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lcolm Rosholt,中文名为饶世和,1907年9月8日出生在美国威斯康辛州罗肖尔特。1931年来到中国北京,在当时的燕京大学进行研究工作。1932年,凭借他的一些新闻经验,他到上海,在美国人开办的一家名为《China Press》的报纸,担任特约撰稿人。在上海期间,他报道了发生在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和1937年的“八·一三”淞沪会战。
1940年末他返回美国。1943年起他再次来到中国,担任情报官兼联络官,1944年10月他来到昆明,为美国空军第 14 航空队(“飞虎队”)指挥官陈纳德将军工作。抗战结束后离开。
饶世和于1948 年 7 月 4 日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纳尔逊的活动上发表演讲。
1949年春,他又一次来到中国,加入陈纳德在中国组建的民营航空公司,负责公共关系工作,直到1952年返回美国。
饶世和在华期间,形成了大量的历史照片,用镜头记录了中国近代的历史,尤其是抗战前后上海的历史。
现今保存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图书馆的饶世和(Rosholt, Malcolm Collection)专题照片多达1086张,分为“Ro-n” 和“ Ro-s”两个专辑。在1086张照片中,有800多张形成于1937年的上海,真实记录了1937年8月到11月间,发生在上海的“淞沪战役”,是研究上海“八一三淞沪抗战”不可多得的影像资料。
饶世和曾讲:“我报道了前线、新闻发布会,用莱卡拍摄了一堆照片。一些用于《China Press》,一些被卖给美联社和《纽约时报》”。
1979年,他担任美国第14航空协会主办杂志的图片编辑。2005年2月21日去世,享年98岁。
今天陆续分享他在上海拍摄的1937年淞沪抗战期间的照片。
1937年,正在建设中的中国银行大楼。左侧为建于1929年的华懋饭店(CathayHotel)。
乘客们的行李似乎在等待海关查验、认领和提取。
1937年7、8月间,上海滩战云密布。日本内阁此时仍在战与和之间举棋不定,其海军却正在进行着紧锣密鼓的战争准备。8月13日,日本内阁决定开战,淞沪会战打响。在战争阴云笼罩之下,上海的很多洋人,都开始撤离了。
上海外滩 14 号交通银行外的沙袋堡垒和士兵。
上海法租界的难民。
上海法租界的难民和士兵。
上海法租界的难民。
避难者们,上海外滩。
带着行李的避难者们,上海外滩。
等待撤离的外国人,上海外滩。
等待撤离的人们。上海外滩。
等待撤离的人们。上海外滩。
拥挤的渡轮。
撤离上海。
撤离上海的外国人。
渡轮上等待撤离的人们。
这位磨刀匠很可能是俄国人。1938 年 7 月 6 日《北华捷报》的一篇文章提到,有许多俄国人在上海从事这一职业。
这位女子,Elsie Lee Soong,出生在美国的俄勒冈州。她先在上海富户家做家教,直到结婚。之后,她活跃在慈善界,为医院筹集资金。
一名孩童提着箩筐向一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售卖食物。后面指示牌被遮挡,但可以看出是Headquarters 1st Battalion Fourth Marines,即第四陆战团第一营指挥部。
一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在街头买东西。同上图应该是同一地点。看不清是什么路上。
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在街头。
穿着传统服装的孩子们。
圣约翰大学。
上海圣约翰大学的施勒楚斯基堂,也就是怀施堂。校园拉起了铁丝网。
怀施堂是圣约翰大学的第一座主要建筑,于 1894 年 1 月 26 日举行奠基典礼,1895 年 2 月 19 日举行落成典礼。
怀施堂为纪念圣约翰大学的创始人施勒楚斯基(即施约瑟),在该楼落成典礼上,正式命名为怀施堂。1951 年,为纪念著名校友邹韬奋,怀施堂改名为韬奋楼。
上海圣约翰大学站岗的英国士兵。
上海南京路老凯福丝绸公司(Laou Kai Fook Silk Co.)的入口和用木板封住的窗户。
外滩上拉车的苦力。
上海的古老屋顶与新天际线相互交织的景象。
在上海,传统与现代风格的屋顶交相辉映。
一男子在一幅上海地图前,此人可能是俞鸿钧,1937 年 4 月至 11 月期间担任上海市市长 。
上海都城饭店(Metropole Hotel Shanghai),江西中路 180 号,1929年设计,1934年建成。
从上海都城饭店俯瞰圣三一教堂。
上海滩天际线。
从都城饭店眺望海关和汇丰银行。
从高处视角看到的爆炸场景。
上海浙江路桥。
上海浙江路桥。
浙江路桥上,一位女士和放在手推车上的家具。
浙江路桥上。
浙江路桥上,熙熙攘攘来往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