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美国海军存在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航母出海前,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女兵,通常情况下,航母上女兵的占比要在10%以上,人数大概在500-600名,否则不许出海。

这不禁让人产生疑惑:为何美国航母上必有大量女兵?她们究竟有何特殊作用?



航母出海,女兵数量有要求

近年来,美国在扩充女性军人队伍方面采取了新举措,美国太平洋舰队潜艇部队发言人、科里·巴克中校透露,美国正着手提升潜艇、军舰及航空母舰上女性军人的比例,目标是将女兵比例扩展至20%。

为了确保航母上女兵队伍的整体素质,美国在招募过程中设立了严格的标准,不仅要求女兵外貌端庄,更强调她们需拥有出色的身体素质和稳健的心理状态,当然,如果候选人还能精通某些专业技能,那将更受欢迎。



并且加入航母女兵队伍还有一个特殊的“福利”,那就是可以获得美国国籍,这对于许多渴望加入美国国籍的人来说,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条件。

女兵各司其职

在航母这个复杂而庞大的海上作战平台上,每一个岗位都至关重要,而女兵们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在许多关键岗位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女性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素质,使她们在一些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和承受巨大压力的工作中表现出色,以甲板调度岗位为例,这个岗位极其考验人员的思维敏锐度和心理承受力,因为在航母甲板上,战斗机的起降活动密集,同时还有各种机械设备和车辆不断穿梭其间,整个环境错综复杂且瞬息万变。

女兵们凭借出色的思维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性,能够高效有序地指挥调度航母甲板上的飞机、车辆及人员,面对突如其来的紧急情况,她们也能凭借强大的抗压能力保持冷静,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据美国海军的相关数据统计,在女兵参与甲板调度工作后,调度失误率明显降低。



在战机维护修理工作中,女性做事细心的特点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战机的维护修理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任何一个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女兵们在工作中,能够仔细检查战机的每一个零部件,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问题。

美国“企业”号航母上的女兵维修团队,在一次战机例行检查中,通过细致入微的检查,发现了发动机内部一个极其微小的裂纹,正是因为她们的细心,及时避免了一次可能发生的飞行事故,在后续的维修过程中,她们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精心修理,确保了战机的安全飞行。



而女兵们大多接受过专业的心理培训,她们温柔、细腻的特质,使她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关心船员的心理状态,当船员们出现心理问题时,女兵们会主动与他们交流沟通,给予他们安慰和鼓励,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

在“尼米兹”号航母的一次长期任务中,一名男船员因为长时间的海上生活,出现了严重的焦虑情绪,甚至有了自杀的念头,女兵心理医生发现后,及时对他进行了心理疏导,经过多次耐心的交谈和心理干预,这名船员逐渐走出了心理阴影,重新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异性效应赋能

“异性效应”在航母的工作环境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谓“异性效应”,是指在个体间关系中,异性接触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相互吸引力和激发力,并让人从中体验到难以言传的感情追求。

这种效应对人们的活动和学习通常起积极的影响,简单来说,就是在有异性共同参与的活动中,参与者往往会感到更加愉快,工作或学习也更为起劲和出色。



在航母上,男兵们在女兵面前,往往会更愿意展现自己的能力和魅力,从而更加努力地工作,这种效应在男性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男性的表现欲和征服欲,往往比女性强,潜意识里希望得到异性的赞美和欣赏。

当男人们获得女同事的赞赏时,他们的内心会感到极大的满足,这种心理上的成就感能够有效缓解工作带来的疲惫和压力,他们几乎感受不到劳累。

当男兵们在进行体能训练时有女兵在场观看,他们通常会展现出更高的积极性,训练的强度和质量也会随之提升,同样在执行任务时,男兵们会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和表现,竭尽全力做到最好,以期获得女兵们的认可。



美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为“异性效应”提供了坚实的证据,据研究揭示,当宇航员在太空执行任务且团队完全由男性组成时,有60.6%的概率会出现头痛、失眠、恶心等不良反应,然而,一旦团队中有女性加入,哪怕仅有一名,这些男性宇航员的不良症状便会大幅度减少,甚至基本消失。

还会增加工作效率,在航母这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异性效应”同样能够发挥作用,它不仅能够提高男兵们的工作效率,还能够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增强整个团队的凝聚力。

优秀代表引领

在美国海军中,有许多优秀的女兵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她们用自己的实力和努力,为其他女兵树立了榜样。

美国潜艇“密西西比”号上,女性已经涉足至关重要的航行操作部门,这一部门对潜艇的安全航行起着决定性作用,要求操作人员不仅拥有卓越的专业技能,还必须具备极强的责任心。

美国“林肯”号航母的指挥官埃米・鲍恩施米特更是一位传奇人物,她是美国首位女性航母舰长,毕业于海军学院,并成为首批在战斗舰艇上服役的女性舰员之一,1996年,她进一步转型成为海军飞行员,被派往波斯湾执行任务。



并成为“林肯”号航母舰长,她的成功,打破了人们对女性在航母指挥岗位上的质疑,激励着更多的女兵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在航母上展现自己的才华。

在航母这一相对封闭且高度人员集中的环境里,男女船员长期共同生活和工作,自然会引起一些关注与担忧,尤其是关于可能发生的混乱男女关系的风险。毕竟,年轻男女在这样紧密相处的条件下,日复一日地共同生活和工作,情感的火花在不经意间就可能悄然萌发。

若感情问题未能得到妥善处理,不仅可能波及个人的情绪状态与工作表现,还可能激起一连串的矛盾与冲突,从而对航母的整体运行秩序及战斗力造成不利影响。



为了避免种种问题的发生,美国海军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规定,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禁止上下级之间发展男女关系,确保指挥系统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如果普通船员之间有恋爱关系,也必须向上级报备,并签署一系列的文件。

同时,恋爱双方必须保证自己的感情不会对工作产生任何负面影响,同时也不能干扰到其他船员的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美国海军试图在保障个人情感需求的同时,维护航母上的工作秩序和团队协作。



中国女兵

在中国,山东舰与辽宁舰上同样可见女兵们的飒爽英姿,1998年出生的唐晓菁,作为山东舰上的一名操舵兵,经过三年的刻苦锻炼,已经成长为一名技艺娴熟的“老司机”。

在辽宁舰上,也活跃着近百名朝气蓬勃的女舰员,舰上各个部门都能看到她们的身影,从信号员到直升机引导员,她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发光发热,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



然而,尽管女兵在航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仍有一些人存在偏见,认为女兵体力不如男性,不适合上航母,这种观点其实是片面的,在现代战争中,体力虽然是一个因素,但并非决定性因素。

航母上的工作更多的是依靠专业技能、团队协作和智慧,女兵们在思维能力、细心程度和沟通能力等方面的优势,能够很好地弥补体力上的不足,而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航母上的设备越来越智能化,对体力的要求也在逐渐降低。



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对女兵的偏见将会逐渐消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女性在军事领域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高,男女之间的分工合作也将更加合理。

他们将在航母上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为国家的海洋安全保驾护航,在未来的航母上,我们或许会看到更多的女兵担任重要岗位,她们将与男兵一起,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参考文献: 新华网2016年4月7日《组图:美航母上女兵能干什么?通讯指挥修飞机》 资讯24小时——《女性能顶半边天!美军太平洋舰艇女潜艇兵近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