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说方言,其实是回归本能。
全文1978字,阅读约需5分钟
撰稿 / 原平方(学者)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李立军
▲资料图:2024年,某地一火车站迎来学生返程客流高峰。图/IC photo
现在的大学生、打工人放假回家第一件事是啥?根据Vista看天下记者的观察总结:不是放下行李,也不是大睡三天三夜,而是先切换语言系统。因为害怕自己开口即普通话遭众人笑话,所以需要先提前练习一下方言。
平时“city”惯了,普通话走遍天下,甚至偶尔还蹦出点高级的洋文,结果乍一回家忘记改回“土话”,嘴里溜出一串流利的普通话,这可就算是完了。媒体将这种现象称为“普通话羞耻症”。
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生一方语言,就是我们所说的家乡的方言土语,也就是地域方言。
百里不同俗、十里不同音,不同地区的人们有着不一样的乡音,不同的乡音也各有腔调、各有情味。这些蕴藏有乡愁的方言俗语在岁月的长河中代代相传,成为家乡文化的重要标识,也是游子们的精神寄托。
因此,在承载着无数人对团圆、对亲情、对故土深深眷恋的春节期间,在城里或工作或上学的人们回到村里秒变成了“小胖”和“二丫”,虽然“土得掉渣儿”,但却格外亲切。
这个时候,平时很少讲的方言不仅仅是一种作为语言的文化符号,还是解锁故乡的钥匙和一种过年的团圆味道。
━━━━━
回老家说方言是回归本能
普通话是对外交往的通行证,方言是回归乡土的确认键。回老家说方言,其实是回归本能。
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先驱刘半农曾说,我们作文作诗,我们所摆脱不了,而且使能于运用到最高等最真挚的一步的,便是我们抱在我们母亲膝下时所学的语言;同时能使我们受最深切的感动,觉得比一切别种语言分外的亲密有味的,也就是这种我们的母亲说过的语言。可见,回乡却不说方言的确有一种“忘本”的嫌疑。
记得上世纪90年代在省城上大学的自己,在寒假回家时无意间说了几句普通话,一向慈爱有加的母亲马上意味深长地看了看自己“很有出息”的儿子——虽不是明确的指责,却着实让自己的脸火辣辣得发烧。
回老家自然地切换成家乡方言,是亲情乡情的表达方式,这背后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是“不忘来时路”的文化认同。普通话让我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方言则让我们铭记脚下的土地。“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难怪,贺知章老先生也会这样感喟。
这样看来,回乡说方言,是回到原初的生活环境,是承认自己在乡土生活里真实的自己,是每个人对家乡和亲情深深眷恋的展示。因而,无论是天南地北、南腔北调哪一地方的人,回到家乡,说着对外地人像接头暗号一样的地道方言,才有最真切、最自然的归属感。
事实上,即使是不回老家在外地过年,听到熟悉的家乡方言,那种亲切感和归属感也会油然而生。正如有人所说:“一声乡音,浓浓乡情。一声问候,脉脉含情。”这种乡音土语的力量,任何其他语言都无法替代。
━━━━━
一句方言就是一剂团圆良方
春节期间的家乡方言交流,其实是一种过年的团圆味道。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对于中国人来讲,春节,是家人团圆的重要时刻。这个在华夏大地上传承了数千年的节日,早已超越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成为中国人心中最温暖、最神圣的存在。
因此,2024年12月4日,春节被正式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故乡,也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地方,而是一种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的心情。当春节的特定闹钟响起,中国人就已经回到了生养自己的故乡。
想象一下,春节期间,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长辈们用熟悉的乡音话家常,晚辈们也能说或学几句。这种场景和作为味蕾盛宴的北方水饺、南方汤圆一样开胃暖心,也让团圆的味道瞬间拉满!
就说拜年,各地方言也各有千秋。比如,北京人拜年时来一句“这节儿快到了,该乐一乐了”,那豪爽劲儿,直接让年味儿充溢;而在重庆,拜年的话直白又热闹:“春节到了,祝大家春节快乐,好吃的要莽起吃,好耍的要莽起耍哈!”这种热情洋溢的祝福,让人听了就想跟着一起“莽”起来。
在山东,春节期间的方言交流则充满质朴和热情。长辈们用方言讲述贴春联、送灶王的习俗,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这种文化的传递,让传统在乡音中延续。即使春节不回家乡过年的中国人,在听到家乡方言这种“灵魂调味剂”时,感觉也会比任何语言都更能触动内心深处的那根弦。
总之,春节期间的家乡方言交流,是一场热闹的大型现场“语言盛宴”。它不仅是人们交流的工具,更是传递情感、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让亲情在熟悉的乡音中升温,更让年味在字里行间弥漫开来。可以说,一句方言,就是一剂团圆的良方,让过年的味道更加醇厚,更加难忘!
从这个角度看,那些被调侃成“普通话羞耻症”的现象,其实也别有一般滋味。
值班编辑 古丽 李加减
星标“新京报”
及时接收最新最热的推文
点击“在看”,分享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