通过图灵测试,它们是否就不再是"NPC"?
  • 人类和AI的区别到底在哪里?

脑机接口的可能性

马斯克的Neuralink等脑机接口技术,可能会让人类获得前所未有的能力:

  • 直接用思维控制设备
  • 增强记忆和认知能力
  • 连接云端获取信息

这些技术会让我们变得更像"玩家",还是会让我们更依赖于程序和算法?

结论:在复杂性中寻找主体性

将人简单分类为"NPC"或"玩家"是对现实的过度简化。现代科学表明,人类意识和决策是极其复杂的系统性现象:

  • 量子效应、混沌理论等都表明,即使是确定性的系统也可能产生不可预测的结果
  • 涌现理论告诉我们,简单的基础规则可以产生复杂的高级行为
  • 复杂系统科学表明,真正的创新往往产生于秩序和混沌的边缘

这意味着,与其纠结于是否是"NPC",不如思考如何:

  • 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 提升自我认知水平
  • 在既定规律中找到个人发展空间
  • 理解并接纳复杂性
  • 在局限中创造可能

正如中国古语所说:"吾日三省吾身。"真正的自主性不在于完全摆脱约束,而在于在认识自我、理解规律的基础上,做出明智的选择。

在这个日益复杂的世界中,也许最重要的不是争论我们是"NPC"还是"玩家",而是思考如何在各种限制和可能性中,活出真实的自己。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