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路和龙江路上的变迁》之二
李奕作
龙江路西段被黄县路横穿而过,过黄县路单号一侧第一个院是9号。这是一座二层带阁楼的建筑,红瓦多向坡屋顶,开老虎窗,花岗岩基座。9号与黄县路21号相通,一座楼两个门牌。网上介绍这里曾是民国名人朱养吾故居,没查到朱养吾是何人。
印象中9号曾有个小人书摊,租书的老人好像姓刘,“阅览室”在楼梯上。一到放学或节假日,楼梯上便坐满了津津有味地“埋头苦读”的孩子们。前两天想进楼重访一下“阅览室”,没想到楼梯口已安上铁门,进不去,看不到了。
山东省交通厅副厅长、省航运管理局局长杨国榜曾在9号住过。
前排居中者为杨国榜同志
杨国榜,1930年出生,山东蓬莱人。1945年参加工作,历任胶东军区消防办事处干事,青岛港务局副局长,青岛海运局局长,省交通厅副厅长、航运局局长,高级经济师。他主要从事省地方航运事业及港口的建设管理,在他主持下,开辟了地方远洋航线和青岛至黄岛、蓬莱至旅顺的客货混装运输航线。
2013年开业的“长颈鹿咖啡”是这一片最早的元老级咖啡店之一,店门开在黄县路上,注册地却是龙江路9号。
龙江路11号建于1928年,原业主江苏人张却。是一座二层小楼,有阁楼和地下室,水洗砂墙面,东南、西北两侧突出,墙面呈多边形,是由日本建筑师设计建造的。
1930—1932年著名教育家、作家杨振声居住在二楼。
杨振声(1890-1956),1919年北京大学国文系毕业后考取了官费赴美留学,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攻读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获博士学位。1930年被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为国立青岛大学首任校长。在校期间,他不遗余力,请来闻一多、梁实秋、张道藩、方令孺、沈从文、傅鹰、王普等精英学者。英华汇聚、群星灿烂的国立青岛大学成为国内显赫的文化重镇,为被称为“文化荒漠”的青岛注入勃勃生机。杨振声为青岛做出了重大贡献,青岛市政府在“百花苑”为他建立了雕塑,市南区政府于2013年在龙江路11号挂牌“杨振声旧居”。
杨振声在11号居住期间,时任国立青岛大学教务长的赵太侔也在此居住,李云鹤初到青岛曾在杨振声家短暂住过。
如今“旧居”也被小店“包围”了
我在“青岛政协文史馆”见到一篇文章,介绍2003年青岛市政府挂牌的“杨振声故居”是黄县路7号(原4号),而且有图有文字。《赵太侔传》的作者杨洪勋也详细介绍过黄县路4号(现7号)杨振声居住情况。
但如今黄县路7号门外没有铭牌(市级),铭牌(区级)挂在了龙江路11号。杨洪勋解释说,黄县路7号后来开了个后门,就是现在的龙江路11号。可两个院里的两栋楼完全不同,而且两个院还隔着一片楼,隔着一条恒山路,所以“后门说”根本说不通。杨振声在青岛只住了两年三个月,不可能有两处故居,不知到底哪个是“真迹”,哪个是“赝品”?
