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普通的关中老汉,他和伟人握过手,和郭沫若和过诗;他的诗,一度选进了大学中文系的教材;他曾经是新中国民歌运动的旗手,他被称为“农民诗圣”……
没有想到,车过油槐镇,眼前就闪过“贺丙丁文学馆”,仔细看时,下面还有个“王老九诗社”。
赶紧掉头,对于农民诗人来说,这是“朝圣”呢。
这是一个挺宽敞的院子,一个妇女带着孙儿在院子里晒太阳,我们刚走进房子,就给我们把门打开,说她就是贺丙丁的小儿媳妇。
贺丙丁文学馆从外看就是一个普通的一层楼板房,但是里面的布置却不一般,全是展板。
右边的展板是介绍王老九的,左边的展板是介绍贺丙丁的。
王老九读过一年私塾,当过学徒种过地,逃过荒要过饭。他从32岁起编写快板诗。
从劝人戒烟、戒赌和诅咒土匪抢劫等方面的内容,到谁家有什么喜事,就去说一些吉祥恭喜的话,很受当地群众喜爱。
从1929年闹饥荒,他编了一首"蒋家天子秦家臣"的快板讽刺大恶霸秦颂丞。解放后,他唱道:"天昏地暗黑洞洞,乌云遮日路不明;一股大风从北起,吹散云雾太阳红。"
后来一首署名"王老九"的《秦颂丞的画像》诗,就发表在《群众日报》上。1951年,王应邀出席了西北文代会, 之后他发表很多诗歌,成为中国作协理事,当选为中国文联委员,有"农民诗人"之称。
这这是一个人的传奇,也是一个时代的传奇。
——一个普通的农村老汉,接受了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接见,成为全国人学习的榜样。
贺丙丁只上过三年学,1949年被抓了壮丁,结果当天夜里就被解放了,他高兴地唱出了四句顺口溜:“昨天国民党乱抓人,今天来了解放军,一夜改朝换了代,穷苦人民翻了身。”之后在《渭南报》发表。
从此贺丙丁写诗一发而不可收拾。
《贺丙丁认字》在《陕西日报》发表后,出版单行本,发行7万多册,这使贺丙丁在陕西一夜走红。之后《杨老九得红旗》,在《陕西曲艺》发表,单行本发行3万多册。这奠定了他在陕西农民诗歌创作上的地位。
1953年春,贺丙丁去王老九家拜师学艺成为王老九的学生、大徒弟。
1979年8月,贺丙丁倡导创办了全国第一个农民诗社——王老九诗社,主编社刊《庄稼汉》。
贺丙丁创作时间跨度长达六十多年,创作诗歌1100多首(篇)。 他“怀里揣着诗罐罐”,诗稿装满了家里大大小小的木箱、纸箱。
原陕西作协主席胡采赞颂贺丙丁“是一位忠实能干的农民诗人”。
原《陕西日报》总编、刘志丹烈士的女婿、贺丙丁的小学同学和乡党张光先生认为:“贺丙丁继承了王老九的创作事业和诗风”,“在民间文学创作中成绩卓著”。
难得这里搜集了这么多的资料。
我走马观花的看完出来,和贺丙丁的小儿媳妇拉话。
贺丙丁刚过三年,活了95岁,老汉生前就有这个建文学馆的愿望,为了满足老汉,儿子们前后跑,花钱费力,才把这房子盖好。
——你看看,为了盖这个房子,我们还住在老房子里面。
小儿媳妇指着旁边的老砖房说。确实,紧挨着贺丙丁文学馆的就是三间老砖房。
老汉一辈子就是这个爱好,做儿孙的满足他的想法,就是尽了孝道。小儿媳妇笑着说,没有丝毫的抱怨,旁边戏耍的小孙子闹活着要到旁边去,我们就告辞了。
从王老九到贺丙丁,他们是一个时代的记录,估计很多人都记不起他们,我也只能浮光掠影的这么转转了,用贺丙丁老先生的临终诗结束本文吧:
“早知三日死,富贵一千年。
农民写诗歌,变成活神仙。
世界不平凡,跟党走向前。
养儿又育女,心里很乐观。”
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