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系车的销量情况,很好的说明了为什么现在很多国产车都执着于出海。

作为曾经的五大车系之一,如今韩系车在国内的市场地位与法系车几乎没什么两样,以去年的销量数据为例,韩系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23.3万辆,而去年全年国内的狭义乘用车销量达到了2300万辆左右,也就是说,目前韩系车在国内市场的份额也就剩下1%左右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都在说韩系车在国内快混不下去了。



但与之相反的情况是,韩系车在全球范围内依然有着不俗的表现。

虽然目前韩系车在电动化和智能化层面的表现相对有限,但2024年现代汽车全年累计销量为414.18万辆,虽然同比下降了1.8%,但销售额和利润却并未受到影响。根据现代汽车最新发布的业绩公告,2024年第四季度营收为46.62万亿韩元,同比增长11.9%;净利润为2.47万亿韩元,同比增长22.8%。2024年全年营收为175.23万亿韩元,同比增长7.7%;净利润为13.23万亿韩元,同比增长7.8%。



也就是说,中国市场的低迷表现对于现代汽车的影响其实很有限,甚至其还将今年的年销量目标定在了417万辆。原因很简单,现代汽车坚持的依旧是用一辆“好车”来打动消费者,至少在全世界范围内,多数工薪阶层对于车的需要也依然集中在“质量稳定”“可靠性强”等方面,而国内市场的需求则不然。

在新势力的造车观念影响下,国内消费者看重的是一台车的定价够不够便宜,配置够不够够高,有没有出众的智能化表现,甚至现在还需要车企懂得如何去营销等等。这就导致国内市场想要有好的销量,就必然去内卷,而内卷的结果不用多说,大家一起烧钱,看谁能熬到最后。



不顾一切的抢市场,最终的结局是,甚至有些电车每售出一辆居然还能亏损8万元左右,而长期亏本卖车对于没有造血能力只能不断融资的车企而言倒闭也是迟早的事。数据显示,巅峰时期国内有着近500家造车新势力,但到现在剩下的还不到一成,而能够实现盈利的更是屈指可数。

所以去年起亚高管说,“等本土车企烧死在抢市场,挣的钱贴得起中国市场”并不是一句玩笑话,毕竟在说这句话之前,现代集团一个季度就在全球挣了21亿美金。国内卷生卷死,国外则是另一片广阔天地,这也是为什么这两年出海成了多数国产车的热门选择,比如前段时间传出倒闭消息的哪吒汽车,近期却在国外接连开店。



但国内消费者对于智能电动汽车的需求并不能代表其他市场,以欧洲市场为例,去年销量最高的MG品牌卖出了58097辆,而国内爆火的比亚迪销量也仅有34040辆,其余大部分新势力销量也只有数千台,甚至相对上一年普遍出现下滑。



这还是在发达的欧洲,如果是进入东南亚、非洲、南美等地区,当地的消费者需要的可能仅仅是一辆有着扎实产品力的车,而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的新势力并不具备这样的优势,所以出海之路或许并非看上去这么简单。



所以韩系车的经历给到我们的启示是,除了怎么出海以外,新势力或许还需要思考另一个更加长远的问题:假如消费者对于科技感的新鲜劲过去了,汽车再度回归到原本的代步工具属性,新势力们该怎么应对?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