上:龙江路11号,下:黄县路7号
岛城“足球教父”杨昌曾在11号住过。杨昌(1922-2004)出生于威海刘公岛,从小喜欢踢球,14岁便跟成年人一起比赛。21岁来到青岛便加入岛城足坛劲旅振青队,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精湛的球技很快成为球队的主力后卫。多次代表青岛参加全国全省比赛,获得过全国商业系统足球赛冠军、全国大中城市分区赛上海赛区冠军,山东省足球锦标赛冠军等。
1956年杨昌被调入市少体任专职教练,开启了他辉煌的教练生涯。他连续三年带队获得省少年足球赛冠军,先后培养出国内足坛闻名遐迩的足球明星:入选过国家队的赵书田、赵立基、罗友琳、杨安利,“八一五虎”刘国江、杨臣书、刘金海、王凌基、李文锦,八一队还有他的弟子周统林、林维玉、胡延祥、戚文灏、鞠连祥,山东省队的郭承文、王黎、王大运、王吉利、吴胜泰等,北京队的李天恩(李霄鹏的父亲)以及各省和部队专业球队的弟子六十余人。杨昌的弟子遍天下,他执教的体校被誉为“足球黄埔”。
杨昌的三位八一队弟子,右下角敬贺的罗友琳也是入选过国家队的八一队队员,曾在龙江路17号住过。
杨昌退休后又拿起了网球拍,代表青岛队连续参加了18届全国老年网球赛。他作为青岛网球协会的开创者之一,先后担任过教练,协会委员,竞赛训练组组长等职。
为纪念杨昌对青岛足球的贡献,青岛市每年举行的“杨昌杯”老年足球赛,至今已经十九届了。
上世纪80年代的龙江路
龙江路13号只有一条小过道,和一排平房,挤在11号和15号中间,门也很窄,不仔细寻找,几乎看不到。我们院邻居杜振东的小学同学毕万强在这个院住过,他经常来我院找振东玩,一来二去,与我也熟悉起来。毕万强的父亲是上清路小学校长,他高中毕业后分配到港务局,却因父亲曾加入过国民党而被“退回”,无奈之下去了皮件二厂做临时工。二中的高材生,生不逢时,英年早逝,不到五十岁就因病去世了。
现在的13号开着小吃店,经营“铁板鱿鱼”、“汉堡热狗”等食品。
龙江路15号是李氏私宅,平时大门紧闭,很少见人出入。这座二层小楼建于1932年,四面坡顶,立面三段式,矩形方窗,窗下条形石块窗台,成为建筑的主要装饰。
过了黄县路路口,龙江路双号一侧第一个院其实是“黄县路23号”,但院子的大门却是朝向龙江路。大铁门很少打开,让人感到这座建筑有些神秘。
原房主宋兰佩的女儿现住上海,来青岛旅游时曾到23号,与邻居交谈称其父与詹天佑是朋友。
现房主崔氏兄弟俩当年买下该楼后,各住一层。老崔家的孩子聪明且漂亮,有一个男孩因患小儿麻痹后遗症行走不便。他的小学同学回忆,每当放学时,同学们不是各奔东西,而是紧紧跟着他寸步不离。原来他善讲故事,引人入胜、悬念迭起的故事让大家欲罢不能,舍不得离开,一直“护送”他走到岔路口分手。他知道这么多故事,恐怕是在马路对面9号租借过不少小人书吧?如今崔氏后人仍在此居住。
中国京剧大师梅兰芳亲传弟子张春秋曾在这个院住过。张春秋(1926-2015)1957年由江苏京剧团借调到青岛京剧团,立即成为青岛京剧团台柱子,后升任副团长。她36岁出演《贵妃醉酒》,在23号房间中排练时,邻居们都好奇地挤在门口观望,她也友好地送邻居戏票到永安大戏院观看演出。
那时国家提倡“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张春秋经常到农村演出,由此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但却遭到楼下厉害的房东老太太的责骂,斥责她从农村带回臭虫跳蚤。张春秋忍受不了房东太太的训斥唠叨,住了没几年便搬走了。
张春秋搬走后,搬来一位当时与青岛市委书记张敬涛同级别、张敬涛的主要“陪斗者”之一的老革命谢明钦。人称“谢聋子”,是因为抗日战争时期他被捕入狱,遭日本人严刑拷打,至双耳失聪。
谢明钦(1902-1990),1932年入党,先后任莱阳《民先周刊》主编,莱阳县委书记,中共南海特委书记,胶东区委统战部副部长。1941年,受胶东区委委派秘密打入青岛,成立了中共青岛工委,任书记。42年被叛徒告密入狱。解放后历任山东省古代文物管委会副主任,青岛市保密委员会主任,青岛市委党校校长,青岛市博物馆馆长等职。
