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小林院士《理法方药量,重剂起沉疴》讲座笔记
1、我们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在“理-法-方-药”之后,应该加一个字,就是“量”。
2、柯雪帆教授考据的时候讲的是汉代,没有分成东汉和西汉,他考证的这个剂量实际上是西汉的剂量,而我们考证的是东汉的剂量。西汉和东汉都是16两秤,即一斤等于十六两,但西汉时一斤是250g,而东汉时是220g。那么250g÷16=15.625g,220÷16=13.8g。张仲景毕竟是东汉人,所以我们还是倾向于张仲景的剂量应该是东汉的剂量,即一两等于13.8g。
3、木防己汤里石膏“如鸡子大,十二枚”,秤鸽子蛋大的十二枚石膏,是800g。抵挡汤中水蛭为30枚,比较小的水蛭30枚实际重量是108g。水蛭煎煮后水蛭素破坏掉了,用的话打粉冲服,3g、6g足矣。
4、在汉唐时代,药物应用能有很宽的剂量阈,那就说明它没有更大的危险,如果说吃了就死人,肯定没有这么大的剂量阈。宋代药物应用剂量突然变小,原因是在宋代的时候由政府来推行的一种剂型,煮散。把汤剂的饮片打成小的颗粒,20-80目,再进行煎煮,这样大大地节省药材,同时也能节省煎煮时间。《太平和剂局方》《圣济总录》等方书都是以煮散为主,这种煮散推行了整整四百年。
5、《药典》的规定,都是以安全性为主而不是以有效性为 主,这样大大限制了中药本身的应用。
6、在唐以前是大小剂量并存,有大剂量,也有小剂量,但以汤剂为主、以大剂量为主。宋代以后也是大小剂量并存,但以小剂量为主。林亿有句话,叫“久用散剂,遂忘汤方”。
7、应该说几千年来,急症都是中医来治的,中医有非常丰富的治疗急症的经验,但是现在越来越少的急症来找中医,而且有信心治疗急症的中医医生也越来越少。原因是什么?阵地为什么会缩小?是因为在急危重症面前该用的药没有,该用的量上不去,所以就没效,你自然就没有信心。
8、我们从来提倡的都是合理用量,该大则大,该小则小,该用汤剂就用汤剂,该用丸散膏丹就用丸散膏丹,而不是说一味的大剂量。
9、“伤寒”到底是一种什么病?在经历过流行性出血热以后,我感觉到它太像流行性出血热了,它不是所有外感热病的总称。
10、只要是不全性肠梗阻,肠鸣音亢进,我们赶紧就给用承气汤治疗。
11、猪苓汤证,阴虚水热互结。舌干、舌厥萎缩、少苔无苔,这是阴虚的表现。水哪来的?细胞外水分出来了,高度水肿。阴虚哪儿来的?细胞内没水分,即细胞内没有水分,而细胞外水钠潴留的证候,这是典型的猪苓汤证。
12、我相信仲景在当时在治疗这个病的时候也是有非常创新的思想,集百家之优势用在一个病的突破上。
13、我们在治疗糖尿病的时候几乎都是用的经方,思路就是只要病机相合,这个方子就可以用,而不是刻舟求剑的要这个方子一定就要对应几个症状,我们强调的是病机相合。
14、我个人很少去看后世的注解,最好是自己拿着原文一条条地自己琢磨,去思考。有的人参考几十家、几百家的注,注来注去脑子都注出浆糊了,所以我觉得读原文很重要。
15、重用黄芪治疗糖尿病合并面部肌肉塌陷。
左侧面部塌陷,肛门脱出,五更泻,用方:黄芪90g,炒白术30g,枳实30g,党参15g,升麻6g,柴胡9g,炒杜仲45g,鸡血藤30g,淫羊藿30g,骨碎补30g。加减四个月,五更泻消失,坠胀、脱肛消失,由卧床不起到可以干一点农活,最后体力基本恢复。然后用黄芪12g,枳实6g,炒白术6g,三七3g,改成水丸,小剂量维持。
16、煮散的时候大概一天18-27g,煎煮时间不超过15min,一天分2-3次。
