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美国运动员科恩阴差阳错的登上了中国队的车。
当时车里氛围太紧张了,虽然美苏争霸后美国元气大伤,尼克松也曾在《外交》杂志上表露出强和中国接触的意愿,但毕竟没有实际举动,所以对科恩的出现,车上的运动员都有些发懵。
当时庄则栋前不久刚学了几句英语,主动去和科恩打招呼,弄明白科恩上错车了之后,大家商量了一下,决定捎他一程。
科恩也在这段路程中感受了中国运动员的友好,车内气氛重新活跃起来,分别的时候,庄则栋还给他送了一幅杭州织锦,科恩表达感谢,也送了一件上面带着和平标志的运动衫。
这件事情传开后,恰巧可以作为用小乒乓球推动大球来缓解中美关系的一个契机,之后的不久,中国也邀请了美国乒乓队访华,这也是中美关系史上最著名的乒乓球外交事件。
乒乓球外交也是为后续尼克松访华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乒乓球外交圆满成功,中美双方就开始为进一步改善关系,做出后续准备。
1971年9月,基辛格为尼克松探路,这一路上可算是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他在晚上悄无声息的到了北京之后与周恩来总理进行了17个小时的会谈。
这次谈话过程中,双方根据立场问题以及重要国际形势进行了坦诚的沟通。
周恩来总理表明了一个中国的原则,解放台湾的事情不允许任何国家插手,并要求美军撤出台湾,基辛格也表达了美方的立场和诚意。
坦诚相交的情况下,双方也在国际形势等问题方面提出了交换意见,最后达成《上海公报》,在愉快的谈话中彻底推进了中美关系发展。
基辛格离开时,中美双方同时对外发布公告,将尼克松访华的事儿拍板钉钉,并把时间定在1972年5月之前。
确定尼克松访华后,双方根据行程议题,还有安全保障等方面也做出了沟通和安排。
美国对这件事情很谨慎,提前派出了团队来中国进行实地考察,中国也对此展现出了充分的诚意,配合美国先遣团完成各环节的沟通和梳理。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的空军1号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走下飞机后迅速来到周恩来总理面前与其握手,这一握是历史上著名的“世纪之握”,也是正式宣布中美关系破冰的信号。
随后周恩来总理陪同尼克松前往钓鱼台国宾馆休息,整理好状态后,尼克松迫不及待的前往中南海和毛主席会面。
1972年2月21日下午2点50分,尼克松与基辛格等人,在中南海丰泽园的书房见到了毛主席。
毛主席诙谐幽默用共同的朋友蒋委员长可能不太喜欢这次会面这句话缓解了现场紧张的气氛。尼克松也顺着毛主席的话打开了话匣子,毕竟现在是国际格局不同,中美之间的关系也应该随之出现变化。
在谈到台湾问题上,毛主席坚定了领土主权完整和台湾是中国内政的立场,尼克松也理解中国对国家统一的坚持。后续毛主席和尼克松又谈到了美苏冷战的问题,毛主席告诉他如今世界都在发展,国际局势不会像之前一样美苏两家独大。
就像现在尼克松访华这一举动也是顶着美国国内反对者的压力前来,想要和中国破冰,也是代表了尼克松对毛主席关于美苏不会两家独大的想法认可。
两人越聊越投入,毛主席亲和又对国际局势有着敏锐精准的见地,这让尼克松深深的投入到了这次对话中,原定15分钟的会面时间延长到了70多分钟。
尼克松觉得这次访华是前所未有的愉快,所以特地以私人名义给毛主席准备了一些礼物。
有水晶玻璃花瓶和代表着和平的瓷制天鹅,天鹅底座下边写着尼克松对毛主席的祝福。
尼克松告诉毛主席,在美国眼里白色的天鹅是代表着和平的鸟类,他想将这个瓷制天鹅送给毛主席,也是表达他对中美之间关系的愿景。
此外,尼克松还准备了月球表面的碎片和美国国旗,以及他的个人亲笔签名。
签名被封在了一个有机玻璃的长方体里边,上面有美国的国徽,还印上了中英双语的这次访华的纪念文字,以此表达他对这次访华的珍视。
洛德于毛主席握手
不仅如此,2月25日,尼克松又在答谢宴上托人送给毛主席一只高脚玻璃杯,在上面郑重的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毛主席非常喜欢这个玻璃杯,经常带在身边使用。
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为了表达自己对尼克松的礼物的感谢和珍惜,毛主席想要回赠尼克松一些礼物,尼克松请毛主席为他题字,他想要拿回去作为纪念。
毛主席也爽快的答应了,为尼克松写了三张条幅。
三张条幅,每张上面有4个字,分别是“老叟坐凳”、“嫦娥奔月”、“走马观花”。
尼克松拿到这三张条幅的时候还是有些茫然的,他为了这次访华真的是做了很多准备,而且还特地研读了毛主席的一些诗词。
想着二人若是有机会交流的话,他也能够展示一番。但这十二个字确实难住了他,别说是难住尼克松,到现在为止美国人也没有搞明白。
“老叟坐凳”展现出了威严和沉稳,而嫦娥奔月是我国著名的民间故事,对应的正是尼克松送的美国国旗和月球表面的碎片,不仅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还在告诉美国,中国对未知领域会始终保有持续性的探索精神,永远都不会停下脚步。
至于走马观花可能是说尼克松这次访华的时间非常短,对于中国的了解不够深厚,只能看到一些表层的东西,虽然中美关系现在正处于初步接触试探,但欢迎再好好的来了解一下中国。
毛主席题的这三幅条幅不仅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底蕴,还将哲理和寓意融合在了文字里,以这种方式告诉尼克松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除了尼克松请毛主席题的字以外,周恩来总理还代表毛主席和中国为美国准备了白玉提毛扇梁油瓶一件、双面苏州刺绣大屏风一樘、玻璃纱手绣台布一套,向美国展示了中国传统工艺的魅力和奥妙。
参考资料:
从《毛泽东年谱》中感悟伟人伟力
学习时报
2021-5-1700:46中央党校报刊社《学习时报》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