谢明钦的夫人刘俊英是一位45年入党的老革命,48年被中共华东局社会部派遣到青岛策反国民党海军“接29号”军舰。该舰的代舰长是刘俊英的哥哥,她又把自己的丈夫安插到舰上做舰长的“勤务兵”,她自己则在国民党海军青岛基地司令部中校参谋家中做“保姆”,并策划其也参与了起义行动。1949年2月22日该舰起义,秘密驶离青岛港,可惜途中被国军猛烈炮火击中,刘俊英哥哥、丈夫被俘,被枪杀于上海提篮桥监狱。
文革中刘俊英在龙江路32号粮店工作,在阶级斗争的血雨腥风中,这位无谓的共产党地下工作者,仗义执言,尽自己的力量,保护了32号的买办资本家常子华一家,与常夫人梁今永结下了深厚友谊。常子华夫妇是岛城有名的基督教教会负责人,他们曾送给谢明钦一本《圣经》,并到谢家传经布道。那个年代,一个共产党的高级干部,能静心研读《圣经》,足可见其心胸开阔,涉猎广泛。
院内的一棵大雪松树冠伸过马路,伸到了龙江路9号
我之所以写黄县路23号,除了这院子大门在龙江路上外,还缘于五十多年前的一件往事。那是在文革期间,我们几个要好的同学都不在“组织”,整天无所事事,于是学会了打麻将。建东有一副家传的麻将,黄杨木的,用木盒盛着,十分精致。建东的朋友小卜见过后,邀请建东到他哥哥家玩两把,建东约我一起。我们那时正沉溺在初学的快乐中,有与高手切磋的机会,兴奋异常,欣然前往。
小卜哥哥就住在黄县路23号,当时在广西路理发店工作。我们到他家后,他又领我们去了同院隔壁,隔壁住着当年岛城叱咤风云的造反派、渔业公司的“杜司令”杜文魁。“杜司令”家呈半圆形,面积不小,窗户挺多,光线明亮。入局者还有小卜哥哥的一个朋友、广西路百货店郑经理。建东和我轮番上场,小卜“伺候局”。
当时打麻将还属“四旧”被打倒之列,但因造反派“杜司令”参加,所以放心大胆,丝毫没有我们自己在家打时关门堵窗,铺着厚毯子,偷偷摸摸生怕被邻居听到的提心吊胆。
那时打麻将不动钱,用扑克牌记分。我们打的是竞技麻将,计番,不是现在流行的“推倒胡”,没有“技术含量”。那天从上午十点一直鏖战至天黑,中间也没吃东西。输赢不记得了,但三位大哥的模样却还依稀都记得。五十多年过去了,只见过一面却还能记着,为什么,我自己也奇怪。
龙江路6号和8号两个门牌一个院,两栋楼几乎一模一样,像一对“姊妹楼”。这两座楼都是1933年竣工,两层带地下室,斜坡红瓦房顶。8号一楼临街住户,受整条街影响,也改窗为门,开起了“老房子咖啡酒吧”。
龙江路10号是龙江路上最大的院落,也是个有故事的大院,最初是四栋日式两层别墅楼,八户人家。住户大都是银行、外贸、会计师事务所高级职员,用现代语言说就是中产阶级白领。1986年原楼拆除,新建了七栋四五层高楼。拆迁前大约三十户左右,现在大约有一百三十户。
十五中的英语教师刘泽秀老师是八户“原住民”之一。他的父亲刘佛缘出生在山东沂水一个官僚地主家庭,祖父曾任清朝湖北巡抚。刘佛缘在日本求学期间,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抗战时期毁家纾难,一心抗日,是著名的抗日爱国民主人士,解放后任山东省政协委员,省文史馆馆员。
刘泽秀老师1943年至46年在昆明“国立西南联大”求学三年,47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外文系。解放后供职于“青岛对外贸易管理局”,后转入教育系统。先后在二中、十一中、一中、山东海洋学院等学校任教,于十五中退休。几十年来,刘老师教书育人,弟子桃李芬芳遍天下。
刘泽秀夫人辛纫秋,1942年毕业于青岛文德女中,考入北京“辅仁大学”外文系,46年毕业。47年供职于青岛“亿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公私合营后进入山东省土产进出口公司,直至退休。改革开放后,她以近五十年的外贸经验,帮助那些取得了自营进出口资格,却从未从事过这种业务的企业,建章立规,走上正道,为这些企业的外贸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刘老师儿子刘放,下乡益都,就业于益都铁厂。在铁厂期间,得益于优良家风传承,他刻苦读书,自强不息。同宿舍工友喝酒打牌侃大山,他却独自一人躲在角落背英语单词。功夫不负有心人,1978年刘放调入益都一中任英语教员,82年考入曲阜师范英语外籍专家进修班,86年被评为青州市优秀教师。1988年调入青岛市工艺品进出口公司,91年任部门经理,93年公司派遣赴美国工作,94年晋升高级经济师,2006年从公司副总经理岗位上退休。
