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盛学友(中国报道【诵读中国】栏目副主编)

发布时间:2025-01-23 16:26:3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美丽端庄的郭线委员

在四川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美丽端庄的她,就像一只百灵鸟,欢快活泼,衣着打扮也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引人注目。而她的建议,更是让人注目。她就是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玛柯玛诺服装集团公司董事长郭线。

本次政协会,郭线委员提交了《关于在川推动新中式服饰发展的建议》《优化侨资纺织服装企业在川发展的建议》《关于在四川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推广力度的建议》等多个建议。

在郭线委员的多个建议中,中国报道【诵读中国】栏目更为关注的,是她的关于在四川省加大非遗产宣传推广力度的建议。

一个振奋全国的消息是,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项目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中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中国报道【诵读中国】栏目注意到,在列入的44项世界非遗中,四川作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有2009年入选的羌年、格萨(斯)尔、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蜀锦织造技艺)、藏戏(德格格萨尔藏戏、巴塘藏戏、色达藏戏)、中国雕版印刷技艺(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2011年入选的中国皮影戏(四川皮影戏)、2018年入选的藏医药浴法(甘孜州南派藏医药)、2022年入选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南路边茶制作技艺)等,这些响亮的名字,如大熊猫一样,成为川人的骄傲,成为国人的骄傲。

非遗是一笔财富,如何让这笔财富,通过宣传推广,更好地推动四川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为郭线委员关注的重点。为此,中国报道【诵读中国】栏目副主编盛学友,专访了独具慧眼的郭线委员,请她谈了其提交加大四川省非遗宣传推广力度建议的有关情况。

中国报道【诵读中国】栏目:郭委员,您好!您年纪不大,但眼力很到位,穿透力很强,请问您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提出加大非遗宣传推广力度这个建议的?

郭线委员:作为一座城市的缩影,非遗是每一座城市都拥有的独特文化。传承发扬城市的文化瑰宝,让世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四川省已成为这条路上的先行者。

四川以独特的文化底蕴滋养着非遗,非遗也反哺着四川城市精神。在四川,古老的非遗不再是束之高阁的文物,而是融入城市生活的鲜活元素。它像一股清泉,流淌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让四川人对本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凝聚起城市的向心力。

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涵盖了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手工艺等多个领域。其中蜀锦与蜀绣历史悠久,最早可上溯到三星堆文明,东晋以来二者并称“蜀中瑰宝”,经国务院批准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瓷胎竹编、银花丝和成都漆艺等项目也广受社会好评。

然而,尽管四川省非遗在品种和形式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宣传推广方面,仍然比较乏力。随着社会变迁和经济发展,传统文化的发展受到挤压,年轻一代对非遗的兴趣不高,传承人才断层现象严重。

我很担忧,我们的非遗传承人才,绝不能断层,为此,我要建言献策,把我的这个建议,在政协会上提交,以期引起有关方面重视,推动加大非遗宣传推广力度的进程。

中国报道【诵读中国】栏目:您经过实际调研后,非遗产品和传承人方面,还存在在哪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郭线委员:经过实际调研,我认为有三个方面问题,需要引起重视——第一,传承人老龄化,许多非遗传承人年事已高,年轻接班人缺乏;第二,文化认同感减弱,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西方文化的冲击,使得本土文化认同感受到挑战;第三,市场需求的冲击,现代市场经济对传统手工艺品需求的减少,导致部分非遗产品面临市场转型的困境。

中国报道【诵读中国】栏目:针对非遗存在的这些问题,您认为应该才能够哪些方面来加大非遗宣传推广的力度呢?

郭线委员: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我的建议。

第一,建立传承人培养机制。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推动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传承人梯队建设,促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实现代代相传,鼓励和支持年轻人学习非遗技艺,通过设立青年非遗传承人扶持计划、实习基地等方式吸引年轻人参与,让非遗“活 ”起来,为非遗传承发展注入年轻力量。

因为年轻一代的非遗传承人,随着知识结构的不断提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正在打破“口耳相传”的固有模式。如刺绣类非遗,除了可以跨界合作一系列高定礼服及快手IP 挂画外,还可以和高校实验室合作,刺绣数字化动态呈现,身体力行,以数字化赋能非遗的活态传承。

青年传承人通过培训学员、建厂建馆的方式,致力于产业赋能,带动当地就业,以非遗助力乡村振兴。某些非遗项目还可以集中规模帮助农村妇女、残疾人提供就近就业,帮助特殊群体实现增收致富。

第二,利用品牌效应,将非遗与文创、艺术、美食等相结合,打造创意性体验,为群众提供耳目一新的消费场景。

线上,微信、微博、抖音、视频号……充分利用线上这些媒体矩阵,对四川非遗文创产品进行大力宣传。

同时,线下的一些景点,也需设立专门的展示场所。通过这些展示场所或者展示柜,进一步提升四川非遗的整体形象及影响力。

把文创思维植入城乡市集,让四川非遗文创产品尽可能多多亮相各级各类展销活动,形成了四川独有的品牌效应。

利用节市活动,让民众更加了解非遗文化,为鼓励企业做出更多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和创意设计的四川好物,还可通过政策资金支持和牵线搭桥,将非遗“文创 ”产品巧妙地融入到农商文旅的融合发展中去。通过这种方式让普通民众直接体验产品,以提高非遗文创产品的品牌影响力。

第三强化法律保护。

完善非遗保护法规,确保非遗项目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为非遗传承提供法律保护。

非遗创新之难,难在创新与守成之间的平衡,难在断裂与连续之间的跨越。传 统如不去创新,就会成为枷锁;创新如果失去传统,就会成为浮萍。非遗传承任重 而道远。以上建议均需政府的高度重视,根据四川省实际情况,争取1-2 年内解决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推广力度难题,提升在川生活的幸福指数,有效促进四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盛学友)

来源:中国报道

盛学友,民革党员,资深法治媒体人。中国报道【诵读中国】栏目副主编。从事法治记者30多年,采访全国两会10多年。作品曾获中央省市级奖项。事迹被央视、经济日报等全国多家媒体报道。)


中国报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