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加尔湖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东亚游牧民族和森林民族的居住地。汉代,此地有丁零;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有铁勒、回鹘。蒙古崛起后,征服了此地的“林中百姓”,这里的民族自此融入了蒙古族,也就是“布里亚特”。明朝时期,布里亚特蒙古先隶属于瓦剌,后隶属于鞑靼。

1633年,贝加尔湖以东的茂明安部归顺后金,标志着后金的势力范围到达了贝加尔湖一带。之后,清朝入关,茂明安部也南下从军征战,贝加尔湖以东的地区就变得空虚起来。于是俄罗斯开始从西岸发展到东岸,并逐渐向黑龙江流域推进。


俄罗斯在蒙古高原北部的推进

从1643年开始,俄罗斯殖民者就从雅库茨克出发,翻越外兴安岭到黑龙江上活动。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清朝入关之初,由于忙于统一战争,因而无暇北顾。1651年,顺治开始亲政,也开始着手解决黑龙江问题。到1659年,清朝将俄罗斯殖民者赶出了黑龙江流域。

俄罗斯失败后,决定改变战略。他们决定在黑龙江的上游建立一个据点——涅尔琴斯克(尼布楚),然后让整个西伯利亚来为这个据点提供兵源、粮食、武器等保障。为了让据点更加安全,俄罗斯在贝加尔湖周边建立了大量的据点,其目的就是保障西伯利亚到尼布楚的运输安全。在尼布楚据点稳定下来后,俄罗斯就向东推进,在雅克萨重建了据点。

正在俄罗斯在黑龙江步步为营,稳步推进的时候,清朝和蒙古都出现了问题。清朝方面,顺治皇帝在1661年去世,康熙皇帝年幼,四大辅臣治理朝政。四大辅臣忙于争权夺利,出台了许多荒唐的政策,这里不用展开说了。当时对于俄罗斯的侵入,四大辅臣也是置若罔闻,根本不加以重视。

顺治时期,鄂温克族的领袖根特木耳曾多次抵御俄国殖民者,但四辅臣并没有给根特木耳加官进爵,根特木耳一怒之下就投靠了俄罗斯,成为了中国历史第一个有记载的投俄叛国贼。根特木耳的投敌影响很大,此人充当俄军的带路党,不断招降黑龙江上游的蒙古、鄂温克部落,使得俄国在黑龙江上游的殖民统治渐趋稳固。


根特木耳的居住地

蒙古方面,1662年,和托辉特部和札萨克图汗部发生了内战,和托辉特部出兵击杀后了札萨克图汗,引起了整个蒙古的震动。随后,土谢图汗、车臣汗对和托辉特部发动了战争,喀尔喀蒙古大乱。之后,僧格又带领准噶尔人对喀尔喀发动进攻,1640年建立的“卫拉特—蒙古联盟”自此瓦解。既然蒙古都乱了,那谁还有心思管俄罗斯在贝加尔湖以东的扩张呢?

准噶尔部原本是有一定能力阻止俄罗斯东侵的。在此之前,准噶尔部就多次在北部击退俄国殖民者,蒙古内乱后,准噶尔部又趁机占据了科布多(和托辉特部领地)、乌梁海(萨彦岭)和吉尔吉斯,已经到达了贝加尔湖的西南。但1670年,僧格去世,准噶尔又陷入了内乱。


1670年的局势

1669年,康熙帝铲除了鳌拜势力,开始了亲政。但随后又是平定三藩之乱和台湾郑氏的战争,清朝还腾不出手来管东北。直到1683年,台湾已经平定,康熙开始了对俄国的反击计划。康熙的宏观战略很宏大,那就是联合喀尔喀蒙古,夹击俄罗斯。清军在黑龙江清除雅克萨等据点,在向西推进。蒙古则向北推进,双方会师于尼布楚,将俄罗斯赶出贝加尔湖以东地区。俄国的史料记载“中国皇帝准备在阿穆尔河进行战争,并且唆使蒙古王爷们进攻色楞格斯克”“博格德汗(清朝皇帝)已经说服了蒙古人去援助他,以便和他们一起把俄国人赶出外贝加尔”。

为了将俄罗斯人从黑龙江赶出去,康熙对东北的防御做了大规模的调整。首先,在黑龙江设置常设机构——黑龙江将军,在黑龙江干流上建立永久性军事据点——瑷珲城。第二,建立从关内到黑龙江的运输补给系统,包括驿站、驿道,形成了松辽联运体系。第三,提高黑龙江士兵的待遇,以鼓励他们安心驻扎在此。随后,关内大量的粮食、军队、火炮、耕牛被运输到了黑龙江。