刘放是个热心人。2019年我和他们一帮益都知青一起去贵州旅游,在小七孔我不小心摔伤了腿。回到酒店天已经黑了,刘放陪着我,到处寻找医院,楼上楼下,跑前跑后,拍片取药,忙活完了已经半夜11点了,他毫无怨言,我深受感动。
八户“原住民”中的刘善章在市博物馆工作,夫人刘维辰从市总工会退休。他们的儿子刘勇力,也是我二中同级不同班的校友,下乡海阳,工农兵大学生进入青岛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在人民医院工作,后任副院长。从人民医院调至青岛市中心血站任站长。我还记得他上学时的模样,圆圆的脸,胖胖的,白白净净,爱打篮球。前两天与老邻居们交流时,有人拿出他最近与同学的合影,黑黑的,瘦瘦的,略显苍老,完全没有认出来。
10号大院拆迁前留影(孙美均供稿)
改建后的七栋楼中,有三栋四层“小楼”(当地居民称)是政府宿舍楼,住过市级领导及各大局局长。1989年新楼建成入住时,市财政局于副局、一轻局姜书记、水产局丁副局、物价局昌局、劳动局王局、经委于副主任、公安市南分局曹局,前青岛市委书记滕景禄的孩子,还有海信总裁李德珍、海尔总经理杨绵绵、党委书记张学金、王朝董事长张先鹏等,这些当年岛城风云人物都曾在这里住过。市委副书记、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友新,市政协副主席陈波萍也在此住过。
程友新副书记现在仍住在10号。程副书记更多被岛城百姓熟知的应该是他对青岛足球的贡献。1990年他作为副市长开球的“市长杯”,成为全国连续比赛时间最长,最具盛名的校园足球赛事。90年程友新协调各方资源,成立了岛城第一支专业足球队——山东省经贸委青岛足球队。92年代表青岛出席被称为足球“遵义会议”、标志着我国足球职业化开始的“红山口会议”,并作为六名代表之一发言。
93年青岛海牛足球俱乐部成立,程友新更与青岛足球绑在了一起。他被队员称作“热情的小个子”,只要有时间,几乎每个主场他都会去观看比赛。赛前他会拍拍队员的肩膀,送上一句暖心的鼓励,赛后如果赢球,他会跟每个队员拥抱。大家有什么要求,只要合理,他都会想方设法帮助解决,成为俱乐部和球员的有力后盾。如今程友新已经八十多岁了,但几乎每次在青岛举办的重大足球比赛他都会参加,热情鼓励,衷心祝福,一如既往地支持青岛足球的发展。
黑白照片由刘放提供
我的组织关系落户的“龙江路社区四网格二片区党支部”办公室就在龙江路10号,这是一个团结奋进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孙美均热情、干练,在她的带领下,支部2021、22、23年连续三年获得市南区“先进基层党组织”、“五星级党支部”、“五星级基层党组织”。支部一班人全心全意为党员、群众服务。2021年为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支部积极组织、筹措、协调各方力量,建起了老年食堂。为保证食堂健康发展,五位支委轮流每人一天两小时到食堂做志愿者,使食堂迅速成为老年人的“暖心之家”,得到周边老人的盛赞。上级党组织要推荐媒体采访,孙书记婉言谢绝:“我们不想求名、求利,只想实实在在为老年人做点儿事。”
10号还有一位我的同道中人。去年在网上见到一篇帖子《龙江路7号》,作者鼎夫,点击量已过2万。看内容作者应该是住在7号附近的老住户,我住家离7号不到百米,可我从没听说过此人。前些日子为写龙江路,住在10号院的孙书记召集了几位院内的老邻居与我交流。交谈中得知其中的缪颂元就是鼎夫,我喜出望外,立刻与他加了微信。回家看了他的公众号,对他敬重不已。八十岁的人了,还笔耕不辍,且思路清晰,文采飞扬。缪大哥15岁离开青岛,三十年后才回来,但他对10号、对龙江路的前世今生却熟悉得很,娓娓道来,如数家珍,对我帮助很大。祝愿缪大哥文思不断,有更多佳作面世。
10号大院地灵人杰,一批体育、文艺人才在这里生活过。
老一辈中,岛城足坛劲旅山东外贸足球队的主力前锋陈世源一直生活在10号,他在球场因速度快,力量大而被冠以“小钢炮”的雅称。
岛城足球名宿杨昌在这里住过,后来他搬到龙江路11号。
杨昌次子杨安胜编纂出版了《杨昌--一代足球传承者》
年轻一代中,杨安利,八一足球队队长,多次入选国家队,参加过伊朗亚洲杯、曼谷亚运会、第七届亚洲杯预选赛等,七次荣立三等功。从球员退役后,他又担任八一队教练,并取得骄人战绩。
杨慧军,二中女篮队员,因身材高、打球有灵气,被海军女篮看好,招入海军女篮,后来成为队长。
