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病床上昏迷了93天,经历大大小小47次手术的朱彦夫,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回到家,面对的却是母亲的“嫌弃”。
14岁时,朱彦夫不顾母亲的阻拦,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解放战争。
新中国成立后,朱彦夫复员转业回到家乡,过了几年普通平淡的日子,抗美援朝打响时,朱彦夫再一次入伍,跨过鸭绿江,保家卫国。
这一次,他们面对的是装备强于我国多倍的美军,还有北朝鲜恶劣的严寒天气。
从国内出发时没来得及换装,很多战士在战斗中被冻伤、冻死,朱彦夫和战友们一起,蹲守在美军必经的路上埋伏。
天气实在太冷了,很多战士在天寒地冻里,失去了生命,朱彦夫看到美军的车了,他想冲上去射击,发现自己的双腿不听使唤。
美军的炮弹落在他身边,他的眼睛一片血色,摸到一个小肉球,没有多想,直接扔进嘴里,吞下去,后来他才知道,吃的是自己的左眼球。
“坚持就是胜利!”朱彦夫摸到自己腹部伤口,把漏出来的肠子塞进去,挣扎着用皮带扎紧。
他再次有知觉的时候,已经是好几个月后。朱彦夫的双手已经被冻伤截肢,只剩下一只右眼。
躺在病床上,刚刚18岁的朱彦夫无数次想到“去死”,想跳楼自己爬不动,想饿死被护士“强喂”。
终于,攒到几片安眠药,他全服了,被护士发现,抢救回来后,一向和蔼的医生冲他发火“朱彦夫,我们给你动了47次手术你才活下来,你要活得比别人更有价值才对!”
和死神再一次擦肩而过,朱彦夫决定振作起来,好好活。他开始积极康复,为了适应腿部假肢,他不停调整,断肢部分被磨得血肉模糊也不在意。
朱彦夫重新学着独立生活,炒菜,做饭,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不用别人从旁协助,也能自己打理自己的内务。
在荣军院住了一段时间,朱彦夫不想浪费国家资源,他买票回到家。
当朱彦夫看到母亲的那一刻,他笑了,母亲摸着他空荡荡的袖口,哭湿了前襟。哭完后,母亲却特别冷静地说,儿啊,不是娘心狠,你走吧,娘养不了你。你回荣军院,国家会养着你。
朱彦夫没有回答母亲,他明白,自己这样的情况,在农村,就是一个“废人”。
他转头租了一个小院,自己生活,在日记中写下“与其腐烂不如燃烧,要像个战士一样活下去。”
1957年,朱彦夫决定带着乡亲们,直面贫穷这个更大的敌人,他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从此,村里多了一个四处奔走的身影。村里田地不够,他带领大家填沟造田;灌溉面积太小,他登沟爬坎,修建大水渠,解决多年难题。
当时,农村大部分人都还在用煤油灯,朱彦夫得知政府有意让乡村拉上电线,他积极申请,到县政府争取,让村里成为四周最早通电的农村。
为了提高乡亲们的收入,朱彦夫决定因地制宜,引进果树种植,让每家每户的腰包都鼓了起来。
担任书记25年,朱彦夫从不懈怠,他始终走在最前面,实现自己“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的诺言,村里早已全面小康。
卸下重担的朱彦夫,又开始写作,他用嘴咬笔,用断臂夹着笔,不停地写,修改,七年时间,几易其稿,终于完成其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并于1996年出版发行。
三年后,朱彦夫的第二部小说《男儿无悔》出版。
与自己抗争,向贫穷宣战,一直都在战斗,一生都在坚守。九十多岁的朱彦夫,向我们证明,人一生原来可以这样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