17、大面积脑梗,早期大剂量安宫牛黄丸加通腑活血的药,三天把脏腑里的热清掉,立刻用补阳还五汤。不要等到恢复期到最后的后遗症期才考虑大剂量的问题,那个时候不需要那么大剂量。真正的大剂量是在这个阶段,非常关键。
18、重用莪术治疗胃癌术后刀口瘢痕硬结。莪术30g、三七30g、酒军6g、黄连30g、生苡仁120g、干蟾皮9g、刺猬皮30g、生姜5片,配合六味地黄丸蜜丸含化。三七用到了30g,这个剂量才真正是化瘀的剂量。
19、三七小剂量活血止血,大剂量真正化瘀。轻者活血,重者化瘀,再重通络。
20、经方就是经典、精炼、精干,围方就是大包围,很多情况下也有必要,复杂性疾病都需要围方,针对多靶点的综合性考虑,剂量往往比较轻,应用时间较长。
21、治疗的时候需要汤药,调理的时候可能需要丸散膏丹。
22、一两到底是多少克?我们的体会是要根据病情。大病急病15g,治疗性疾病9g,调理性疾病3g。
23、因病施量,因证施量,因方施量,因药施量。
24、《药典》里的600多味药物应用剂量整体偏小,以安全性为第一,有效性是次要的,而且整个都是10g、15g。其实很多药物差别非常之大。连山药都规定的15g,我不知道山药吃一两会不会死人,就是说这种规定非常欠缺一种科学的依据。
25、黄连药典规定的2-5g,我们做葛根芩连汤降糖的研究,在治疗糖尿病上黄连最小9g,中剂量是27g,这个9g组的降糖效果和安慰剂相同,9g都没有显示出疗效,更何况2-5g呢?2-5g调理脾胃可能可以,但治疗糖尿病就不够。
26、半夏,一两可以止呕,二两可以催眠。
27、桃核承气汤加味治疗甘露醇诱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生大黄30g,元明粉15g冲,桃仁18g,厚朴18g,枳实18g,桂枝18g,灌肠,每日一次,次日血肌酐血尿素氮开始下降,第六日(肾衰发生第七日)恢复正常。
28、酸枣仁汤酸枣仁用两升,即现在400ml,量出来酸枣仁180g。
39、一般规律下,汤剂作一的话,散剂应该是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丸剂是汤剂的十分之一,大概是这样的比例。
30、重用夏枯草、雷公藤治疗甲状腺凸眼。
31、中医只有走向量化的时代,才能有大的发展。希望大家在这方面能够共同努力。
32、建议大家去毒药基地看一下,怎么炮制附子,怎么炮制半夏,看完之后就会觉得怎么应用都不会出现问题,因为太安全了。
33、第一大便黏臭,第二舌苔黄腻。就这两条,就可以用葛根芩连汤。
34、当前的辨证论治是有限的,中医在这些年的教学中,过度强调了辨证论治。不是说辨证论治不对,而是过度强调了,似乎中医就是个辨证论治,其实是不对的。有时候是要辨病的,不一定非要辨证。
35、中医还有两大块短板,一是审因论治,中医的病因太少太少了;第二点是辨病论治,很多药物,在辨病方面非常不强调。
36、现在的形势,我们中医最欠缺的不是辨证论治,不是调理,而是真正有效地解决疾病。病人头痛欲死欲撞墙,你说我先给你慢慢调理,能行吗?
37、张仲景很多方子就是对症处理的药,非常强烈,见效非常明确。我们把这些老祖宗的东西,对症处理的东西给忽略了,辨病论治给忽略了,审因论治给忽略了,只强调一个辨证论治,所以治病非常之偏颇,疗效非常之有限。
特别提醒:本文原创作者不详,文中所涉及处方,仅供临床中医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士请勿擅自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