雅克萨之战

1685年到1688年,清军对雅克萨据点发动了两次进攻,俄军战败,史称“雅克萨之战”。随后,俄国派出代表,表示可以和清朝进行谈判。俄国派遣的使者是戈洛文,他带着火枪兵506人、哥萨克1400人到达黑龙江上游,其目的是保住尼布楚和雅克萨,争取将黑龙江以北纳入到俄国版图。


按照康熙的原计划,现在蒙古大军应该向贝加尔湖挺进。1685年,土谢图汗派遣8000骑兵到达贝加尔湖以南,对俄国的据点进行骚扰。不过,由于蒙古军队缺乏火炮,因而无法攻克沙俄的城堡。即使如此,当时谈判对于清朝来说是比较有利的。清朝派遣索额图等为代表,康熙的意见是以贝加尔湖作为中俄边界线,索额图又增加了勒拿河。当时,清朝只了解勒拿河上游的走向,是东西走向,对于下游未知。提出以勒拿河为界,实际上,就是要将雅次库克以南的大片区域纳入版图。

1688年,清朝和俄国的谈判团到达尼布楚,进行了艰难的谈判过程。正当双方讨价还价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噶尔丹东侵。僧格被杀后,噶尔丹从西藏回到准噶尔,夺取了准噶尔的最高统治权,随后对外扩张,灭叶尔羌汗国,征服哈萨克,建立了一个面积超400万平方公里的汗国。

噶尔丹改变了过去历代珲台吉对俄国的敌对态度,选择和俄国合作。为什么噶尔丹要和俄国合作呢?因为噶尔丹的野心很大,他想吞并整个蒙古高原,重现成吉思汗的伟业。想要击败喀尔喀蒙古不难,难的是喀尔喀蒙古背后是清朝。为了实现自己的霸业,噶尔丹就选择和俄国合作,共同对付清朝。


噶尔丹东侵后的局势

就在清朝和俄国使团在尼布楚进行讨价还价的关键节点,噶尔丹突然带领3万精锐的骑兵(装备大量的火枪)对喀尔喀蒙古发动了进攻。喀尔喀蒙古哪里能能够抵抗,很快就兵败如山倒,噶尔丹如同脱缰的野马,从科布多杀到了呼伦贝尔,贯穿整个喀尔喀。随后,俄国的戈洛文又趁机对喀尔喀北部发动了进攻,蒙古军惨败。

喀尔喀的几位大汗在惨败的情况下,被迫转移到了清朝直接管辖的漠南地区,康熙也对他们进行了安顿。

噶尔丹东侵,彻底大乱了康熙帝的计划。现在,谈判团被俄国、准噶尔势力南北包夹,形势非常危及。而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噶尔丹在继续南侵,他击溃喀尔喀蒙古后,还继续南下,试图夺取整个漠南蒙古。如果漠南蒙古沦陷,那么满蒙一体就瓦解了,这会严重动摇清朝的统治基础。一旦蒙古沦陷,北京、东北都会直接暴露在准噶尔汗国和沙俄的威胁之下。所以,现在的主要问题不是黑龙江问题了,而是蒙古问题了。

为了尽快解决黑龙江问题,康熙帝决定对俄国进行退让。最终,双方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条约规定外兴安岭—额尔古纳河作为中国和俄罗斯的边界线。同时,俄国答应不再援助噶尔丹。清朝代表提出要划定喀尔喀蒙古和俄罗斯的边界线,遭到了戈洛文的拒绝。戈洛文的理由是喀尔喀地区现在属于准噶尔汗国管辖,不属于清朝。


尼布楚条约签订后的东北

《尼布楚条约》是清朝签订的第一个国际性条约,是中国近代领土主权化的一个开端,也是中国疆域清晰化的重要开端。虽然清朝放弃了贝加尔湖以东、额尔古纳河以西的大片土地,但也成功将外兴安岭以南保住。条约签订后,清朝得以专心对付准噶尔汗国。此后的几十年,清朝军队在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以及西域和准噶尔进行了长期的拉锯战,最终将外蒙古、青海、西藏、新疆纳入到了版图之内,清朝面积也随之扩大一倍。

本人收集了大量的地图资源,包括中国历代古地图世界古地图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地理地图中国各省的地图大全等,总量达到了330G。对地图感兴趣,可以识别以下的二维码进行了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