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斗机圈子里有这么一条公认的定理:
同代的不同战机,如果它们性能上有差距可以通过飞行员的个人能力或飞机数量来弥补。
但两架战机相差了一代,那么这个差距就无论如何也弥补不了。这不是步行与骑自行车的差距,而是步行与驾车的差距。
那么-----
战机代际是怎么划分的呢?
一代机,就是亚音速或者跨音速喷气式战斗机,开火距离1公里以内,比如中国的歼-5和歼-6,还有的美国F-86等。
(歼5战机)
这时候空战主要靠飞行员的眼睛和大脑,攻击的武器就是把机枪、机关炮搬到飞机上。
所以经常出现常这种情况,从对手的视线盲区偷偷接近,然后开火就能干掉对手。这也是那时候所有王牌飞行员屡试不爽的攻击模式。
但这种攻击也有极大的偶然性。
比如朝鲜战争中,美国有个飞行时间超过3000小时的王牌飞行员戴维斯。这哥们曾在两个月内击落了11架战斗机和3架轰炸机。
就是这个很牛B人物,却被飞行时间只有100多小时的中国飞行员张积慧给击落了。
(双方空战示意图)
然后是二代机,就是高空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靠红外+近距离导弹空战。比如米格-21,中国的歼-7和早期版本的歼8等等。
前两代没啥问题,简单清晰,到第三代就麻烦了。
苏联战机要速度,美国追求机动性,于是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走着走着,苏联发现还是美国人的方向靠谱,就把自己搞的"变后掠翼"划成了三代机,然后改成美国人追求机动性的路子,不过换了一个马甲:四代机。
后来越来越多人叫苏俄四代机,管美国的叫三代机。
实际上是一样的东西。
美国人不高兴了,毕竟在对外军售时,感觉四代机要比三代机更先进些。
一不做二不休,美国也改了划代标准,把一些拿出手的三代机改成了四代机。
(美国三代机F/A-18)
到了后来为了方便,中美俄统一了代际划分的标准,都划为五代。
于是三、四、五代机标准成了:
新三代,装备了大口径雷达,可以在夜间全天候作战能力,开火距离提升到20公里以上;比如美国的F-4、中国的歼10等。
新四代,具备更高的机动性能、格斗性,开火距离提升到近百公里;比如美国的F-16、俄罗斯的苏-30,中国的歼16等。
新五代,具备了4S标准(隐身能力、超音速巡航能力、超机动性、超态势感知能力);典型的如美国的F-22、俄罗斯的苏-57、中国的歼-20。
现在中国的战机发展到哪步了呢?
我们不仅拥有了自主研发的大量三、四、五代机,而且-----
2024年12月26日,在纵横苍穹的歼20伴飞下,中国第六代机大摇大摆的低空通过成都闹市区,
这天注定是一个划时代的日子,这意味着我们与西方国家攻守易形!
这是全世界目前首次、也是唯一的第六代机首飞成功;
美国不仅丧失了对地球天空的垄断地位、被我们反超,关键是科技主导权,将重新回到那个古老而又生机勃勃的东方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