黄丽清,二中女乒队员,因有乒乓球特长,被招人济南军区,在部队内经常打比赛。转业到青岛日报社,任妇女工作部主任,仍没扔下球拍,在全省新闻媒体职工乒乓球赛上,荣获女子单打冠军。
郑庠,二中田径队、足球队队员,参加过市中学生运动会、中学生足球赛。
还有几位因本人低调,不愿“出名亮相”,我只好替他们“隐姓埋名”。一位是青岛市中学生男篮冠军球队主力后卫,后被召入部队专业球队,转业后从航务二公司副总位置上退休。一位是也被部队专业球队招入的女篮球员。还有一位青岛市中学生女篮冠军球队队员,下乡第三天便被调入县城参加农民篮球赛,回青就业商业系统,成为商业篮球队主力,曾当过青岛女篮队长。
杨安民,在大学路小学时,就因身体柔软度好,颜值高,被北京舞蹈学校招入。北舞毕业后,分配到海政文工团从事演员工作。在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杨安民是闭幕造型中C位手舞红旗的战士。
李辉在二中2024年“子归节”上独舞
李辉,二中宣传队主要演员,初中毕业后,进入青岛市歌舞团,两年后调入济南空政文工团,后从北航司令部转业。前些天市人民会堂举行第三届“祖国更美好”汇演,李辉在自己编导的《红色娘子军》片段中,饰演洪常青。七十多岁的人了,却宝刀不老,翩翩起舞,精湛飒爽的舞姿,引来阵阵叫好。
支部委员崔福东也应该算一个文艺人才吧,他在部队是文艺骨干,退休后,“唱歌梦”更是随着年龄增长愈加炽热,每周几乎没有空闲地转战三个合唱团,且乐此不疲。与他谈起排练、演出,他便眉飞色舞,滔滔不绝。
龙江路10号还住过一位名人:全国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十佳职业道德标兵,中国数学学会理事,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建国50年来50位“道德楷模”之一,北京市“人民教师”,北京22中数学教师、班主任孙维刚。
孙维刚是10号大院的骄傲。我在10号采访时,邻居们都提出写写他。他的童年、少年时代是在10号度过的,小学太平路,中学二中。他从小就聪明过人,特立独行,老师讲题,他捂住耳朵不听答案,非要自己做出来。他的高考成绩高出清华录取线40多分,但因家庭出身,被分到北京师专。优秀的他,在教师岗位上仍然取得骄人成绩。
他带的教改实验班,是从初一带到高三。最后一轮教改班初一入学时,一半以上学生达不到区重点学校分数线。高三毕业,40名学生,全部考入大学,38名达到重点一本线,22名进清华、北大。他班的学生不但学习成绩好,各方面都优秀,全班40名学生全部是团员,班长是党员。
他不但教书,更注重育人。有一年冬天,他在上班路上因帮一位摔倒的路人迟到了五分钟,他进入教室,在黑板上写下“我迟到了,对不起大家”,然后走出教室,在凛冽的寒风中站了一小时。他说:“正人先正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作的。我要用自己纯洁的灵魂塑造学生的灵魂。”他身患两种癌症,但自发现后十年没离开讲台,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孙维刚对故居龙江路10号情有独钟。邻居们都记得,他每年假期回来看望父母,见到邻居总是笑眯眯地点头打招呼。2000年二中邀请他回校参加校庆,冥冥中他似乎感觉到这是最后一次回家了,学校为他安排了五星级酒店,他却独自一人回到10号,在自己住过的房间,默默地坐了一夜。
孙维刚是基督徒,他的爷爷在老家盖了一座教堂,他的父亲孙德忱是律师,母亲侯文秀是医生,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在10号独坐的那一夜,不知他是在追思逝去的亲人,还是在祈祷健在家人的平安健康,抑或是在祈求上帝庇佑自己的学生前途光明?
过了10号(单号15号),就是龙江路的最高处。龙山路、恒山路像一把剪刀,将龙江路剪断,在这里形成一个面积不小的四叉路口。现在这个四岔口成了停车场,每天停着几十辆大大小小的车。
本文中多幅照片摘自网络中胡拍等老师作品,因多有水印,故未一一注明,谨致谢意。
后期请继续关注·李奕作《龙江路和龙江路上的变迁》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